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松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從中北學院歷年的招生情況來看,動畫專業的新生入學前幾乎沒有接觸過Maya、3ds Max、Zbrsuh 等三維軟件,整體來看,學生的基礎較差。從每年動畫專業的二維三維分科方向來看,學習三維動畫方向的學生較少,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一個標準班的40 個學生中,每年只有不到1/4 的學生選擇三維動畫方向。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來看,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主動學習意識不強。
在三維動畫課程中,對三維軟件的學習占主要部分,軟件中設置窗口眾多,知識點復雜,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在掌握基礎菜單命令后,還得不斷學習,加強應用,課程學習難度較大。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加,逐漸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慢慢喪失學習的信心,在結課創作中只能勉強按照教師課堂教授的案例“照葫蘆畫瓢”,毫無創新和創意可言。
許多學生認為,在課堂上聽懂了就行了,從來不在課后加強練習和拓展應用。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平時的課后練習鞏固,何來靈活應用和創新?學生的這種忽視課后練習的實際情況,也是目前我院學生學習三維動畫課程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導致他們對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
我院從開設動畫專業到現在,三維動畫課程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以Maya 課程為例,教師通常先借助多媒體課件或教案逐一講解Maya 軟件的基礎命令及相關操作,然后演示這些工具和命令的操作方法,接下來就讓學生上機實踐操作和輔導。在課程教學結束后,學生在創作時只記得部分命令及工具的用法,如果稍加變化就束手無策,不會實際應用。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與學生本身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進。
在教學周期上,我院對三維動畫課程的安排也不合理。筆者經歷了三次學院的教學培養方案修訂,每次修訂,動畫課程的周期課時并沒有增加,反而是一縮再縮,這樣的課時安排很不合理,也不科學。根據三維課程的特點,想讓學生在短期內掌握一個全新的軟件或技能是不可能的,學習需要時間,是一個長期積累和不斷練習的過程[1]。這種短周期的教學安排,對學生來說連軟件的基礎知識都無法掌握,更別說靈活運用了;對教師來說,會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忽視學生學習的效果,導致掉隊的學生越來越多,因此導致教學效果低下。
雖然目前我校與多個動畫制作企業和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但這種合作不夠深入,互動較差。學生缺乏做實際項目的機會,對實際的三維動畫制作流程一知半解,做出來的作品簡單、粗糙。這樣的動畫技術與市場的需求相差甚遠。以“次時代角色制作”這門課來說,教師大多是將基礎的模型、材質、燈光、動畫及渲染講一遍,而對新的次時代制作流程、多軟件制作及高效的插件制作等這些知識涉及甚少,導致學生直到畢業也只能做一些簡單的角色,對高品質的次時代模型則無從下手。這與市場上對次時代美型師的要求脫節,學生憑借學校所學的動畫知識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結合三維動畫課程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教師要告訴學生,不要把三維動畫課程看成學習的負擔,應以玩游戲的心態來學,在學中玩,玩中學,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三維人物頭像建模教學中,筆者會讓學生互相拍下同學的照片,將其導入專業的人頭建模軟件中,完成后與真人做比較,有的作品比較唯美,有的作品有點像外星人,通過調整還可以看到學生小時候或年老的樣子,形態各異,其樂無窮。另外,Zbrsuh 中的移動筆刷可以將一個正常的角色變成任意生物,學生在這樣的練習中既緩解了學習的心理壓力,又樂在其中,大大提高了學習三維動畫課程的興趣。
隨著時代的發展,相關行業對三維動畫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三維動畫技能與行業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平時訓練太少,沒有項目制作的經歷和經驗,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課后輔導,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項目制作中。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一些三維項目的制作,如果沒有實際項目,也可以擬定項目,使學生熟悉三維項目的制作流程和規范。此外,學校要調整三維動畫課程的學習周期,筆者曾參與過其他高校的教學活動和培養方案的修訂,有些高校的三維動畫課程的教學周期就比較合理,如Maya 課程分兩個學期教授,一個學期學基礎,另一個學期學高級應用,之后還有一個短期的項目實踐或項目模擬環節,這也符合三維動畫課程的特點。
1.開展線下線上混合教學,搭建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
首先,在信息爆發的時代,三維動畫課程改革要借助信息化平臺和虛擬現實的新技術,通過線上的微課、慕課實施碎片化教學。教師可開展線下、線上混合教學,線下可以通過反轉課堂、頭腦風暴、項目驅動、分組合作等形式來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線上可以通過在線討論、問答互動、互相點評、知識點接龍等形式來幫助學生整理線上知識點,這也是對線下課程的一種補充[2]。
其次,搭建虛擬現實技術實驗室是非常有必要的。虛擬現實(VR)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為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提供了多樣的知識呈現形式,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練習的機會[3]。相比于傳統的教師在課堂上的空洞說教,這種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不受時空的限制,學生只要戴上VR 眼鏡,通過虛擬現實(VR)的三維呈現,就可以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清晰的了解,而且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推薦動畫資源網站,建立微信動畫互動群
筆者在教學之余,經常瀏覽一些動畫資源網站,如嗶哩嗶哩視頻網、CG 模型網、愛給網、Artstation 網站等,并將其中的資源推薦給學生。這既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擴展,還能使學生了解最新的動畫行業發展動態、新技術、新流程和新版軟件的功能。同時,學生可以將自己創作的較好的作品發布到Artstation 網站上,這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除了向學生推薦動畫資源網站,筆者還建立了三維動畫微信群,通過微信強大的互動功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微信的語音和視頻功能方便了學生在課余時間遇到技術難題時,直接尋求教師的幫助,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師生還可以通過微信的朋友圈發布自己最近的作品,相互關注和點贊,交流學習心得和制作方法。通過微信朋友圈,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態。
3.編寫教學講義,錄制課堂同步視頻
在三維動畫課程中,軟件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軟件課程邏輯性較強,設置窗口較多,步驟之間環環相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漏掉一步就無法繼續操作。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教學中一直堅持編寫教學講義、錄制課堂同步視頻。在上課前,筆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寫出軟件操作步驟,避免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因忘記操作步驟而無法繼續,為學生掃清學習障礙。在授課過程中,筆者錄制課堂同步視頻,讓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師講授的制作技巧和知識要點。同時,視頻的重播功能方便了學生學習,學生在課后可以從頭看,也可以跳轉到某個知識點看,這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文從三維動畫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入手,分析了三維動畫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和三維動畫課程的特點,從多方面驗證改革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表明,這些教學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是適合我校動畫專業教學的。當然,提高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效率的方法遠遠不止以上幾種,筆者將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研究,以提高我校三維動畫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