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諧高效的課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體育課是以體育鍛煉為主要手段,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其價值在于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改;運動興趣教學;實施策略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中,要努力改變學科化現象,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空間,讓學生自由飛翔,健康成長。針對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提出建立高效體育課堂。接下來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打造和諧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體育課中引入游戲,提高體育課的趣味性
游戲作為一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形式,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將其融入體育教學中,不僅符合小學生積極、有趣的性格特點,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相互理解、團結友愛的能力。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熟練掌握將游戲融入體育教學的各種方法,并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特點,科學合理地運用,使我們的小學學校體育課堂生動有趣,激發小學生致力于體育鍛煉。例如,在運動熱身活動開始時,大多數教師采用慢跑和活動關節。這種方法單調乏味,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達到為課堂教學活動打好基礎的效果。因此,在這個環節,我們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追逐、交換接力、找同伴等,不僅可以激活學生的筋骨,還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有利于提高體育水平質量。
2.選擇容易組合的運動裝備,增加游戲的挑戰
通過收集相關資料發現,在戶外運動和自主選擇運動器材的游戲中,獨立、單一的運動器材在開始使用時會引起小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但在半小時之后,小學生注意力開始走神,對運動的興趣更集中在器材的形狀和對器材的熟悉程度。因此,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逐漸下降的原因有:一是通過單一的運動器材重復基本的機械動作;二是教材設置過于簡單,缺乏新意,操作方式單一,僅限于一種技能的實踐。不能滿足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需要,不符合小學生的特點;第三,小學生注重形象的具體思維,單一的基本動作練習缺乏游戲性、情境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特點,不能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小學生思維方式脫節的游戲,勢必讓小學生覺得無聊。
二、淺談在小學體育課改中運動興趣教學的實施策略
1.巧妙設置班級介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介紹對于一堂好課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一個班級的教學效率。好的課堂介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相反,如果把這個環節設計得死板乏味,就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必須巧妙設計課堂介紹環節,以增強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需求和探索欲望,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果。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例如,在教學生扔實心球時,我們可以在課程開始時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和父母一起看電影《長津湖》的時候,你們看到解放軍大叔了嗎?扔手榴彈?如果有,你注意到他們的投擲動作了嗎?另外,你平時很喜歡折紙飛機,那么如何設計一架紙飛機飛得又高又遠呢?介紹完本課程的主題后,學生也可以充分投入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獲得良好的體育學習效果。
2.引入游戲,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
游戲是愛好教學方法的重要催化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地引入游戲,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籃球投籃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籃球接力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比賽中,加強學生與學生、師生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體育課上設計競賽項目。小學生競爭心理強烈,競爭模式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和學習。
3.基于個性實施個性化運動
個性化發展是素質教育模式下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興趣教學。例如,一些學生對籃球感興趣。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將籃球專項訓練作為課堂項目。學生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同時,為了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男女體質的差異、興趣的差異、體質的差異。 在設置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這些差異,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4.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保持興趣
在教學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無論一開始多么吸引人,最終都會讓學生失去興趣。例如,在耐力跑的教學中,如果學生經常單調地在操場上跑步,經過多次鍛煉,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對耐力跑失去興趣。但是,在耐力跑教學中,通過越野跑、交替步行和跑步等方式,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對耐力跑的厭倦感,還可以增加學生對耐力跑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要簡潔,語言要簡潔,發音要清楚,聲音要響亮,尊重理解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通過創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情境,可以進一步保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校體育是快樂體育的基礎,體育興趣和體育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我們都非常重視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學生才能自覺、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運動技能,為今后的體育發展和體育運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珊珊. 淺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 . 學周刊, 2011(08) :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