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瑞玲
(河南省濮陽縣教師進修學校 河南 濮陽 457100)
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基礎。要取得高效的合作學習效果,教師就要用心組建學習小組。中職學生相比初中、高中學生無論在心理還是學習習慣上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人數、性別比例、性格、學習習慣、家庭背景、平時學生相處情況等諸多因素,采用靈活有效的方法用心組建科學合理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的分工必須明確,要求人人有事做。要根據組內學生的差異進行適當的角色分配,努力實現組內的差異互補,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讓每一名小組成員都感受小組學習的成功快樂,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如教授《海報的寫作》時,讓組長根據小組成員愛好、特長等進行分工,讓每個組員都有自己喜歡的任務,大家共同設計一份圖文并茂的校園海報,并在班上張貼展示,每一組學生都熱情高漲,合作氛圍濃厚,團隊精神凝聚,課堂效果高效。用心建組,合理分工,既能讓組員感到各自肩上強烈的責任,又能促使他們認識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既有專業課又有文化課,多數中職學生在學習中都只重視專業課,忽略文化基礎課。因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結合各專業的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文知識滲透,加強各專業與語文學科的合作,讓學生體會到語文是各專業學科的基礎。如:對幼師專業學生來說,應在語文學科的合作學習中偏重于學生表達、理解、溝通能力的培養。把語文知識和專業基本能力訓練相結合,突出專業性。
教師只有建立激勵評價機制,引導學生定期對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才能積極促進全員參與。組內互評可以激勵組員積極參加小組互動的熱情。組間進行評比,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制作“成果紅星”“小組流動旗幟”等獎品對學生進行表揚,進而更能激發學生自覺合作的興趣,提升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增強自信心。
同學們的年齡尚小,心理不夠成熟,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心態是非常正常的。在合作學習中,一些學生可能會想:為什么在小組合作中我就要聽別人的安排?那么這時,我們老師就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真正的合作,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要讓學生們認識到,小組合作中任意一位學生的發言,所代表的都不是他個人的觀點,而是整個小組合作研討后的觀點,他們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榮辱與共,在發言時,他們的發言前綴應該是“我們某組的看法是這樣的”。同時要求別的小組在說的時候其他小組要學會傾聽,并在書上或本子上記下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發言。這樣在合作學習中真正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培養其集體意識。
在中職校,多數師生不重視文化課學習,所以,語文教師要有擺正語文學科基礎性地位的意識,正確認識語文的學科特點,明確語文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專業素養、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深刻認識到閱讀能力提升對于中職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拓寬教學思路,根據學生的學情和閱讀體裁、題材等特點,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主閱讀、合作閱讀、趣味閱讀等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激發閱讀熱情,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小組合作的探究中,教師也要及時的進行幫助和引導。有的學生可能由于羞澀而在小組合作中不發言,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小組可能不知道如何去探究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這時教師應該耐心給與學生充分研討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為小組的合作學習提供探究的方式,帶來恰當講解的同時,又給予學生一定自主學習的空間。另外一點是,懂得對學習做出肯定。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合作學習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新的有效學習手段,它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能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交流、合作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授課為主,但是在現實中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死板,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效率低下等等,使得教學的質量不高。但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們課堂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形式,更加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以互補互助為原則,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強調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合作。為學生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走好素質教育改革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