聶道蓮
【摘要】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是基于小學數學學科特性以及學生特征所提出的新型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使得數學不再凌駕于學生的生活之上,提升了學生對身邊數學的觀察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而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上,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一言堂的教學弊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自主性,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學生,豐富教學評價方式,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意義;原則;策略
數學教育的本質是指引學生發現美、創作美和享受美,通過數學學習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辨別是非,教導學生如何正確地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總而言之,數學教育能極大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增廣見聞,助力學生未來發展。
一、挖掘數學課本中存在的生活元素,豐富課堂學習內容
新課程的改革促使了當下教育界的創新,在新課程中明確規定當下的教師除了要傳遞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之外,更應該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學習的興趣、創新的思維、實踐的能力以及學習的能力,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多全面型的人才。作為數學教師,必須要牢牢圍繞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如可以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提升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課程中《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教師就要在課本中找出存在的生活元素。該單元課程中需要學生能夠了解人民幣,并進行人民幣的換算并進行簡單的計算。比如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能夠利用人民幣付錢。很明顯該單元課程和學生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可以拿出1元錢,10元錢,5毛錢等,問學生這些是什么,用這些錢可以買到什么東西呢?學生依據生活經驗對人民幣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人民幣可以用來買東西。教師繼續引導學生理解元、角、分之間的換算,在傳授學生用人民買東西換算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現場購物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繼而探究出購買物品時的各個單位的換算關系與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在實踐活動中融入生活化,豐富課外學習內容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重于理論而輕視實踐,學生會做題、能計算、懂原理,可一旦放到實踐中,學生缺乏實踐能力的短板就顯現出來。數學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同樣服務于現實社會中的生產、生活實踐。我們教育學生學習數學,應立足于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在教學中有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而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同樣離不開實踐活動的開展。紙上得來終覺淺。學生親身實踐,動手操作,體驗和感受遠遠勝于教師的傳授、講解,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學以致用,極大提升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并轉化為源源不竭的學習動力。反之,在生活中實踐數學,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擴寬渠道,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細心觀察生活,從中發現數學的無窮魅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化的數學實踐活動俯首皆是,如班級環境建設中的黑板報繪制,在繪制黑板報時,可以就當前學習的數學主題,與現實生活遙相呼應。
三、構建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
小學生是非常好動的,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也不能一味地傳遞知識,要善于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感悟。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地思考、學習,并獲得知識。例如在學習《周長》這一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4人一小組,探究數學課本的周長。問題拋出之后,學生需要思考,究竟什么是周長。通過課本的預習,學生腦海中會有一個較為模糊的周長的概念。接著在小組內部明確測量的手段,采用尺子。接著量出課本一周的長度,得出答案。每一組派遣一個代表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答案,并寫出測算的方式。對于答案有明顯差異的小組,要求其發表小組在測量時的想法。基于這樣的實踐方式,幫助學生對周長這類抽象性知識進行理解,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數學知識。
四、加強課后作業的生活化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開闊學生的眼界,避免把學生局限在課堂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加強作業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努力挖掘數學知識。教師應盡可能布置和生活貼近的作業,確保學生掌握課堂上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數學理論知識。
例如,在教學分數時,教師可以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融入生活化的理念。教師可以讓學生挖掘生活中的分數,并做好記錄。教師可以提問:“一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分到多少呢?小朋友舉辦生日會,一個蛋糕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又能分到多少呢?”由于問題十分貼近生活,學生就會對其產生興趣,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掌握分數的概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交流,確保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結語: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教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必修課程之一,數學教學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為高效構建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進一步提升教學的產出效益,我們在構建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時,應遵循科學性、發展性及學生主體性的原則。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從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教學導入、實踐活動等方面融入生活元素,從而構建出生動活潑、充滿生活化氣息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葛芳.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