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對學校教師教學模式越來越重視,很多課堂的教學方式從以往的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轉變為現在的師生共同主宰,這種形式上的變化是教育改革的成果。每位學生具備的智能各不相同,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智能,并積極開發學生的各項弱勢智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對傳統教學進行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構建多元智能綜合性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快速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多元智能;語文教學
教育體制逐步完善,社會各界對教育要求不斷提高。多元智能理論屬于個性化且具有豐富經驗的一種教學方法,為提高語文學科教學效率提供了更多可能,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與審美意識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將重點分析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以盡可能開發學生的智力。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有關概述
(一)概念。多元智能理論把人類的智能分為邏輯、運動、語言、音樂、空間、自然觀察、人際交往、內省等智能。而在實際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是基于學生自身具備的優勢智能,對學生的弱勢智能進行開發,以實現對學生多元智能開發的教學,從而促使學生朝著多元智能的方向發展。
(二)教學價值。首先,多元智能理論落實于實際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效去除傳統智能教育的弊端,使得每位學生既能持續發展自身的優勢智能,又能有效彌補自身的弱勢智能,從而讓學生得到合理的智能發展。其次,受到多元智能理論的影響,教師更為關注學生智能的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受到合理、有針對性的教學。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激發,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課程知識學習。最后,多元智能理論還要求教師具有過硬的教學素養和能力,從而有效發掘學生的優勢和弱勢智能,促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智能開發。因此,實施多元智能理論教學,能夠讓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二、以多元智能綜合語文課堂教學思想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多元智能綜合性語文課堂教學是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將更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語文在初中教學中不僅僅是單純的教學科目,更是會影響到學生日常語言技能使用水平的學科,要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首先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必須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準備工作,教師不僅要根據課本中的教學內容來安排教學任務,還需要深度挖掘課本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影響。
例如在《藤野先生》的教學中,這篇課文主要歌頌了藤野先生高貴的品質以及作者強烈地愛國情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了解語文課本內容以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特征和人物思想品質的描寫手法。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人物描寫部分進行仿寫,用課文中的描寫手法來描寫自己的朋友或老師。這樣的教學內容是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了邏輯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教學內容,加強學生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對于文章情感部分的理解,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獲得全面發展。
其次在展開語文教學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敏感程度,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漢語知識的能力。例如在《小石潭記》的教學中,古詩詞用詞用句以及寫作手法都與現代漢語有較大的差異,如果只是教師單純地講解而學生無法自主理解記憶則學生的學習效率較為低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組內討論和自我總結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核心內容和中心思想。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給予幫助引導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建立更加多元智能全面發展的語文課堂,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會有極強的促進作用。
三、突出學生個體性,創造智能發揮機會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無論是情感、興趣還是態度等方面均呈現個性化發展的特點。然而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將學生看作是同一整體,這并不利于學生發展自身特性,且還會對學生個性發展產生限制作用。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內容來看,其認為每個學生都有多元化智能,可以在每個學生身上進行不同程度的組合。學生在全面提升與挖掘多元智能的前提下使得自身某一種或多種智能得到開發與利用。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差異,且是有個性的個體,在教學中必須要提高對該差異的重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更多提高多元化智能的機會,以尊重學生進步為基礎發展學生個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提高對學習能力較強學生的重視之外,還要主動幫助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幫助其挖掘自身潛能,實現因材施教,推動語文教育改革。
四、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生正處于心理活動與思想活動活躍的階段。教師應用傳統教育模式以學生考試分數為主,很難全面評判學生,且這一教學方式并沒有重視學生個性特點,因此很難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作用。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多元智能理論開展教學活動,了解學生學習特點,以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為基礎調整教學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以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這篇文章為例,筆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先了解班級中有沒有哪個學生會彈鋼琴,組織會彈鋼琴的學生彈奏貝多芬的代表作,這樣一來,有這方面特長的學生就可以在學習中展示自己的優勢,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又如,以教學《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為例,筆者要求同學們分小組上臺表演,模擬文章的內容,學生可以自由發揮,
總之,在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等問題,因此在新教學改革的影響下,教師需要在多元智能理論下構建多元智能綜合性語文課堂,在教學中及時調整自身教育理念,切實滿足學生學習需要,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羅慧.論多元智能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啟示[J].科普童話,2018(6):19.
[2]鄭建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7,11(31):101.
作者簡介:姓名:蔡頌蘭,出生年月日:1979.06.17,籍貫:廣東博羅,職業:教師,學歷:本科,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麻陂中學,郵編:516155,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