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燕
摘要:在現如今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具有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已經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可以通過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用以提升本身的音樂知識儲量,與此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的提升,從而在人文精神上獲得長遠的發展。因此,初中音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教學與培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本文就是以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為出發點,并且提出了有助于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引言: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對初中的音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去積極的培養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美感,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因此,音樂老師要更主動的去幫助學生了解基礎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技巧,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表達能力等,從而來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要積極的去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觀開朗心態,促進學生良好發展。而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也是學生音樂教育的關鍵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影響。初中音樂教師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以及結合初中升的特點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過程進行完善,提升自身的教學效果。
一、對音樂教學的內容進行創新
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是其在課堂上教學的所依靠的材料,很多時候音樂教師往往會選擇課本了的內容為自身的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在很多時候學生在音樂課堂之上提升不起太大的興趣,音樂教師在所選用的教材可以適當的結合一些課本之外的內容來進行豐富來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在音樂的新課程標準改革中,將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的培養放在了第一位,這與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情操與審美目的相符合。在教學過程當中,選擇一首優秀的歌曲,從而使之更容易的與學生之間拉近距離,激發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為老師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提高良好的條件。所以,在初中音樂的欣賞課上,教師合理的選擇一些當下流行的且學生們喜歡的歌曲融入到自身的教學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 ? ? ? 例如,當對《中學時代》這個作品進行欣賞時,教師可以首先去讓學生去聽一下《同桌的你》這首歌曲,伴隨著音樂的旋律響起,學生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沉浸到了音樂的海洋當中,從而也便更容易的對學生進行教導,這時老師順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教學,便能很大程度的引起學生的反響以及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進一步對學生的音樂情感以及對音樂的欣賞能力進行培養。
二、要注重視覺與聽覺的相結合
在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單純的去讓學生聽音樂,要注重對學生視覺與聽覺的相結合。由于初中生年紀較小,缺乏豐富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涵養,因此在對其進行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過程當中,可以不只局限于音頻,也可以用視頻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在過去的音樂課堂之上,很多教師只是單純的利用教材課本之上的教材,讓學生對著教材上的音頻來學習音樂,從而在很大的程度一個安靜的環境以及很多教師認為對音樂的欣賞就是對音頻的欣賞,但是其忽略了初中生的實際情況。由于初中生受到年齡、知識水平等種種條件的限制,在對其進行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過程當中適當的進行一些音樂視頻的播放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注意力,從而在音樂課堂之上更加專注。在音樂的教學過程當,教師可以對音頻與視頻進行有效的結合也可以單獨的播放視頻,以此來提升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的去利用視頻來當音樂教學的背景并且用來烘托氣氛,例如在教師進行講解《歌唱祖國》這首歌曲時,可以利用視頻向學生展示祖國的大好風光并播放著音樂伴奏,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來進行對音樂的欣賞,以此來培養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一邊對視頻的賞析一邊欣賞音頻,選舉一段優美的音頻配合著視頻教師向學生講解其中的旋律、音調等,從而來配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于此同時,選擇一些精彩的視頻加上音頻還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增加學生對于音樂的熟悉度,幫助學生形成自身對音樂的觀點,隨之學生本身音樂的欣賞能力也會提升。因此,在初中的音樂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的對視聽進行結合,來培養學生欣賞能力。
三、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適當的進行故事的穿插
在初中音樂的欣賞課程當中,往往很多老師都會遇到學生對音樂不了解的情況,這便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介紹該音樂產生的背景,然后適當的進行故事的穿插,使學生在邊聽音樂的過程中邊聽故事,用故事對學生進行音樂方向的引導,從而來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進行很好的培養。這種用故事進行穿插的音樂教學方法比較適用于一一些內容比較單調或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音樂欣賞。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歌曲《黃河船夫曲》時,由于這首歌在時間上整體較長,需要學生認真的去學習,并且分析每段的特點,比如節奏、節拍、音調等,這其中過程是有點枯燥無味的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導致學生對音樂欣賞的效果不佳,不利于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進行故事的穿插便可以很大的提升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歌曲的開始之前可以先給學生介紹一下作曲者的背景等,然后再向學生介紹其名稱的具體內涵,給學生播放完之后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對這首歌曲的感悟,從而對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進行很好的培養。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去使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用以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等,就像老師在向學生講解《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時,可以用多媒體等展示出來當時的抗日背景,并且播放一些中華兒女英勇抗日的圖片用以渲染氣氛,以此來使學生更容易被感染,從而可以更好對作品進行欣賞。
四、總結
在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及時的結合本班實際情況的來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掌握初中學生的心理,創造出一套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冬梅.關于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4,(28).
[2]張雪梅.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