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培養意識創新和科學頭腦的創新型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目標。這個目標如何才能實現,教師需要更新現有的教育觀念,不斷將自身素質提高,在教學中充分主導作用,把學生的主題地位落到實處,以此奠定學生發展的基礎。本文從學習方式、師生關系、情景創設、質疑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在物理課堂上培養學生質疑和創新的新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研究性學習;創新意識;質疑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探究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學科,具有鮮明的科學性。 從物理學科的實際來講,讓學生學會創造,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從新課程的內容上看,是要強調學生的討論活動,這也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質疑能力。 由此可見,新課程下更需要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沒有疑問,學生就沒有繼續探究的動力,就沒有創新的意識。
當前,日新月異發展的社會,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深刻影響,同時也帶來機遇和挑戰,這對中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就特別需要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不喜歡問問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出于愛面子的虛榮心理,總怕問錯了會引起同學甚至老師的譏笑,對質疑有后顧之憂;二是不知道怎么質疑,學生們只會直接的接受老師們傳授的知識,一般不去思考;三是在有些老師心中,總是認為自己傳授的知識是書本上來的,不會錯,他們不允許學生質疑,有的教師甚至怕被學生問住,下不了臺。 由此種種,老師可能就不喜歡那些“刨根問底”的學生。?長此下去,教師和學生們都形成了完全相信書本、迷信資料的思維定勢,不愿甚至不敢對覺得有疑問的問題提出質疑,這樣就制約了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給學生創造愉悅的、輕松的、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如果教師不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么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能帶來疲勞。??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讓學生處在相對輕松、真實的環境中,讓學生放松心情,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大膽的發表他們的見解,才會去探索。
1.聯系現實生活,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入熟悉的生活、生產的情景中,從學生們關心的話題入手,創設質疑的情境,進而提出問題。 這樣讓學生們認識學習物理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們感覺到學習物理有用。
問題情境創設在新舊知識的聯系中,可以巧設情景,讓學生們主動地探究學習,以期促進學生們對新知識的學習。?比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知識學習以后,拳擊比賽時,應該是不分勝負的,因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的,那為什么會有一方獲勝呢,這樣學生就有了質疑的精神。
二、建立“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中,我們缺乏鼓勵提問和質疑的獎勵措施,學生沒有質疑的動力,一旦沒有這種動力,學生就不會主動去質疑。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去構建自主的學習方式方法,教師對其評估,對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我們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
1.探究的過程要富有趣味性
好奇是學生的一種天性,學生們的好奇心一旦得到滿足,學生們就會有成就感。?所以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和探究的欲望就必須從教學的內容入手。?大量的實踐表明,那些源于生活的、有些在情理之中又有點超越常規的并且還有一定難度的內容,更加容易激起學生們的探究興趣。 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教具的制作活動,讓學生利用廢舊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些平行光源、潛水艇、潛望鏡、量筒、小天平、密度計等模型或儀器等;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提問的勇氣
弗雷曾經說過“教育必須在對話中進行”,教師和學生應雙方對等對話。??在教學中應該要盡力為學生創造真正自由學習的空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只有產生問題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探究欲望,進一步將學生學習的動機強化。在提出問題時,教師要認真的聆聽;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時,要及時給予表揚;?當學生提問的問題沒有價值時,要給予鼓勵,要讓學生感覺到教育的平等性,讓他們喜歡和和老師交流,從而將學生的自信心樹立起來,讓學生在提問中提升自己的水平,讓學生們養成善質疑、愛思考的良好習慣;?對教師而言,也要樹立教學相長的觀念,學生的“質疑”應該被鼓勵,培養敢于爭論的精神,充分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的積極性。
四、教師有效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質疑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是處于主體地位的,但從實際看來,學生不一定就能開展主體性學習,如果教師的引導缺乏,仍會導致有不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通過有效引導,使學生從模仿走向主動,一步一步進行科學的探究學習。??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謹慎、適時、有效、必要,讓學生從探究中真正的有所收獲。
每次開展活動時,教師要把做好心理準備放在首位,把自己和學生擺在同一位置上。讓學生在課堂上相互表達、相互合作與相互傾聽,教師要適時提供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積極思考的資料,通過適當的引導,引起學生相互質疑,提出對方的邏輯矛盾,從而使學生們各自的思路、想法明晰化,在反思中不斷的得到發展。??質疑的方法很多,如:反問法,即對教材中的內容不盲目輕信,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質疑;比較法,即抓住相關的概念之間、原理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或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行比較,來提出疑問。 ?這對于很少質疑的同學,教師們可以讓他們自己買一個專門記錄自己出現疑惑問題的本子。 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迫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多動腦筋,勤學多問。
在實際物理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們充分的質疑、解疑,體驗探究的過程,這樣會讓學生獲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才會讓他們更加有興趣探究世界的奧秘。
參考文獻:
[1]吳永熙 張德啟 《試論物理教育中的課題探究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3):50~53
[2]王幫山 《新課改下教育的創新》 陜西教育 2008,(7)
[3]儲文啟 《談物理概念難學的原因》連云港教育學院報 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