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娜
摘 要:自然拼讀法符合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能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是一種效果顯著的英語教學方法。將自然拼讀法與現行英語教材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拼寫能力,提升學生閱讀的流利性和流暢性,從而使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充分發展。文章從現行小學英語教材中語音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對自然拼讀法與現行英語教材的融合策略、融合方法、融合拓展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然拼讀法;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4-0124-03
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指看到一個單詞,就可以根據英文字母在單詞里的發音規律把這個單詞讀出來的一種方法。自然拼讀法是建立在音素、語音、字母、字母組合等基礎上,學習音形對應規律,改善拼讀和拼寫的有效工具。它是一種符合學生特點的英語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英語字母組合的奧秘,掌握英語發音規則和拼讀規律,達到看到單詞會讀,聽到單詞會拼的目的,從而增加學生的單詞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理解力。
一、英語語音教學遇到的問題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英語課程不僅是教師的教程,更應該是學生的學程。我國現行小學英語教材大多是以小學三年級為起點,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編寫和出版的,在編排方式、色彩運用、版面設計、教學內容等方面都增添了很多新鮮元素,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參與程度,特別強調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提高。但是,大大壓縮語音方面相關的教學內容,這對英語初學者的英語學習十分不利。
下面,筆者以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予以分析說明。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是以小學三年級為英語教學的起點,共分8冊,每冊8個單元,每單元三個課時,其中第一、二課時為主體板塊,第三課時為輔助板塊。通過對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研究分析,筆者發現其語音方面的教學內容非常有限。首先,從教材的編排角度來看,閩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沒有安排獨立的語音模塊,三年級下冊雖然編排了語音教學內容,但僅是在每一單元的第三部分有所涉及且都是安排在每一頁右下角不起眼的位置,而且內容上也僅局限于幾幅圖、幾個單詞,缺乏情景化與整體性。其次,在閩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三課時的自評表Evaluate yourself這部分中,內容編排為:I can say these in English;I can make (say, ask and answer...);I like to sing(chant...);I can write...自評表對字、詞、句、說、唱、寫等內容都提出相應的評價標準,但對語音學習方面的評價卻只字未提,這樣的內容編排容易讓教師和學生都忽略語音部分的重要性。最后,閩教版小學英語對于語音教學內容本來編排得就非常有限,而且語音知識點還分散在每一冊的各個單元,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這對學生牢固掌握語音知識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在小學階段,一周只設有兩課時的英語教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時間緊迫,而小學英語教材又大大減少了語音教學的內容,這就直接導致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一再壓縮英語語音教學的時間,甚至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僅是一筆帶過。這嚴重影響學生語音學習效果,不利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二、自然拼讀法與現行英語教材的融合策略
眾所周知,語音、詞匯、語法是英語語言學習的三大要素。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認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見,詞匯對英語學習來說非常重要。而語音則如同“水泥”一般,能把詞匯這些磚頭一塊一塊地連接起來。既然語音、詞匯如此重要,教師就必須設法增加與語音、詞匯相關的內容。筆者根據學生英語學習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入自然拼讀法,在認真解讀教材、梳理語音知識編排特點的基礎上,收集大量切合學校學情與教情的自然拼讀教學資源,力爭通過把自然拼讀法與現行教材融合起來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語音和詞匯的掌握,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1.潛移默化,熱身滲透
在三年級上學期,即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起始階段,筆者結合教材上關于字母的教學內容,在每節課的課前都為學生播放關于Phonics的歌曲或Chant等,在點點滴滴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滲透。筆者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會26個字母的同時,知道26個字母的字母音與拼讀音。經過一學期這樣的滲透,學生能張口就來,如“A is for apple, a a apple.”。這為學生學習拼讀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添磚加瓦,適時教學
一方面,筆者根據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語音內容嚴重不足的情況和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收集整理大量關于語音學習方面的資源,如:Phonic kids、Aphablocks、麗聲自然拼讀及相關的自然拼讀故事等。另一方面,筆者將自身收集整理的教學資源與教材文本充分融合,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例如,在學習字母a在開閉音節中的發音時,筆者先讓學生通過觀看Phonic kids視頻充分感知字母a的發音,再讓學生跟著Phonic kids的相關視頻進行跟讀練習,然后讓學生觀察課文中語音板塊中的單詞,歸納字母a的發音特點,最后讓學生帶著歸納出來的發音,采用看一看、拍一拍、想一想、讀一讀等方式,去拼讀新的單詞。Phonic kids等資源中的視頻提供的是相對完整、有情景的語音內容,節奏韻律感強,瑯瑯上口,這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趣味性更強,也更樂于接受,從而有效提升教材中語音板塊教學的學習效果。另外,通過對教材語音知識的編排仔細研究,筆者發現常見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如q、x、oi、oy、ur、igh、ph、wh、qu、wr、ng、kn、gl、gr、pr等沒有納入教材。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活動時,根據內容需要,適時地把這些字母拼讀方法納入教學內容,以此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從而有效完善教材的語音知識內容。
3.溫故知新,內化方法
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自然拼讀法是為了讓學生把自然拼讀法內化成英語學習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語音、詞匯的學習效果,最終實現學生獨立完成文本閱讀。根據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的“i+1”理論,輸入的內容如果略高于學習者現有的水平,有趣又相關,且有足夠的量,習得就會自然產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適當安排與所教語音知識相匹配的自然拼讀繪本資源,讓學生在閱讀中內化學習方法,進行更高階段的學習。例如,在學習th的發音時,筆者帶領學生完成語音練習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攀登英語閱讀系列——神奇的字母組合”中的故事Two Thieves。通過自然拼讀法進行閱讀比通過孤立的單詞進行閱讀更高效,學生通過閱讀繪本能充分體會到自然拼讀法帶來的學習效果,有效激發閱讀興趣,全面提升閱讀能力,這對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內容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自然拼讀法與現行英語教材的融合方法
