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穩

摘要:目的此次課題主要針對抑郁障礙患者采取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分析。方法:選取了近1年左右時間內到我院接受治療的抑郁障礙的患者作為本次課題所研究的樣本,從中抽取樣本量為90例,對這90例抑郁障礙患者以隨機分組法分成兩個組別,其中一組僅采取常規的西藥進行治療,并將該組設定為常規組,該組有45例抑郁障礙患者,另外一組則在常規西藥基礎上,加以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進行治療,將這組設定為研究組,該組同樣有45例患者;之后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統計評估。結果:針對實驗研究期間所得數據進行評比,可以掌握到經過治療后,兩組心理狀態調查分析,研究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要更高(P<0.05)。結論:對抑郁障礙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的過程中,加以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進行治療干預后,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其安全性較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十分顯著,因此值得進一步臨床觀察并推廣應用,同時對于后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抑郁障礙;效果;心理狀態
抑郁障礙屬于一種極為常見的精神類病癥,近幾年來其發病概率呈逐漸增長的趨勢發展。在臨床上常采用一些三環類的西藥進行治療,但由于患者的病程比較長,長期服用西藥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副作用,患者不適合長期服用西藥來進行治療[1]。中藥在治療抑郁障礙中有獨到的優勢,所以本次課題在研究的過程中,選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療的抑郁障礙患者(90例)作為樣本進行研究,探討其采取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課題研究的樣本來源區間為2019年1月-2020年4月,研究樣本選取這段時間內到我院接受診治的抑郁障礙患者,共90例并均分成兩個組,一組研究組:45例,男女比例為27:18,該組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20歲,年齡均值在43歲左右;另一組為常規組:45例,男女比例25:20,該組患者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74歲,年齡均值在42歲左右;所有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對比數據無差異性(P>0.05),可以納入對比分析。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課題研究且簽署知情的意向書,排除治療依從性差、有明顯的自殺傾向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療后,均接受1周的藥物洗脫處理,這樣可以避免原來的抗抑郁藥物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在一周之后,對于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其中常規組接受常規西藥治療,研究組在其基礎上加以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實施治療。具體用藥方式如下:
常規組:服用鹽酸帕羅西汀片,初始用藥劑量為20mg/d,之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調整用藥劑量。
研究組在其基礎上加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治療:該湯藥的主要藥物為包括生牡蠣與生龍骨各30g,大黃和醋柴胡各10g,合歡皮、茯苓以及首烏藤各12g,甘夏、黃芩以及法半夏各6g。之后根據患者的 實際病癥進行藥物的加減,針對頭暈的患者,在主藥方中加入鉤藤10g和珍珠母15g;針對失眠且心慌的患者,加入百合10g,棗仁15g,之后將所有藥材一并加入清水進行煎煮,然后取藥汁400mL,讓患者分早晚來服用。
1.3評價標準
本課題主要觀察指標為心理情緒。
以SAS評分表與SDS評分表,分析所有患者經不同方式的護理之后其精神狀態情況。這兩評分表的分數范圍均在30-50分之間,分數高者,代表患者精神狀態越不佳。
1.4統計學分析方法
在進入到數據分析環節之后,研究人員使用醫院專用的SPSS 20.0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評估,本文研究中所示的指標數值主要包括為計量資料,并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在分析兩組是否有差異存在時,主要依賴于P值,臨界值為0.05,P<0.05表示兩者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組間心理狀態調查評估,見表1
3、討論
中醫認為,抑郁障礙的發病可能與患者腦神功能異常有直接關系,臨床表現主要為氣血陰陽失調、氣機不暢,從而導致患者的情緒低沉。對于抑郁障礙,采取中醫治療有顯著的獨特之處,可通過對患者機體的整體調整,來改善患者的臟腑功能[2]。本次研究將常規西藥用藥治療與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聯合治療方案形成對照,對照結果中,經過治療后,研究組的心理狀態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抑郁障礙的患者來說,在常規西藥的基礎上加以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有顯著的改善情況。
參考文獻:
[1] 林禹舜, 王麗彥, 張兆元.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聯合帕羅西汀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9, v.34(07):500-503.
[2] 苗斌, 王清賢, 張麗敏.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配合五行音樂療法治療腫瘤后輕,中度抑郁的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 2020, v.17;No.544(14):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