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要:語文學科的學習除知識的掌握之外,亦是具有較強的人文及工具性,課外閱讀更是學生需要形成的良好習慣,豐富知識領域的同時,滿足新課程的教育標準。大量閱讀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亦能夠使學生學習寫作技巧,有利于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基于此,教師需加強對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視,促使學生能夠在多樣的活動中不斷地提升閱讀積極性及閱讀能力,全面推進語文素養的發展與提高。
關鍵詞:課外閱讀;核心素養;思維創新
一、引言
閱讀在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在學生培養語感、提升閱讀興趣、增強文學素養等方面尤為突出。小學階段,是學生讀書的黃金階段。但是,在我們日常語文教學中,學校的閱讀調查中,我們都一再發現學生的語文素養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便是課外閱讀嚴重缺乏。現在的小學生雖然有很多課余時間,但教師和家長并沒有重視利用這些課余時間讓學生閱讀,因此浪費了很多課余時間。許多教師也沒有在學生閱讀時做出正確的指導再加上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學生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教科書的閱讀上,對課外文章所知甚少,導致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達不到標準。同時語文學習的枯燥也讓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
二、 在閱讀中注重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課外閱讀不僅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也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要讓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互促進,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要訓練和培養學生閱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以及進行多種閱讀方式的訓練。
我們應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良好閱讀習慣模式,探索多樣的讀書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 加強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策略
1、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愛玩,加上很多字不認識,所以還不能完全靠自己來閱讀,更側重于老師進行講課,這樣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須要改變教學方式,將側重點轉移到學生身上,讓學生們自主熱情地投入到閱讀中,從而起到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所以,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的語文知識面,而且還能開闊其眼界與視野。例如,老師可以選擇四大名著讓學生進行閱讀,《西游記》、《三國演義》都是最先被小學生選擇的。還可以選擇比如《中國神話故事》、《昆蟲記》、《海底兩萬里》,這些書籍都能提起小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持續課外閱讀的習慣。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是課外閱讀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愿意主動去閱讀與思考,這樣就能夠理解書籍想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可以更好地形成學生自己的理解思維。
2、 引導學生思維創新
在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之后,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思考和探究,思考可以從課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意圖入手,可以在咬文嚼字中探究,例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圍繞文中的重點句式對文章進行剖析。抓住動作詞語讓學生在朗讀、比較、討論中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只有在語文課堂上在會接觸到有關閱讀方面的知識和學習技巧,然而,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時間相比較整個語文課的時長,閱讀教學時間只占了很小的比重,這遠遠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關懷,為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應當通過建立閱讀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一個好的閱讀環境來讓學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內涵,課堂閱讀學習環境的布置和實施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從根本上體會到人文關懷的存在,教師應當在班級當中創建一個閱讀小天地,在小天地當中放置各種有利于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書籍,書籍可以選擇各類名人故事,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到名人傳記當中蘊藏的人文精神,通過建立有利于學生閱讀提高的環境,來使學生從閱讀當中體會到人文關懷,學習人文精神有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成才。
3、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閱讀方面,農村的學生在思想意識上沒有太多的重視程度,也因為家庭和環境的一些影響,沒有濃厚的讀書氣氛,所以也導致學生在平時的空余時間中沒有將閱讀作為自己主要的活動,他們在思想上也不會將閱讀這一項活動作為提高能力的措施,這也會直接導致學生沒有太多的激情去支持他們進行閱讀,而且也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地提高產生抑制。沒有氣氛或者是讀書氛圍地烘托,他們也不會在平時的空閑時間中拿出一本書來進行閱讀。創設情境是為了讓學生有一種更好的讀書氛圍進行烘托,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支持下,更好地沉下心來進行閱讀。也是為了讓學生在一種新穎的情境下促進自身讀書興趣地提高,從而讓整個讀書的環節都變得有趣和輕松愉快。讓閱讀能夠變得不僅僅是語文學習中的一項任務,更是學生在閑暇時候能夠提升自己能力和豐富自己空間的一種良好舉措。
4、注重課外閱讀的內容選擇
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了一些沒有營養的書籍,這樣會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好處,那么就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分析,為學生挑選良好的課外閱讀書籍。例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課外書籍選擇,有一些學生喜歡冒險,喜歡一些奇妙的故事,這樣老師就可以為這些學生選擇《格列佛游記》,《魯濱遜漂流記》等等,這些書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冒險心理,從而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到驚喜,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對文學世界的熱愛。
三、結束語
知識經濟時代下,學校與教師應該更加重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閱讀課堂需要提升吸引力,通過小學生的好奇心做到閱讀課題的合理引入;并且在課堂中鼓勵學生誦讀感悟,對文章擁有自己的見解;同時還需要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閱讀主題;最后就是要引導學生做好閱讀與協作的合理結合,通過課堂隨筆寫作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的閱讀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教師與家長的熱切期望。
參考文獻:
[1]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孫思雨.國內關于核心素養研究的文獻綜述[J]. 基礎教育研究,2016(17).
[3]劉濯源.聚焦核心素養發展終身學習動力[J]. 江蘇教育,2015(9).
注:本文是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JJS2021-47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