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國
(河南工程學院人文政法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知識產權專業是以法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為基礎,融合工學的技術能力、管理學的管理能力,培養法學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新興的、具有廣闊發展潛力的“特設特需”本科專業。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從2008年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到2020年的《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建設工作方案(試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將知識產權人才列為戰略性急需人才,提出加強知識產權專業建設,完善產學研聯合培養模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營服務、維權援助、仲裁等工作力量。知識產權專業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方案、教師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教學質量的評估與認證等六個方面。知識產權制度通過合理、科學確定當事人在開發、利用和監督管理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激勵法律主體創新的同時,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進步。當今社會,隨著產權經濟的爆發式增長,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創新型中國發展的重要資源。知識產權專業建設研究有助于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管理、科技、語言、文化和貿易等市場元素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對于教育強國、科技興國戰略的實現有重大意義。
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落實黨和國家關于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總體要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規范性文件,是實施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人才培養方案應當體現知識產權專業教學標準規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養的主要環節要求,包括專業名稱及代碼、入學要求、修業年限、職業面向、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學時安排、教學進程總體安排、實施保障、畢業要求等內容,并附教學進程安排表等。知識產權專業培養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或者在版權局、商標局、專利局、科技局等部門從事知識產權管理事務的知識產權專門人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方案要打破傳統專業能力壁壘,融合計算機專業的技術能力、管理學專業的管理能力和外語專業的翻譯應用能力,發揮好專業交叉、融合、創新、發展的質變力,培養產學研結合密切、服務產業能力強、專業特色鮮明以及就業率高的復合型、應用型、國際型人才。
學校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將師德教育融入教師崗前培訓、業務培訓、政治學習、專業人員繼續教育等活動中,要提升師德在人才引進或輸出、年度考核、職稱或崗位評聘、評先評優等考核工作中的權重,要發揮師德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形成“崇尚師德標兵、爭做師德標兵、師德標兵輩出”的氛圍;要鼓勵青年教師積極考取法律、專利代理人等職業資格,鼓勵優秀教師兼職從事律師、商標、專利代理、企業法律顧問等執業活動,不斷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比例;要堅持教學型和科研型、理論性與實務性教師分類制度,組建教學教研團隊、科研團隊、實務團隊協同發展,提升隊伍的凝聚力和競爭力;要通過對接地方相關企業,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加大橫向科研力度;要鼓勵校內教師到機關、企業、行業協會鍛煉,邀請機關、企業負責人、行業專家以兼職教師、客座教授等名義到校內來講課,形成“請進來,走出去”的雙向交流、學習模式,構建校企合作的“雙導師制度”;要不斷提升教師知識產權專業外語、數據庫、文獻檢索、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等信息化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國內外訪學、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
知識產權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知識產權總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法理學》《憲法》等,基礎實踐教學課程主要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等,專業實踐教學課程主要有《速錄實習》《職業技能鑒定》《崗前培訓》《模擬法庭》《社會實踐與法律服務》《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綜合實踐教學課程主要有《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實踐》等。完善知識產權課程體系建設就要突出知識產權專業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國際型專業特色需求,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突出知識產權法學基礎理論;在外語課程設置方面,不斷加大專業英語的權重占比,比如增設《知識產權法律英語》等;在計算機技術應用課程設置方面,不斷創新、發展《知識產權計算機技術應用》《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代理實務》《專利文獻檢索》等課程;在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加大《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等課程的專業創新。知識產權專業所有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材、參考書目、教學進度、課程設計、教案、講稿、PPT課件、學生作業、考核方案等,都要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編寫和選用,充分體現知識產權專業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國際型的專業特色。比如,課程教材編寫要以馬工程教材作為示范,產教學研融合創新,打通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間的通道。[1]
學校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強化知識產權“模擬法庭”“智慧教室”“速錄實驗室”“法律診所實訓室”“知識產權管理、代理實訓室”等建設,充分發揮2020年以來大規模線上教學的成功經驗,校企合作,建設一批一流本科知識產權線上、線下融合創新課程。學校要積極與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訴訟代理、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的代理機構合作,要積極與知識產權局、公檢法司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立法、執法、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的機關開展合作,要積極與知識產權研發、運營企業開展合作,推動高質量、有特色的產教學研基地建設,服務地方經濟。
知識產權專業教學質量評估和認證要加強職業準入制度的考評,確保知識產權專業的學生在職業資格、執業能力上達到國家和市場要求。教學質量評估是主要對教師的教學態度、課程設計、學術水平、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進行的一系列衡量活動。專業認證是高校借助第三方力量根據市場化的標準,協助高校系統化檢查、發現專業建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升專業建設的質量,是對傳統教學質量評估的有益的市場化補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的規定:知識產權專業人員從事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代理、管理、評估、申請、審查、核準、交易等業務,包括專利代理、專利審查、專利管理、專利信息分析、版權、商標代理、商標審查審理、商標管理等職業;法律等專業人員從事律師、公證、審判、檢察、司法鑒定等工作,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人員、司法鑒定人員、審判輔助人員、法律顧問等法律職業。學校要組織、鼓勵知識產權專業學生在獲取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學本科畢業證的同時,攻讀學校工科專業“二學位”,獲取工科專業證書,進而考取法律、專利代理人等職業資格;不僅要掌握知識產權法律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熟練的外語應用、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數據庫應用、文獻檢索應用、寫作、知識產權管理等能力;不僅具有知識產權專業技術背景,還要熟悉國際國內知識產權法律和實務,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訴訟代理、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市場服務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司、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的立法、執法、司法等工作,還能在知識產權研發、運營企業從事管理、保護等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