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摘要:高三階段,教師及學生均在為高考做準備,各個科目都進入了緊鑼密鼓的復習階段,但是因為各個科目之間學科特性以及知識框架的不同,所以教師在開展復習課時,應注重結合課程內容選取合適方式。高中政治課程主要分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與哲學四大方面,因此其區塊性較為明顯,并且在不同版塊內,其知識框架較為清晰且知識多為鏈條狀,即通過一條主線可將整個區塊的內容全部串聯起來。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復習課時,可運用議題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針對性復習課程知識。
關鍵詞:高中政治;區塊性;鏈條狀;議題式
高中復習課程,強調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搭建知識框架,并將具體知識內容歸納入框架內,從而可保證復習課的有效性。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多采取要求學生背誦課程內容的形式開展復習課,該種方式雖可保證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但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逐漸感受到該方式的機械性,從而學習興趣逐漸喪失,進而復習效率逐漸下降。議題式教學是針對高中政治課程發展出的教學模式,在復習課中采取此種方式,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梳理知識內容,因此,議題式教學對高中政治復習課發展大有裨益。
一、設定議題主題,引導學生參與
高中政治教師開展議題式復習活動時,首先應選定合適議題,議題選定得當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教師選定議題時應注重貼合課本內容,并且在設定相關內容時,應注重給予學生深度思考的空間與機會,從而引導學生不斷鞏固已學知識,進而保證復習課的效率。為此,教師應緊密結合課本,基于學生視角,選取恰當議題主題,從而引導學生參與,例如,教師在引導復習《經濟生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首先教師設定議題主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強大生命力,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回想課本內相關知識,并且引導學生從其產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必要性兩方面思考該問題,最后教師邀請幾名學生回答問題,應結合課本內知識以及生活中的例子具體闡述,在其回答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總結與回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結合課本內容設定議題引發學生思考,并且通過學生的回答評判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從而可保證學生有效參與進課程教學中。由此可見,教師設定議題主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有助于學生復習效果的提升。
二、推進小組合作,推動思維碰撞
在過去的政治復習課程中,教師多采取要求學生自主背誦以及進行例題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該方式雖有助于學生自主開展復習活動,但較長時間的單獨自主活動會消減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不利于其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師應在學生自主思考過程中,開展群體探究活動,即小組合作復習形式,從而有助于學生借鑒他人學習方式,并且推進學生思維方式的碰撞。為此,教師應在議題式復習課中推進小組合作,例如,教師在帶領復習《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創新”時,首先教師可設置議題為:文化創新是完全顛覆式的改變還是已有內容的變化過程,其次教師要求班內四至六人一組開展討論活動,并且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與討論,最后教師要求組內推選一名代表闡述組內討論意見,在發表完成后,教師結合學生觀點以及課程內容對該問題答案進行深化。由此可見,教師推進小組合作形式進入復習課中,有助于學生在自主思考完成后與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由此可避免思考的單一性與片面性,從而不斷推動不同思維間的碰撞,促使學生間學習與借鑒不同思維角度,進而不斷提高復習課效率。
三、構建教學情境,加強自主探究
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自主創設的,具有較強的渲染性,可營造良好的課程氛圍,從而可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高三政治議題復習課中,教師以議題為中心構建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參與其中開展探究活動,從而不斷土洞學生自主開展知識復習活動。因此,教師構建教學情境,有助于議題的深化與升華,可推動學生的自主思考進程,例如,教師在開展《生活與哲學》中“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的復習課時,首先教師設定議題為:想象你現在身處在森林中,如何證明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其次教師要求學生選取森林中的一個物象,將其作為自己的第一視角思考與其有聯系的其他物象,最后教師邀請幾名學生發言,以第一人稱并結合森林這一情境闡述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定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選取議題,并以其為中心設定情境,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探索議題內容,從而可深化其對課本知識的印象。由此可見,教師在議題式復習課中構建教學情境,有助于推動學生自主探究進程,從而優化復習課教學結構。
綜上所述,在高三階段,首先政治科目是考試科目,其對于學生學習成績具有一定影響,其次政治科目的區塊性適合議題式教學模式的開展,最后傳統教學模式刻板而機械,不利于復習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高三政治復習課中,合理運用議題式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復習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鮑宇超.思想政治課的議題式教學研究[J].社會科學前沿,2018,7(8):4.
[2]黃愛卿.淺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65-66.
本文系2019年度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核心素養視野下中學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策略應用研究》(立項批準號QJYT2019-11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