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蓮



摘要:生涯發展既是一個自我不斷實現的歷程,也是一個自我不斷追尋的旅程。初中階段,學生面臨中考,這是人生中第一次關鍵性生涯選擇與決策。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性和生涯發展特點,在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建構初中生涯教育的內容,將整體內容構建為三大主題、12個生涯模塊和生涯教育26個敘事心理學視角板塊。
關鍵詞:生涯教育;內容建構;敘事心理學;初中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2-0053-03
生涯是指人生整體的發展歷程,是個體完整生活的發展歷程。生涯教育“是全民的教育,這種教育同時具備學術及職業功能,升學及就業準備,它強調在傳統的普通教育中建立起職業價值,其目標是使個人能夠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是為個人將來經濟獨立、自我實現及敬業樂群生涯的準備,使每位學生能享受成功及美滿的生涯”。
敘事心理學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心理學界提出的。1986年,敘事心理學作為一個正式的領域,開始從心理學家族中獨立出來。敘事心理學的目標是理解,理解人的行為,理解每個人的生命故事。敘事心理學強調“自我是一種過程”,這與“生涯發展既是一個自我不斷實現的歷程,亦是一個自我不斷追尋的旅程”的理念很契合。
根據生涯發展理論,中小學階段正處于生涯探索期,這是生涯發展早期階段,也是生涯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發展得順利與否,影響到人的一生。因此,在中小學實施生涯教育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初中階段,學生面臨中考,這是人生中第一次關鍵性生涯選擇與決策。同時,初中生自我意識增強,開始對人的內部世界、心理品質發生興趣,開始要求了解別人和自己的個性特點,適合以生活為本位的教育模式。因此,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性和生涯發展特點,在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建構初中生涯教育的內容切實可行。
一、初中生涯教育整體內容的構建
構建初中生涯教育整體內容應按照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按照生涯發展教育與教育改革的要求來設置初中生涯教育的總體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生涯覺察、生涯探索和生涯規劃。
第二,結合初中生涯教育的需求,來構建初中生涯教育內容體系的具體生涯模塊和教育板塊。那么如何具體實施呢?
對初中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你希望初中生涯教育有哪些方面的內容”的統計數據顯示,初中教師最關注的初中生涯教育內容依次是個人興趣探索、個人能力探索、個人價值觀探索、抗挫折、個人性格探索、目標制定、時間管理、學習方法和生涯決策。
對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你希望初中生涯教育有哪些方面的內容”的統計數據顯示,初中生最關注的初中生涯教育內容依次是個人興趣探索、個人能力探索、學習方法、個人價值觀探索、時間管理、個人性格探索、目標制定、抗挫折和生涯決策。
結合上述調查結果來構建初中生涯教育內容體系的12個生涯模塊和26個生涯教育板塊。詳見表1。
第三,應整合初中生核心素養與生涯規劃能力的內容,以及初中生的現實生活、心理特點,來構建初中生涯教育完整的內容體系。基于敘事心理學的視角,具體構建內容如表1。
由此,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整體內容構建完成。其整體內容分為三大主題、12個生涯模塊和生涯教育26個敘事心理學視角板塊。
二、不同年級生涯教育內容的組建
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年級內容的組建,應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學業特點和生涯任務。
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是成熟性與幼稚性的統一,向上性與盲目性的統一和獨立性與依賴性開始統一。七年級學生的學業特點是學科增多,復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因此,七年級學生的生涯任務首先是盡快適應初中新的生活,對自我、同輩和周圍的環境、教學方法、生活的節奏都需要適應,緩解適應過程中的壓力,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基于此,構建敘事心理學視域下七年級生涯教育內容,如表2。
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是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伴有緊張、焦慮、自卑等心理;身心發展不平衡,導致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的出現,以及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不良行為。八年級學生的學業特點是出現分化:適應了初中生活,養成了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了有效的學習思維與方法的學生學業良好;反之,沒有適應初中生活,沒有養成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擁有有效的學習思維與方法的學生學業欠佳。八年級學生的生涯任務重點是處理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的沖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一種關于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么地位、將來準備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怎樣努力成為理想中的人等一連串的感覺。角色混亂是指無法正確認識自己、自己的職責、自己承擔的角色,主要表現為不能選擇生活角色。基于此,構建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八年級生涯教育內容,如表3。
九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心理發展迅速,開始趨向定型;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義識記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已達抽象、概括的水平;對立性獲得較大發展,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人感”更加明顯,自尊心大大增強。九年級學生的學業特點是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也相對穩定;面對和準備中考,充滿壓力和不安。九年級學生的生涯任務重點是升學考試和生涯規劃(選擇普高還是職高)。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升學緊迫感,應培養和發展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生涯規劃,做好心理素質與生涯能力的培養。基于此,構建敘事心理學視域下九年級生涯教育內容,如表4。
三、初中生涯教育板塊內容的建設
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板塊分為正規性、活動性和滲透性三種,正規性板塊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它是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主陣地;活動性板塊是指在校內或校外或校內外聯合進行的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綜合性活動;滲透性板塊主要是指在初中的語文、英語、歷史等學科教學中進行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后兩種是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板塊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靈活性、學科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難以統一。因此,著重對正規性生涯教育26個敘事心理學視角板塊內容進行了建設。
敘事心理學視域下正規性初中生涯教育板塊采用統一的體例,每個板塊由“生涯敘事”“生涯喚醒”“生涯見證”“生涯塑造”四個環節組成。“生涯敘事”環節主要是運用生涯人物的故事導入,既暖場又契合板塊內容;“生涯喚醒”環節主要是情境體驗,運用敘事心理學的對話、外化、改寫等技術尋求并喚醒潛在的積極生涯力量;“生涯見證”環節主要是界定儀式,展現生涯成長路上的困難與阻礙,向外探尋有利資源和支撐;“生涯塑造”主要是生涯規劃和生涯行動,主動積極塑造更好的自己和更美好的生涯。
目前,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正在實踐探索的路上,力求促使初中生找到自己的生涯重要問題——“我是怎樣的人”“我想做什么”“環境支持我做什么”“我對未來的自己和生活的期待是怎樣的”的個性化答案,并運用生涯知識與能力擁有幸福,勇往向前,創造未來。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懷特.敘事療法實踐地圖(修訂版)[M].李明,等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9.
[2]WinsladeJM.學校里的敘事治療[M].曾立芳,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8.
[3]蔣薇美.中學生心理課生涯發展[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編輯/張國憲 終校/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