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瓊

摘要:目的 探究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 2019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常規管理視對照組,2020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規范化管理視觀察組,每組各選醫療器械200例。對比兩組差錯事件發生率、管理滿意度以及管理質量。結果 觀察組差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觀察組管理滿意度為75.00%(24/32)、93.75%(30/3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2=4.267,P=0.039);觀察組管理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中,應用規范化管理,具有確切效果,有效降低差錯事件發生率,提高管理滿意度和管理質量,推薦使用。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規范化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消毒供應室為醫院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負責醫療器械的清潔消毒以及供應等工作,其工作質量不僅影響醫院診療工作的開展,而且還對患者病情恢復造成影響[1-2]。鄧潤群[3]表示,消毒供應室內醫療器械種類、數量繁多,工作量較大,若在工作出現疏漏,會增加臨床感染風險。因此,加強管理力度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具有明確價值。基于此,本文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消毒供應室分別開展常規管理、規范化管理,力在探究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中應用價值。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為研究背景時間,2019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常規管理視對照組,2020年1月至12月消毒供應室規范化管理視觀察組,每組各選醫療器械200例。在研究期間,消毒供應室無人員流動。共計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21例,全部為女性;年齡最小25歲,最大50歲,平均(36.3±2.18)歲;其中大專5(23.8%)例,中專5(23.8%)例;高中7(33.3%)例,初中4(19.0%)例,工齡最短1年,最長25年,平均(9.28±0.57)年。21例工作人員均接受專業培訓,而且培訓后接受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參與研究。納入標準:均為我院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工齡≥2年;依從性、配合度較高。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管理。嚴格按照醫院、消毒供應室要求進行醫療器械的清潔、消毒和供應等工作。
觀察組規范化管理。⑴組建質控小組,加大監督力度: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其消毒隔離和安全防范意識。定期組織學習工作制度、流程等。同時,分工明確,要求相互配合,定期檢查各環節護理質量、消毒程序以及消毒后指標等內容。不定期抽查管理情況,及時指出并改正不合理現象。組長定期總結,加強溝通學習,及時發現和改進工作不足與弊端,提高工作質量的同時,提高自身素質。⑵規范消毒滅菌流程:回收、消毒器械時,要求按標準進行物品分類,按規定清潔和消毒,消毒后及時打包封裝,并且合理擺放手術器械。同時,對器械數目、清潔度、干燥度等予以嚴格分析,表明其滅菌、有效使用時間。及時回收、處理不達標的器械。⑶規范發放流程:嚴格遵守發放、查對制度,物品分類按標識及滅菌失效期先后順序放置,以保證工作質量。分開回收、發放車輛,并做好與相應科室的交接工作,保證器械發放質量。⑷環境管理:實施區域劃分管理,分為工作區、輔助區、污染區、清潔區等區域,實行5S管理,每個區域都有責任人,質控員不定期進行檢查,對在檢查中存在問題的及時反饋給責任者并要求限期整改。⑸強化安全意識:對設備做好每天、每周、每月的保養工作,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安全防護知識的學習,工作中做好標準預防。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差錯事件發生率(手衛生不合格、消毒液濃度不合格、清洗滅菌不合格、物品擺放不正確)、管理滿意度(自擬量表評定,總分100分,分為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不滿意:0-59分,管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管理質量(包括消毒滅菌能力、工作責任意識、預防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各項滿分10分,分數高,管理質量高)。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SPSS25.0,管理質量等計量()、差錯事件發生率、管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予以t檢驗、2檢驗;0.05為比較參數,當組間數據對比小于0.05,即:P<0.05,表明數據有差異。
2結果
2.1兩組差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差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管理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觀察組管理滿意度為75.00%(24/32)、93.75%(30/3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2=4.267,P=0.039),見表2。
2.3兩組管理質量的比較
觀察組管理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消毒供應室為醫院重點科室之一,主要負責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工作,其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對醫院工作開展情況產生直接影響[4]。醫院內每日收治患者不計其數,而且病情種類多樣復雜。為了降低交叉感染概率、保證患者、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必須保證醫療器械的清潔、消毒、滅菌質量。在疾病治療中,所使用的棉簽、紗布、器械等應均保持無菌化操作,故需要予以消毒,確保無菌,確保診療工作的順利進行。消毒供應室主要是對醫院全部的污染醫療器械等進行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滅菌、儲存,然后將其發放給相應科室。因此,消毒供應室要求工作人員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心,保證器械的清潔、消毒、滅菌質量,保證臨床診療工作順利進行[5]。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差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93.75%(30/32))高于管理滿意度對照組(75.00%(24/32))(2=4.267,P=0.039)。由此可見,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中應用,具有降低差錯事件發生率,提高管理滿意度的效果。分析其原因:規劃化管理準許“細節決定成敗”原理,從細節著手,對常見的、高危的風險實施預防措施,這對管理質量的提升具有確切價值。目前,隨著患者對醫療服務要求的提升,臨床學者對臨床護理措施展開多樣性的研究,隨著各類護理措施的出現,護理服務質量愈發增多。由于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與臨床科室工作質量存在密切相關性。因此,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保證管理細節,具有明確價值。本組研究對消毒供應室實施規劃化管理,通過成立質控小組,保證消毒供應室監管質量,嚴格把控管理流程與質量,同時檢查室內空氣、物品表面情況。同時,合理分化不同器械,保證管理質量。而且嚴格遵守器械發放制度,及時消毒和監測空氣,定點放置器械等,有助于管理質量的提升。而且在對器械進行包裝時,器械檢查細致認真,保證種類、數量。護士長不定期抽查工作質量,確保無菌物品發放質量。通過對管理機制和流程的優化和改善,消毒供應室的管理質量明顯提高,故:觀察組管理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中,應用規范化管理,具有確切效果,有效降低差錯事件發生率,提高管理滿意度和管理質量,推薦使用。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探究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的其他作用以及為臨床提供更豐富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李雄英,黨生花.風險管理用于消毒供應室工作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0):126-129.
[2]熊愉梅.細節管理對消毒供應室管理質量及器械處理狀況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1,34(11):64-65.
[3]鄧潤群,陸乾輝,曾澤勇,等.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8,8(07):186-188.
[4]單秀華.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3):160.
[5]郭小麗,王斌.規范化管理在消毒供應室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