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
摘要:初中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對閱讀的探究,讓學生理解閱讀、熱愛閱讀,在閱讀中獲得發展。學生參與到課堂閱讀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看到更多的場景,熟悉英語表達,學會使用英語這門語言來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走進英語世界。
關鍵詞:初中英語;策略;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是學生觀察世界的窗口,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助力,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師在引領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時,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這是由于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的問題,這種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后續發展。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開展閱讀培養。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英語,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生活中應用的范圍十分廣泛。除此之外,英語還是一門世界性語言,對于學生交流、對話等都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學生認識不到英語的價值,對英語存在偏見,難以積極投身到英語閱讀中,這就使得學生無法從內心深處接受英語,需要教師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幫助學生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轉變學生的態度。
閱讀,是需要學生靜下心來思考和分析的。但是,部分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時候,會因為不熟悉單詞、讀不懂句子、閱讀內容枯燥等,導致他們閱讀的動力不足,他們更喜歡依賴教師,等待教師講解閱讀,給出答案,久而久之,學生無法擁有足夠的勇氣來應對學習中的挫折。
閱讀,應該是豐富的、多樣化的。但是,部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缺乏靈活性,存在死記硬背的問題,他們不能將自己積累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導致學生的體驗感不強。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平臺,促進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設置閱讀問題,促使學生梳理內容框架
學生在參與英語閱讀時,不能一味逃避,過度依賴教師,而是要主動思考,動腦分析。教師為學生設置課堂問題,引領學生閱讀,可以助學生一臂之力,使學生擁有梳理閱讀內容的能力。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熟悉閱讀內容,了解閱讀的細節從而得出答案。由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設置閱讀問題,促使學生梳理內容框架。
在學習“Beauty in Common Things”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頭腦來進一步理解閱讀內容,于是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問題:文中主要介紹了哪些傳統藝術形式?你能介紹其中一種藝術形式的制作方法嗎?你還了解哪些傳統藝術?你認為人們應該怎樣對待傳統藝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了英語閱讀,知道了文章介紹了孔明燈、剪紙、泥人等傳統藝術形式,突顯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一個學生介紹了孔明燈的制作方法:由紙糊成,在點亮孔明燈內的蠟燭后,孔明燈會慢慢升到半空中,就像是熱氣球一樣,是人們表達祝福的一種象征。學生了解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熟悉了課文內容,給出了合理的答案。
(二)良好習養成與慣促進能力提升
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基,這是英語閱讀理解過程學習的初衷。
1. 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閱讀模式
結合英語學習的規律,閱讀理解教學模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結合英語前置作業,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前預習有兩個目的,一是使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所了解,尤其是認識到自己的閱讀難點,形成帶著問題進入閱讀教學環節的心理狀態,這也是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有主動閱讀的要求。二是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集中體現為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所習得的閱讀方法開展閱讀預習學習活動。第二步,課堂整體教學。要設計好針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教學思路。
例如,針對故事題材的閱讀內容,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閱讀文本的背景,尤其是英美文化元素,再通過多元化的閱讀活動,通過特殊疑問句(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學生互動、提取文本內容主題等來檢測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程度,使學生的閱讀學習緊緊圍繞中心問題有效展開,在閱讀活動中使學生建立詞與句,句與文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透過語言的表層意思認識到深層次表達的意義,幫助學生習得圍繞閱讀文本的main idea or topic sentence展開閱讀活動的良好習慣。第三步,精講多練。對于閱讀內容的講解,教師不僅要精講,還要分主次落實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的精講。各種練習形式要多樣化,時間與數量要均衡,如,進行句型訓練時,就可以通過復述課文、改寫課文等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
2.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效率
閱讀習慣決定閱讀的效率。不良閱讀習慣有:指讀,有的學生一定要手指指著單詞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讀出;聲讀,有的同學一定要出聲朗讀,或者在腦海里將單詞轉化為聲音;停讀,有的同學一碰到陌生的單詞,就要停下來查閱這個單詞的意義……這些不良閱讀習慣都會影響學生閱讀的速度。為此,教師要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
例如,分層次的任務型的閱讀,有利于學生產生閱讀的緊迫感,從而迫使他們采取適當的閱讀策略;又如,后進生可以側重作答What, Where ,Who ,When的問題,而英語基礎更好的學生則要側重對main idea和purpose進行閱讀。分層次閱讀的關鍵是學生的學情與其閱讀習慣,教師要向不同學生推薦適合其個性化的不同閱讀內容,以達到不同的閱讀目的;特別是對閱讀能力不理想的學生通過這一目的可以幫其建立自信心,充盈學生的文化知識內容,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既需要英語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又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以根據學生的學情優化教學模式,以服務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高國槐.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J].考試周刊,2020(A4):81-82.
[2]白忠麗.新形勢下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提升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