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綱
摘要:改革后,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推動了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土地資源被過度開采與消耗,耕地面積正逐漸縮減,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后果。受土壤條件與氣候影響,采用基層農藝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種植效率與農作物品質,減少耕地資源損耗。在推廣基層農藝技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充分考慮大型種植行業需求,按照基層農藝技術發展步伐,實施高效技術操作,不斷提高農作物產能,進一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基層農藝技術運用的重要性,并提出現階段基層農藝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舉措,以供行業借鑒。
關鍵詞:基層農藝技術;推廣;應用
引言
農藝技術是指采用科學的技術開展農作物選種、栽培、育苗、土壤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及灌溉等工作,針對具體農作物的特性,結合多個方面條件進行生產和管理,找到適合的農藝技術應用方法,進而全面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因此,對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方法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1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1.1優化農作物生長環境
將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有助于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優化農作物生長環境。將所需要的水分、肥料、光照等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還能夠有效控制土壤中的微生物、營養元素、有機物的含量,滿足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需求。
1.2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
施肥技術是農藝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主要方式。科學合理的土地施肥方法能夠有效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為農作物健康生長發育提供所有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不同種類農作物的科學施肥管理方式不同,要根據不同農作物的不同生長發育周期和所需營養物質的濃度進行判斷,盲目科學施肥容易直接造成農業資源嚴重浪費、破壞土質等不良后果。通過有機農藝施肥技術的廣泛宣傳和推廣使用,使有機農業化肥和生物化肥平衡結合使用,能夠改善土壤質量,避免出現傳統的化肥土壤板結、缺乏微量元素等不良情況,更好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1.3科學設定種植密度,提升農作物產值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用農藝技術科學設定農作物種植密度,合理預留種植空間。若空間過大會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其次還會出現雜草叢生與授粉不良的問題,進而影響農作物產量;若空間過小,容易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農戶需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采光與空氣因素,采用科學的栽種計劃提高農作物質量及產量。
1.4節約成本
施肥是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關鍵環節,但不合理的施肥不僅影響農作物生長,還會破壞土壤中的營養結構。先進農藝技術的引進能有效解決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在施肥中應用農藝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充分考慮土壤環境及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合理補充營養物質,避免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影響。
2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
2.1重視人才培養
專業人員是農藝技術得以推廣和應用的重要基礎保障,為進一步提升農藝技術的推廣效果,當地政府需要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全面提升基層農民的專業技術和能力,擴展人才培養范圍。國家和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大學生加入其中,參與到農藝技術推廣和管理中,為打造出專業化的人才團隊提供必要保障。要進一步強化對農戶的教育和培訓,讓農村居民掌握先進農藝技術的應用方法。
2.2確保農藝技術的科學性
農藝專業技術自身需要包含的技術內容比較廣泛,在實際生產使用中,需要對各種農作物肥料進行合理選擇,及時防治各種農作物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病蟲害問題,所以,要真正想從總體上不斷提升傳統農藝專業技術的創新能力和應用價值,就要從不同農藝步驟基礎上有機組合搭配,使得當地農作物施肥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自身利用價值和經濟作用。對不同區域的土壤進行取樣,分析其中土壤成分及肥沃程度,能夠對后續的施肥建立起較好的指導和參考模型。通過這些技術連用能夠更好地指導農業施肥,避免某些土地肥沃的區域過度施肥而導致植物的滲透壓過高造成枯萎或者死亡,同時也使貧瘠的地區得到針對性的養分補充。
2.3對農業技術的相關工作進行優化
基層農藝技術包含了農作物種植的各個環節,還有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農作物種子的選擇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種植地區的天氣以及土壤環境等情況進行選擇,施肥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農作物在不同生長環節的需求來進行,過少的話不能達到農作物需要,過多的話可能就會使農作物出現燒苗的現象,還要注意化肥和有機肥合理搭配。病蟲害的防治上盡量選擇物理和生物的方法,避免給環境造成過大的傷害。
2.4提升農藝技術工作效果
農業生產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種子的選擇、培育、種植、施肥、澆灌等環節,農作物想要健康生長,必須做好以上各個環節的工作。在選種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環境等方面因素;在施肥時,要以農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為農作物補充營養物質,在保證農作物質量的同時,減少對土壤營養結構的破壞;在種植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不同作物的特點,設置合適的種植間距;在病蟲害防治方面,要綜合采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面手段。以上各環節都是保證農產品健康生長的必要手段,也是農藝技術得以推廣和應用的必要途徑。
2.5制定健全的農藝技術服務系統
工作人員在進行基層農藝技術推廣與應用過程中,需關注農藝設備的正常運轉,制定農藝技術服務系統,中國農藝技術服務系統與國外相對比依舊存在差距,因此,需不斷優化與改善農藝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在進行農藝技術推廣應用的過程中,需不斷提高農藝技術服務意識,對農藝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全面規劃,然后進行詳細的布局,并分配專業技術員工來確保農藝技術推廣工作的正常執行。
2.6融合農藝技術與信息化網絡
伴隨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推廣農藝技術的過程之中,也應注重于應用信息化網絡,做到充分融合農藝技術與信息化網絡,這樣則利于實現農產品的科技化建設,也利于加快構建農業云平臺,從而保障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工作的高效性開展。而在利用此方法實施農藝技術的推廣之后,也便于基層群眾有效應用農藝技術開展相關的農業作業,如此則能夠提高我國農業產量,同時也能夠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應將融合農藝技術與信息化網絡作為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途徑之一
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全新階段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發展迅速,但農業仍然是我國支柱產業,要深入分析不同地區的差異性,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加強技術研發,合理應用農藝技術,讓相關人員充分意識到農藝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讓龍頭企業參與投資,為農藝技術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還需要全面提升農藝技術人員水平,不斷學習和研發新技術,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使農藝技術朝著機械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時錦.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探究[J].山西農經,2020(20):113-114.
[2]張金星,劉靖.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強化方法探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10):116-117.
[3]劉強.探究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及應用意義,強化對策[J].農家參謀,2020(15):85.
[4]馮中欽.加強基層農藝技術推廣和應用工作探討[J].自然科學,2016(07):279.
[5]李松婭.基層農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及強化方法[J].農家致富顧問,2018(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