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云
摘要:“生態”就是在大自然中生物與所處環境、生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平衡關系。而生態課堂就是以自然生態關系為借鑒,把教師、學生與環境分別看作生物、其他生物和環境,通過構建生態系統,實現這三者的相互制約、相互平衡。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課堂看作生態系統,對自身、環境和學生重新定位,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態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打造高效的課堂是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果。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加強改進,進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的課堂。
一、初中語文生態課堂的必要因素
(一)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要素之間要做到和諧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基本要素主要有教學方式、教學語言和教學內容。其中,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做到根據學生情況,靈活運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語言上,教師要做到音量適中,語氣平穩。在內容上,教師要做到思維清晰,框架合理,有理有據,盡可能優化學生聽課體驗,努力做到語文課堂要素的和諧。
(二)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環節之間要做到和諧
教師在熟練掌握課文課標、教材編排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初中語文教材的結構體系進行深入研究,理清知識脈絡,分析學期教學重難點和能力培養目標,并根據本班學生的語文水平、興趣愛好、理解能力,恰當安排新課導入、探究分析、總結提升、作業布置等教學環節的內容,合理確定各教學環節的時間,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并積累語文知識。
(三)初中語文課堂要做到師生關系的和諧
以生態原理為出發點,師生關系的和諧是課堂生態環境構建的基礎條件。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能否做到平等對待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理解、信任,產生情緒上的共鳴并能積極學習。
二、優化教學內容,構建初中語文生態課堂
(一)落實新課改理念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想要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摒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落實積極落實新課改要求,這樣才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落實新課改理念上,教師可以從思想和行動兩個方面入手,在思想上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堅持以學生出發點來開展教學,切身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感受,這樣才可以更加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在行動上,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而且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傳統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素質水平的提升,為此,教師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才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在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思想觀念的改進和提升,教師只有充分落實新課改要求,并且在新課標的引導下開展課堂教學,這樣才可以使課堂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可以給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為此,在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上,教師還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中,教師可以不用一上來就直接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對冬天的印象是什么樣的?你都經歷過哪些不同地區的冬天?”,借由問題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積極的思考與討論,通常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整個課堂氛圍更加活躍,然后再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也就更容易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是比較沉悶壓抑的,為此,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就相對較差。而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樣也就可以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課堂。此外,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還需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只有充分熟練教學內容,并做好教學設計,才可以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開展趣味性課堂延伸,拓寬學生視野
課堂拓展延伸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生態課堂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合理為學生設計和組織拓展延伸內容,通過美文閱讀、趣味練筆、美文賞析等方式,不斷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積累,不斷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欲望。比如在《雨的四季》一課的課堂拓展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組有關“四季”的美文,配合音樂和圖片,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真實的情境,在悠揚的旋律中,學生閱讀著優美的文字,感受著字里行間的詩情畫意,體會著一年四季的美好。這樣的美文賞析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閱讀量以及拓寬語文視野,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使其愛上閱讀和寫作,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這些都是在生態課堂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達到的目的。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生態課堂的構建過程中,廣大語文教師應嚴格遵守新課程標準要求,沖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改變重講解、輕閱讀、重做題、輕互動的語文教學方法;還要通過尋找學生語文學習著力點的方法,按學生的需求靈活施教;要積極運用課件、微課等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要采用課堂評價和趣味課堂延伸等教學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樂趣,從而在生態課堂的構建中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樂中陽.淺析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的模式[J].學苑教育,2018(10):42-42.
[2]熊燕.究文言之魂,現課堂之姿,展作業之妙——淺析高中語文生態課堂的構建[J].好家長,2017(76):170-170.
[3]韓忠軍,朱寶利.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