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嬋媛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第一中學 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語的教學理念正在發生轉變,從傳統的應試教學,逐漸轉變成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將以往填鴨式的教學徹底摒棄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教、學、考三方面逐步轉變,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貫徹到實際教學中去。著力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以上,以口語能力為主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高中階段,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還是很吃力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由初中升到高中,對英語的學習進度還不能夠適應,在初中學習時教材和教學內容多是簡單的,并且閱讀量比較少,在課堂中有充分的事件來學習,一些簡單的句型常常能背的很熟練。而在高中學習英語,教學內容增加,閱讀量增加但相反的課堂時間卻沒有增加,由于詞匯和語法的大量集中,讓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與此同時,學生的心理上也會發生變化,從初中課堂上的踴躍發言,到高中課堂上的沉悶、靦腆,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狀態是學習不好英語的所以需要教師來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1 對于以上問題,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新課改的標準很明確,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針對這一理念,教師要將以往老舊的教學模式做出創新,以突出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發展,拓展教學渠道。新課改為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應的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來幫助學生做到學習方式的改變,關注學生參加活動得到的感悟,幫助學生適應教學環境的變化,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來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來領會課程改革的實質,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2.2 根據教材創新教學理念。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單一,且枯燥,面對這種教學,學生的學習情況很難得到大的提高。所以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材來創新教學理念,找出教材重點,根據這些重點來制定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只有對教材內容深刻理解,才能做出連貫的教學計劃,如果不了解教材內容,就很難準確的制定教學進度。
2.3 學習的轉變。教師要讓學生從學會自主學習逐漸提升到習慣性的自主學習,這一目標的完成需要教師有步驟的引導學生,從而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在鍛煉學生口語能力的同時還能讓學生發現團結就是力量,在互相學習、互相糾正的過程中,對學習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在同學身上學到他們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提升知識獲取速度,才能真正意義上學會學習。
2.4 課堂的優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該豐富多彩且是快節奏的,教師需要優化課堂教學整體結構,適當的減少講授,增加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但這需要教師把控好課堂教學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能將效率最大化。而在教師備課時,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課外內容,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
3.1 跨文化意識。漢語作為我國的母語,學生們都習慣于漢語的學習,因為這是受到我國的文化影響。而多數學生英語學習水平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英語文化的不了解,導致在學習過程中獲取到的知識無法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運用,會常常出現中國式英語的現象,這種中國式英語只能用于考試,對于日常英語交流上并沒有什么幫助,所以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多像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設置一個閱讀時間段,專門用來學習英語文化,通過閱讀英語文化的方式來豐富自身的知識眼界,并且在英語學習能力上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3.2 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式,教學評價是用來考察學生實際情況的,這也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從而設置學習進度。但關于教學評價上,教師要將以往只關注學習成績的單一評價模式做出改變,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進步情況等都列入評價中,并鼓勵學生自主評價和與他人評價,這樣做是因為,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根據評價結果做出改變。此外教師在評價中應該以正面激勵為主,激發學生自信心,及時的糾正學生不足之處,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創新點,讓教師根據標準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將教學理念做出改變,創新教學方法,學生和教師角色的互換,這些都是值得讓我們深思的,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些就是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只要我們大膽實踐,不斷的創新就能將教育水平推向到一個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