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玲
摘 要:案例教學法具有學生主體性、目的明確性、客觀真實性、過程動態性、結果多元性等特征。案例教學法在高?!皞惱韺W”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倫理學”課程的有效性,促進“倫理學”高效課堂的實現。文章以案例教學法及倫理學的概述為切入點,對高?!皞惱韺W”課程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高?!皞惱韺W”課程中的案例選擇及案例教學法在高?!皞惱韺W”課程中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索分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倫理學;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4-0109-03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素材,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理解并內化所學知識,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增強課堂有效性的呼聲越來越高,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實用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學科中,逐漸為德育教育者所探索。倫理學的本質是關于道德問題的哲學,是道德思想觀念的系統化、理論化,是德育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筆者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案例教學法在高校“倫理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探索研究。
一、案例教學法及倫理學的概述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講授法不同,其雛形可追溯至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學界一般認為其正式起源于十九世紀末期。哈佛大學法學院首先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繼而醫學院、商學院也跟進,商學院將其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技法,命名為“案例教學”,成為注重實效的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的出發點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其最大的特點是以案例為載體,引導學生進入案例的情景,通過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互動,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各種信息即案例分析,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是一種啟發式的方法。案例教學法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教學優勢,它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書本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模式,不僅對醫學、法學、商學、工程學等實踐性學科具有強大的學科意義,對于理論性較強的人文社會學科也同樣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就“倫理學”而言,其作為哲學的分支,是一門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的學科,是以道德為研究客體的科學。倫理學對道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部分,即道德的基本理論、道德規范體系、道德活動或實踐。新時代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立德樹人”成為重要的育人指標。這就意味著,倫理學不單要教給學生道德的理論和道德規范原則,更要引導學生將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內化為價值觀,成為指導其道德實踐、道德活動的指南。因此,改變傳統的“倫理學”教學模式,采用案例教學法,落實“學生中心”和“產出導向”等理念,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增強課程時效性已成為“倫理學”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二、高?!皞惱韺W”課程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1.改變師生角色關系
案例教學法改變以往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在傳統的倫理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為知識的施與者,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在倫理學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后,教師成為案例設計者、互動引導者,而學生則成為主動探究知識的學習者。這樣的教學方式能真正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可以讓學生真正將倫理學理論與道德規范皆內化于心。
2.革新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法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代之以實例、設問、分析及討論等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突出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即教師通過案例設計將學生帶入案例的情景中,使學生的理性和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進而主動去體會和分析案例所蘊含的信息。在倫理學課堂上,教師通過提供倫理學相關案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互動中體驗倫理學的道德規范。例如,在講解“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調節方式”這一問題時,由于道德調節方式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他律性與自律性相結合、規范性與主體性相統一上,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引入“高鐵占座事件引發的網絡輿論批評與當事人道歉事件”的案例,學生通過互動、討論、分析案例,逐漸體會到道德調節的特殊性。
3.提升課堂時效性
案例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理論知識,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課堂時間有限,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進步和發展是每個教師面臨的難題。在倫理學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使這個問題得到切實解決。一方面,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通過深挖教材,吃透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合理地設計教學案例。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對案例的積極討論,在知識、能力等方面都獲得發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高?!皞惱韺W”課程中的案例選擇
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和靈魂,選編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前提。根據不同的標準,案例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根據形式可分為文字案例和視頻案例,根據知識容量和規??煞譃榇笮桶咐?、小型案例和微型案例,按照教學中使用方式可分為評述型和討論型案例等。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一定要根據一定的原則精心選取。就倫理學而言,教師在選取案例時,需要根據如下原則進行。
1.圍繞明確的教學目標進行選取
“倫理學”主要涉及三個層級的教學目標,即宏觀層面的課程總目標、中觀層面的章節目標及微觀層面的具體問題目標。宏觀層面的課程目標是指幫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和道德評價觀念,樹立道德理想,提高道德修養,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個人品德建設應用到個體道德生活實踐中等。中觀層面的課程目標則要落實到具體章節,如掌握道德理論、理解并把握效用主義、義務論和德性倫理理論等。微觀層面的課程目標主要包括道德選擇的困惑等。在選取教學案例時,教師必須要考慮案例的針對性,所選取的案例不能僅針對具體的微觀目的,要同時兼顧不同層級的教學目的,也就是所選取的案例既要覆蓋本節的內容,也要兼顧整章內容,這樣才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充分實現。例如,對于類似“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調節功能、認識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則要選取一個將這四個功能全部囊括的社會新聞中的真實事件作為案例,并要就這一案例展開對整章教學內容的討論,即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質、道德的結構與道德的功能。
2.選取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