為了促進自然拼讀法與現行英語教材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教師應積極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隨文識音,分化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知道根據單詞的音、形、義來學習詞匯。于教師而言,詞匯教學就是要幫助學生根據詞匯的音、形、義掌握單詞。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可以根據單詞的特點,采取分化教學、隨文識音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學習、鞏固語音知識,掌握單詞的音、形、義。例如,在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Unit 3 Numbers and Animals Part A中,涉及的單詞有farm、cow、horse、sheep、thirteen到sixteen的數字,單詞量較大。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的單詞教學時,就可以采用分化語音教學,隨文識音的教學方法。如在講授farm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已學單詞park、star、party中歸納出ar的拼讀音,再啟發學生根據歸納出的ar的拼讀音,去自主拼讀含有ar的新單詞。教師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教授學生學習其他單詞,從而讓學生在文本學習中逐漸掌握自然拼讀法,使學生形成音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英語學習觀念。
2.整體認知,集中教學
對于較難的字母組合音,教師可以采取整體認知、集中教學的模式。例如,在教學th的拼讀音時,筆者可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在第三課時采取集中教學的模式,即安排一節完整的課時對文本的語音知識進行重構,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感知語音、學習語音,從而自主拼讀單詞、閱讀故事。
筆者進行如下設計:
Step 1: Let's chant.(設計意圖:利用Phonic kids中的資源,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Step 2: Let's say. Hello! Hello! I'm Fido! I'm three. This is my mouth. Today is my birthday. I have thirty cakes!(設計意圖:針對教材缺乏情景性與整體性的問題,采取再構文本的方式,讓學生在文本中感知單詞,在單詞中感知語音。)
Step 3: Let's find.(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圖讀單詞mouth、three、thirty、birthday,觀察這些單詞的共同點,歸納th的發音特點。)
Step 4: Let's spell.(設計意圖:采取機械操練、趣味操練、意義操練等多種方法,以及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習、鞏固th的發音。)
Step 5: Let's read.(設計意圖:通過相應的自然拼讀繪本,鞏固所學的語音知識,拓展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英語閱讀能力。)
四、自然拼讀法與現行英語教材的融合拓展
為體現語音教學的連貫性、整體性,使學生對自然拼讀法的學習系統化、對語音知識掌握的可視化與可量化,筆者積極在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基礎上拓展開發,努力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
1.與校本課程有機融合,探索自然拼讀法的可教化
鑒于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語音知識編排相對零散,缺乏整體性、情景性、系統性,筆者及所屬教師團隊在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共同開發校本課程,從聽、說、讀、寫、看等方面提高學生的技能,彌補閩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的不足,為第二課堂教學、校本課程的完善提供指導和依據。
2.與作業有機融合,探索自然拼讀法的可視化
教師可適當地布置自然拼讀作業,讓學生能夠將作業以語音的形式上傳至微信群中,從而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校的英語節,開展拼讀競賽、拼寫競賽、自然拼讀思維導圖創作評比等,為學生提供平臺,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進一步內化所學方法,進一步掌握所學語音知識。
3.與評價有機融合,探索自然拼讀法的可量化
新課標指出完整的教學活動應包括教、學、評三方面。因此,教師還應通過評價,科學地反饋教與學的情況,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針對現行教材評價板塊中的不足,筆者所在團隊研發評價工具,科學指導教與學。如增加課文中Part C的語音自評表,一個單元學習完后的顯性評價量表,通過自評、小組評、他評、師評等方式,量化檢測學生對自然拼讀法的掌握情況,以評促教,以評促學,內化成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經過近兩年的自然拼讀法與現行教材深度融合的教學實踐探究,筆者帶領學生在自然拼讀法的學習與反復鞏固中,不但有效提升了英語閱讀興趣,還有效提高了學習能力,使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都取得很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侯云潔.國內外小學英語自然拼讀教學的研究、問題和對策[J].小學英語教與學,2020(02).
[2]劉寶胤.英語,愛“拼”才會贏[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3]陳辛.自然拼讀法在初中英語語音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06).
[4]黃亞瑋.小學英語自然拼讀教學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5]許婧.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拼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6]姜曉慧.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7]繆胤.自然拼讀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3(27).
[8]高敏.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5(06).
Exploration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Natural
Spelling and Current English Textbooks
Cao Huina
(Longy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Natural spelling is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it can let students learn and play in learning,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fficiency, it is an 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natural spelling and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spelling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fluency and fluency, so as to fully develop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Starting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nunciation teaching in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integr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ion expansion of natural spelling method and current English textbooks.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natural spell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