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俊慧
摘要:初中生處于物理啟蒙階段,其科學基礎薄弱,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更多困擾,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耐心。所以,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困境與需求,積極改進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參與物理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基于此,本文章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參與度;提高
引言
物理是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而學生能力的提高必須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引。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如今已經進入到了新課程改革時期,有著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指導,豐富的教育資源可應用,必須要以實際行動不負這天時地利的教育機會,發揮這份職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神,不斷創新出能夠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優化學生物理水平的有效教學方法,期望能夠取得初中物理課堂的精彩綻放。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對當前初中物理課堂在這一教育大背景下的教學現狀,通過深入到多地區學校物理課堂的具體教學過程以及綜合對多數物理任課老師的統計調查來看,我們清楚地發現:當下大多數物理任課老師還保持著傳統教學觀念,只將試卷所考知識在課堂上講授清楚,如何培育學生物理科學研究精神等,根本沒有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推行起來,就更別提帶動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了。除此之外,當下任課老師在推進核心素養下物理學科教學活動時,其不專業、不合適的教學安排更成為制約物理課堂教學效益提升的一大障礙因素。再加上物理學科本來就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對該部分知識學習低下的主動性更成為制約課堂教學效率優化的一大障礙因素。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
(一)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
教師在小組成員選擇和安排的時候,就應該要考慮到學生各方面的因素,組員能力分配要有層次,優缺點搭配也要合理,保證組內的配置能夠為小組合作服務。而且,在小組構建完成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到不同組員身上的優缺點,明白自己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地方,要強調在組內每個組員都是平等的,都有發表自己看法和建議的權利,要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組內互動交流中。教師還可以對組內成員的任務進行分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主要負責的事情。要加強組內聯系,不斷提高組內成員動手操作的能力,如果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意見不同的現象,要學會積極討論和分析。在實驗結束后,要對實驗數據進行核對,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要求組內成員對自己負責的部分都有較為系統的分析和總結。
(二)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學習壓強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小視頻,有兩個人看到河面結冰了,于是就跑到湖面上玩,第一個人在湖面上想要快速地奔跑到河對面,但是河面突然就破碎了,這個人馬上就掉到河里面,而另一個人看到第一個人掉到水里了以后立刻就趴在冰面上,慢慢地爬回岸邊。這樣的一個小視頻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在其中又蘊涵著非常豐富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看完視頻以后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什么在冰面站立跑步的人掉到了水里,而趴在冰面上的人卻可以回到地面上?”學生可以自由舉手,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討論結束以后,教師再為學生引出這個章節的知識。在學生學習完壓強的知識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到這個小視頻當中,對視頻當中的現象進行解析,很快就有學生說:“在地面上走路行走的人只有腳面接觸到了冰面,所以導致壓強非常大,而趴在地面上的人,由于是整個身體接觸到冰面,壓強相對來說會更小,所以沒有掉到河里面。”在趣味的教學當中,使學生可以對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就會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聯系社會生活
物理的很多規律和理論,是歷代研究者從生活現象和生活經驗中提煉出來的,而物理學在日漸成熟的同時,解決了很多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適當聯系社會生活,體現物理的重要價值,從而讓學生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物理的學習與探究中。如在學習滑輪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滑輪,可以找玩具車的輪子或者廢舊紙筒當作滑輪的輪子,再利用一些較為堅固的材料制作支架,再找一些棉線,兩頭系上重物,這樣一個簡易的滑輪就制作好了,通過在不同位置增加一些阻礙物來實驗幾組不同的滑輪,通過對比來得出哪一種滑輪的設計是合理、效率高的。
(四)創設直觀情境
作為信息化時代下從事初中物理教師這份職業的一員,要有對新鮮事物的充分了解,從而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媒介作用,應用直觀情境來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科的趣味性,以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構建精彩的初中物理課堂。以“凝華現象”為例,“凝華現象”是一種非常美麗、神奇、科幻的物理現象。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課件為初中生直觀展示現實生活中無法用肉眼親自看到的凝華現象以及凝華過程。如霧凇、霜花、窗花等。初中生能夠從這些現象中得出一個規律,水蒸氣的凝華現象需要借助物體才能夠發生。隨后,教師提出疑問,在沒有自然物體的情況下還能夠發生凝華現象嗎?根據剛才的探究結果,初中生很容易說“不”。教師這時要告訴初中生水蒸氣在空中不需要自然物體也能夠發生凝華現象,因為空氣中有灰塵,灰塵可以成為凝結核產生凝華現象,而形成“雪”。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思考學生愿意以及不愿意參與課堂學習的種種因素,然后據此調整教學方針,以迎合學生的需求和喜好,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同時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態度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董友文.探究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8):79.
[2]倪寶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啟迪與智慧(中),2020(01):62.
[3]趙惠琴.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新課程(下),2019(1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