“倫理學”案例教學所選取的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這就意味著,案例作為個體性的樣本,其所蘊含的信息必須要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例如,在講解“功利主義道德理論的含義”時,教師就可以以功利主義的典型案例——“電車難題”為教學案例,來為學生講解說明。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是一種以道德行為所產生的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評價標準的倫理學理論。解釋功利主義強調行為的后果決定行為的道德價值(善惡等),而這一后果就是諸如快樂、痛苦等行為的非道德價值的自然事實?!半娷囯y題”的大致內容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于,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紤]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拉桿?”“電車難題”作為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詮釋了功利主義作出的選擇所根據的原則,反映了功利主義的類型性。
3.案例要具有啟發性和互動性
案例的啟發性意味著通過案例展示和分析,使學生的思想受到啟發,去獨立思考、分辨和判斷,觸類旁通,形成自己的知識見解。啟發性意味著案例要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即案例的內容要蘊含著理論與實踐的某種聯系。案例的互動性,即案例要呈現出綜合性和矛盾性,從而使之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討論的問題或焦點。以電影《盲山》作為約定倫理相對主義的案例,該片講述一名女大學生被人販子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后才被解救出來的故事。其中,村民們幫助買家看守被拐女大學生,防止其逃跑的倫理立場成為學生討論的焦點。這部電影中人們的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立場對學生具有啟發性,可以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在判定道德是非對錯時,相對主義是不是正確的?自身是否持類似的立場?另外,在此案例中,教師所設定的問題還引發了學生討論,充分體現出案例的互動性。
四、案例教學法在高?!皞惱韺W”課程中的實施策略
案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步驟。首先,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選編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教學案例。其次,教師要積極設計倫理學案例的互動討論環節。最后,教師要將案例有效地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
1.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案例
教師在選編案例時,要視野開闊、處處留心、大量閱讀,可以選取社會新聞作為案例,可以選取歷史文獻資料作為案例,也可以選取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作為案例,還可以選取課本中涉及的例子作為案例,總之,所選案例要指向明確,還要與相關理論內容相契合。例如,在講解“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客觀主義”這一章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選取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的一個故事為案例:“波斯國王大流士把一群希臘人召到眼前,問用多少錢可以收買他們,使他們吃掉他們死去的父親的尸體。希臘人答復,多少錢都誘惑不了。大流士又找來一群被稱為卡拉丁人的印度人,這些人有吃掉死去父親的遺體的習俗。大流士問卡拉丁人,給他們多少錢才能讓他們焚化他們死去的父親??ɡ∪梭@恐萬狀,央求他別說這么可怕的話?!边@一案例能充分展示道德相對主義的觀點、特點和含義。
2.設計案例討論互動環節
案例討論互動環節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機制。教師要根據倫理學案例,設計出在互動環節討論的問題,所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抓住知識點的核心關鍵及案例所揭示的矛盾點。例如,有這樣一則案例:東漢楊震曾往東萊郡赴任,途經昌邑縣,適逢舊日所薦秀才、現任昌邑縣令的王密向他饋金十斤,以示報恩和接風。時值夜間,且無第三者在場。于是王密笑容滿面、推心置腹地說:“暮夜無知者?!蹦牧蠗钫鹨荒槆烂C,斷然拒絕:“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謂無知者?”針對這一案例,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說明案例中呈現的主人公的心理狀況,以此理解良心的內涵與作用。
3.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環節
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需注意一些事項。第一,教師可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準備本節課所涉及倫理學教學內容的相關案例。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課下自主觀看家庭倫理片《萬箭穿心》等,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對道德疑問和困惑的相關問題預先鋪陳,從而產生興趣點和問題意識。第二,在課堂討論互動環節,教師應給予學生適時適度的引導、疏導、設疑,使討論能夠更加深入,更具方向性。例如,直覺主義義務論認為道德原則在道德判斷和道德行動中不起作用,而起作用的是直覺、良心和信念等個人的道德能力,人憑內在的道德直覺就可以直接感到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是錯的。它的困境在于當出現兩個相互沖突的責任時,直覺如何去判定執行哪個義務?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以“醫生為病人保守秘密”為案例,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發出疑問,從而推動討論的順利進行。第三,在案例討論和分析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案例討論進行一定評價,對互動獲得的知識進行總結,或進一步啟發,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外化于行,邁向內化于心。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關于德性倫理學的案例小說《窗》之后,可進一步引申,使學生思考主人公的寶貴品質是什么,你理想的自我人格與品質有哪些……通過設問,將品質建設落實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五、結語
倫理學是一門既有理論性又有實踐性的學科,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創新,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教學實踐。倫理學案例教學法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一方面,教師要通過精心選擇案例、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有效互動和充分討論,使學生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在與學生互動中,也被學生的問題和回應所激勵,使自身更深入地反思教學效果,改進教學規劃,從而真正地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宋文靜.美國哈佛大學案例教學及其對我國高校德育教學的啟示[J].當代教育科學,2015(07).
[2]劉紅梅.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法的構建與應用[J],江蘇高教,2016(04).
[3]李燕凌.公共管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02).
[4]路易斯·波伊曼.身邊的倫理學:給善惡一個答案[M].王江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Ethics"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Jinli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 Case teaching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clarity of purpose, objective authenticity, dynamic process, diversity of results and so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ethics"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lp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thics" course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thics" efficient classroom.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ethics,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ethics" course, the case selection in college "ethics" cours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ethics" course.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ethic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