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運
(商丘技師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當前從整體情況來看,在全國各大技工院校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著重開展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改革,并逐步做好試點工作,列入試點的技工院校要在統一化、規范化的指導之下,進一步著重做好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改革,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等相關方面切實增強,以此確保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安排取得應有的成效。據此,有必要針對《勞動合同法》在技工院校的一體化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等內容進行探討[1]。
在技工院校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其重點所在是相關專業理論、技能課程的設置,從具體情況來看,在實際的課程設置過程中,往往沒有關注文化理論課程的設置,特別是法律課程等等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課程類型往往存在缺失的情況,或者設置不夠科學合理,存在很大的問題,除了因某些專業需要設置了相對應的法律法規課程,在其他方面往往缺乏應有的法律課程。《勞動合同法》在課程體系中沒有得到充分地融入,往往只是作為一小部分章節,在就業指導課程中進行穿插,此類課程缺失的情況對于學生的系統學習會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嚴重限制了學生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的增強。
在一體化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以此作為支撐,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改革成效。而從具體情況來看,某些技工院校在法律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方法方面往往還是按照傳統的模式,并沒有充分實現與時俱進,在教學理念方面并沒有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得到切實提升,教師往往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并沒有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很大限制,這與落實以學生為本、把能力作為本位的教學理念是相違背的,對于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探究精神都會造成很大的限制。除此之外,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往往沒有高度關注教學和實踐的融合,通常情況下只是灌輸理論知識,并沒有把理論和課程內容轉化成為合適的項目或者任務,使學生能夠把理論和實踐進行融合,學以致用,而這樣的情況對于技工學生來說,會嚴重限制其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對其維權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也會造成很大限制。
針對技工院校來說,所配備的法律專業教師比較稀缺,這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同時相關教師往往不具備應有的崗位勝任能力,在專業技能、業務素養方面往往不能滿足崗位要求。從實踐情況來看,很多技工院校的法律課程教學往往是由非法律專業教師擔任的,其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往往與專業教師有很大的差距,而要想充分實現法律課的一體化教學改革,就需要著重關注師資隊伍的健全和完善。
在實際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往往在教學考核方式方面還沿用傳統的模式,通常情況下以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組成,某些技工院校往往會涉及三部分內容,分別是平時成績、單元測試和期末考試等相關內容,而這樣的情況不夠科學合理,方式十分單一,并沒有充分體現出全面性、動態性的考核,這對于勞動合同法的有效落實和學生法律意識及相關技能的提升,都會造成重大阻礙。
《勞動合同法》教學過程中充分實現一體化教學改革,要針對總課程進行充分地明確,然后分解成四個不同的學習項目,分別是: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總則、附則、特別規定、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教師為指導,針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同時對于不同的小組安排相對應的合作項目[2]。更切實可行的任務和目標,具體來說,相關的任務主要體現在:信息收集、方案設計、方案實施、評價與總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確保相關學生有效完成相關任務要求,按照原計劃和責任制度來切實履行。根據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和結果展示的流程要求來進行相對應的教學活動,下面以教學項目勞動合同訂立作為案例來著重探討實際的教學策略。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項目具體任務進行充分地明確,然后明確相關學習要求,以此使學生能夠把握好相對應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同時對于合同條款的具體內容有明確的認知,并有效掌握相關原則、流程和步驟等等。教師要提出以下幾方面任務:首先要根據已經分好的小組,確保成員分工明確,并擬定相對應的具備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同時也要擬定一份具有陷阱的勞動合同。
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要把小組作為單位,進一步結合項目的具體任務來明確相關學習計劃,以此更有效地完成相關任務,小組成員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對各類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儲備好物品資料等等,對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實現優化配置。
首先,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任務要求逐項完成相關工作內容,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充分遵循課堂秩序,確保課堂秩序足夠良好。其次,要聽從安排,積極有效的參與,不能無故拒絕任務的安排,要切實配合有效參與。再次,要嚴格按照既定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要把小組作為單位,進一步做好檢查和評估工作,并形成相對應的評估意見。
要在各個小組成員之間展示相對應的成果,然后通過各小組選派代表的形式進行全班展示,最后由教師進行相對應的指導和點評。
針對技工院校來說,要著重針對當前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存在缺失問題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構建相對應的法律課程,打造健全完善的法律課程體系,結合相關專業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專業調研和深入分析的方式而增設和完善相對應的專業法律課程,使技工院校的法律基礎和氛圍能夠逐步完善。
針對勞動合同法的一體化教學改革而言,因為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所以要確保教學理念和模式不斷的改進和創新。教師要針對教育教學觀念與時俱進,不斷地融入創新的因素,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國家相關標準能夠在課程改革實踐中得到切實的融入,以此為基準進行一體化改革和優化。同時進一步著重做好教學教研活動,使一體化教學改革能夠呈現出良好的效果。
針對技工院校來說,針對自身專業法律師資隊伍不夠完善的問題要深入分析,要想使一體化教學呈現出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打造高質量的專業法律教師團隊,同時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培養培訓,使其具備應有的專業資格和教師資格,具備足夠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在法律工作經驗方面也要嚴格要求[3]。
針對勞動合同法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效果而言,要科學合理地分析和嚴格地考核,針對考核方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以此促進一體化教學能夠真正執行。針對技工學校的法律課程考核而言,要把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充分融合,進一步著重做好全面系統的考核,實現整體的動態化的評價,以此體現出應有的考核效率和水平。
由上文的分析,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著重做好《勞動合同法》的教學工作,是大勢所趨,同時更是緊迫任務。需要針對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應有的解決措施,落實一體化教學的各項實施要點,以此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能、維權意識和綜合素養等得到全面提升,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提供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