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
摘要:有效的知識探究方式是讓學生自主、自覺地探究。而要想達到讓學生自主、自覺探究高中歷史知識的目的,就需要教師積極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中歷史課堂。通過構建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中歷史課堂,學生能夠在內在需求的驅動下加入到對歷史知識的主動探究、合作探究之中,進而在探索、發現、討論和思考中發展自身的歷史思維、提升自身的歷史學習能力、建立正確的歷史學習觀。這是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助力學生自我建設與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以學習者為中心;高中歷史課堂;構建;
引言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教師的訴求和追求,對于高中歷史教師而言,想要保障課堂教學較高效率,也同樣需要付出較多努力和辛勞。目前,許多歷史教師已經在通過各項行動來改善課堂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腳步依舊不能停下,還需再接再厲,才可保障學生學習與成長更符合預期設想。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沒有新的觀念,就不會有新的思路。在新時代,一個人思想的創新,往往是改革的開始。時代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想要培養出更多的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就必須轉變以往不符合需求的教學手段。所以時代在進步,歷史教育方法也要有所推進,不能只停留在古老的思想觀念上,應敢于推翻舊理念,結合時代需要與學生需求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而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雖然歷史教育是要教會學生如何了解歷史,但是讓學生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這就要在教育思想上更新理念。古往今來,思想都是不可限制的。古有“商鞅變法”,讓秦國擺脫了舊的思想。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創立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秦國經濟的繁榮。如今,高中歷史教育也需要廢除舊的教育理念,拋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體系,推動新的教育方法的實行,讓老師與同學之間可以沒有隔閡地溝通。只有讓學生的學習地位有所提升,才會使學生更有興趣了解歷史;只有讓學生在教育中感受到樂趣,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的歷史教育方式將會替代以往的歷史教育方式,從而形成全新的思想教育。這樣的教育改革,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有較好的幫助。讓學生看待事物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這樣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才是歷史教育所需求的“變法”。
二、開展互動教學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情況進行探究學習成為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例如,在進行“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一課的教學時,為了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我就將學生分成了若干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基礎單位進行本課知識的探究學習,讓他們對比前秦、隋唐以及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治及教化,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分析和討論,由此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中國古代歷史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會讓各小組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選出本小組最喜歡的歷史時期。之后,各小組輪流發言表述觀點,針對“哪個時期的法治及教化更好”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我會盡量將課堂主權交給學生,但我也會積極關注他們的狀態,并在必要時給予他們補充和輔助,由此來保證課堂分組討論的科學、有效。最后,我會布置“每個朝代的持續時間長短,與他們的法治和教化有沒有關系?請找出其中規律”的任務,讓學生可以借助任務的方向發現新的思考角度,并能夠在思考和分析過程中,更為全面、立體地了解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的原因,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歷史素養。
三、聯系學生生活,拓寬學生思維空間
教師要積極聯系學生生活開展歷史教學,以此可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習。例如,以《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為例,在進行教學之時,我先為學生展示了古代、現代交通以及通訊的圖片,以此對學生的視覺形成了強烈的沖擊,使學生對近現代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后,我讓學生聯系生活,說了說現代交通工具以及通訊工具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如利用網絡可以查閱更多的資料;利用手機可以隨時與他人進行交流;飛機、火車等可以方便人們的出行等等,以此比較自然地為學生引出了本節課的主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接著,我讓學生探究了以下問題:1.中國古代、近代、現代交通工具有哪些變化呢?2.近代交通工具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呢?并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以及自身實際,回答上述問題。在與學生互動之后,我對學生進行了小結,以此使學生牢牢掌握了“交通工具的進步”的有關知識。之后,我讓學生概述了通訊工具的變遷,并引導學生利用表格總結了電報和電話這兩種通訊方式的發展脈絡,以此使學生對通訊工具的變遷概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有條理地學習了教材當中的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實效。最后,我為學生出示了本節課內容的思維導圖,以此對學生進行了知識的總結,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訓練,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這樣,教師通過聯系學生生活開展歷史教學,促進了生活化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的構建,深化了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進程。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中歷史課堂,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是重點。只有當教師以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為出發點,融合多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時,學生才能真正的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李藝玲.基于生本理念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J].文理導航(上旬),2021(05):2.
[2]豆憲偉.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1):83-84.
[3]曾峰斌.關于高中歷史構建生本化課堂的思考[J].讀寫算,20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