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霞 蘇琳
摘要:目的:研究在護理晚期卵巢癌患者期間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接診的晚期卵巢癌患者74例(2020.03-2021.03),分組方式為抽簽分組,每組各37例,觀察組、對照組分別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與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結果:相較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心理質量、生理質量、環境領域、獨立性),觀察組更高(P<0.05)。干預后,兩組心理狀態改善明顯,兩組相比,觀察組SDS、SAS評分更低(P<0.05)。結論:于晚期卵巢癌患者護理期間,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效果理想,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推廣可行性較高。
關鍵詞:對癥支持護理干預;晚期卵巢癌;應用效果
卵巢癌一種婦科惡性腫瘤,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該病發病至晚期無法治愈,但給予晚期卵巢癌患者有效的治療、護理干預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并提升患者生存質量[1]。本次研究對晚期卵巢癌患者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的效果做對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接診的晚期卵巢癌患者74例(2020.03-2021.03),分組方式為抽簽分組,每組各37例。對照組男:女為20:17,年齡范圍30-63(46.19±3.46)歲。觀察組男:女為21:16,年齡范圍31-62(46.35±3.28)歲。兩組一般資料基本相同(P>0.05),可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常規護理,包含用藥指導、監測患者病情等。
1.2.2觀察組
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癌性疲勞護理:若患者治療期間感覺疲勞,護理人員要教授患者快速睡眠方法,幫助患者制定作息計劃,患者休息前,指導患者食用可緩解精神壓力的食物,如小米粥、牛奶等,并為患者講述疲勞感產生的原因,必要時可為患者提供治療支持。(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以評估結果為依據,針對性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待患者情緒穩定后,護理人員可適當為患者講述如何正確面對死亡,叮囑患者珍惜每一天。(3)癌痛護理:對于癌痛明顯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依據患者疼痛程度給予相應護理措施。對于疼痛程度較輕者,護理人員可采取交談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也可指導患者食用山楂、酸奶等可減輕疼痛的食物;對于痛感明顯者,可遵醫囑給予患者鎮痛藥物。
1.3觀察指標
(1)利用WHO生存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展開評估,包含心理質量、生理質量、環境領域、獨立性4個維度,分值正相關于患者生存質量。
(2)運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展開評估,分值越低,患者心理狀態越佳。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4.0統計分析,P<0.05說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相較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心理質量、生理質量、環境領域、獨立性),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
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態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心理狀態改善明顯,兩組相比,觀察組SDS、SAS評分更低(P<0.05)。見表2。
3討論
卵巢癌是女性惡性腫瘤的一種,該病發病率較高,臨床最為常見上皮細胞癌變。部分研究指出,卵巢癌患者初次診斷良性者低于30%,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發生癌細胞轉移[2]。晚期卵巢癌患者無法治愈,受病痛及長期治療的影響,患者極易產生多種不良情緒,如抑郁、焦躁等,甚至會產生輕生的想法[3]。而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護理干預可幫助幫患者疏導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因此,給予患者對癥支持護理干預十分必要[4]。
本次研究顯示,相比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表明對晚期卵巢癌患者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干預后,兩組SDS、SAS評分下降,觀察組評分更低(P<0.05),表明對晚期卵巢癌患者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程度。
綜上所述,在晚期卵巢癌患者護理中,應用對癥支持護理干預發揮理想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蔡會英.對癥支持護理對晚期卵巢癌患者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7):3928-3929.
[2]薛丹陽,劉峰.對癥支持護理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03):196-198.
[3]楊德瓊.對癥支持護理對晚期卵巢癌患者負性情緒、生存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147-148.
[4]靳海靜,宋保梅.對癥支持護理對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S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