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紅平 鄭漢年
摘要:家庭時學生主要的生活場所,也是學生形成自我意識和個性品質的背景,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態度等都會直接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發展。本文將探討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提出家庭教育的提升策略,希望能夠為學生家長帶來啟示,促進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影響;策略
一、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家長關愛的缺失將影響到學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學習上的壓力將不斷加大,他們不僅要在學業上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還要處理好在校期間的人際關系等問題,進而會增加學生心理上的緊張程度。在此階段,他們更加希望能夠在家庭中得到父母的理解,在情感上得到溫暖,希望能夠獲得一份安全感。然而,在許多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與學生交流的時間較少,忽視學生的內心感受,會讓學生內心產生失落和心理上的失衡,造成學生在人機交往中的敏感和緊張,適應性較弱,影響到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形成,從而導致學生人格上的缺陷,甚至會出現緊張和強迫等心理健康問題。
(二)家長的責罰會影響到學生獨立性和的發展
首先,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不當,常常以簡單、粗暴的懲罰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種極端的方式很容易給學生的心理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學生長期處在嚴厲的家庭教育中,他們會在內心深處形成陰影,這種陰影不但將會壓制學生的社會行為,還很容易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對自己的外部行為表現的不自信,進而影響到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其次,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很容易造成學生認知的扭曲,從一個經常受到懲罰者變成懲罰他人者,會用同樣的方式宣泄自己,攻擊他人,進而讓學生形成具有攻擊性特點的性格,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三)家長的過度保護將會影響到學生策自主、勇敢精神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學生的態度對學生的心理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在生活對學生過度干涉和過度保護很容易導致學生內心對父母產生過度依賴,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表現出焦慮和退縮的心理和行為,影響到學生自主性和勇敢精神的形成。而當學生進入到叛逆期,還會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擺脫束縛的心理,將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歸咎于父母,造成心理偏執、情緒不穩定等心理問題。
二、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家長自身的基本教育素養
家長與孩子從小接觸,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對象,性格暴躁的家長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恐懼,導致學生的性格走向極端,形成怯懦而暴躁的個性;而對學生疏于管理的家長很容易培養出學生自由散漫的作風。因此,家長要充分重視自身對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影響,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的基本教育素質,在孩子面前展示出自身積極、健康的一面,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讓學生以家長為榮,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不僅是依賴于血緣關系來維系的,還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間具有更多的情感溝通和價值觀交流。家長需要給予孩子生活、學習等方面更多的關注,讓學生感覺到家長及時自己尊敬的長輩,又是生活和學習中的陪伴者,是自己成長中的導師,從而,建立其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樣才能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積極影響,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三)優化家庭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
1. 慎用懲罰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采用的教育方式缺乏科學性,他們依然偏執的認為“嚴是愛,松是害”,對學生出現的失范行為采用漸漸粗暴的手段和方式進行教育,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尤其對于叛逆性格較強的孩子,很容易將無意中的過失變成有意識的極端行為。因此,家長需要慎重采用懲罰手段,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以說服教育、心理疏導為主,從而提升家庭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2. 融入賞識教育方式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融入賞識教育。家長對學生的責罰和打擊,只能讓孩子性格更加怯懦,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家長需要轉變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善于觀察孩子的行為,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有他們更多的肯定,在對他們良好的行為進行贊揚和鼓勵的同時,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性別、年齡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育特點。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比如:對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家長需要在對孩子批評教育時,盡量做到婉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而對于性格外向的孩子,家長可以采用比較直接的方式,指出孩子行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而避免家庭教育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結束語:
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家長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質,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優化家庭教育方式,給予孩子更多的贊賞,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從而提升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齊原. 家庭教育環境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 2012(06):46-47.
[2]胡立平. 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 教育革新, 2007, 000(00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