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軍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4)
人才是強軍興軍的關鍵所在,也是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制勝密碼。士官作為部隊各類信息化武器裝備的主要操作者、維護者,是部隊基層的骨干力量,是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重要力量支撐。[1]定向培養士官是軍隊士官人才的重要來源,如何切實提升定向培養士官勝任力的培養以更好地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是高職院校在定向培養士官培養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企業要想生產出優質的產品,首先必須有優質的原材料做基礎和前提。同樣的道理,學校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重要前提是必須有好的生源。高職院校要想培養出高質量的定向培養士官,也離不開優質生源這個前提。因此,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士官學員,高職院校也必須首先在源頭上把好關,采取積極措施,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激勵機制。通過大眾傳媒的宣傳、學生及家長的好評擴大招生宣傳,將本校定向培養士官的優勢及良好的軍隊職業前景更加完美地展現出來;同時要注意采取更多的激勵手段和優待措施,把品學兼優的生源吸引過來。其次,要做好咨詢服務,建立優質生源基地。招生服務人員必須注意耐心細致地做好咨詢服務,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前來咨詢的人員,用優質的服務展現學校的良好形象,增加學生的報考熱情;對于一些優質的生源基地,要主動出擊,加強聯系和對接培養,確保優質生源基地的鞏固。最后,要健全入學淘汰機制。學生招錄進來后,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符合要求,因此,既要在入學之初就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軍意愿、身心素質等方面進行排查,嚴格落實定向培養士官選取要求,切實把品學兼優的生源人才篩選出來、保留好,把不符合要求的淘汰出去,同時也要注意把有意愿加入定向培養士官的優質學生補充進來。
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以保障的關鍵所在。假如教學是一幕動人的舞臺劇,那么課堂教學自然就是展示表演的前臺,而課程建設則是做足準備的后臺。要想臺上表演獲得大家的高度認可,就必須把后臺的準備工作做足。高職院校的課程建設與高職定向培養士官的質量有著十分緊密地聯系。高職院校定向培養士官的相關課程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契合定向培養士官的實際和部隊需要,切實影響著定向培養士官的培養質量。高職定向培養士官是部隊士官人才的重要來源,依賴于地方院校與部隊的共同培養。高職院校要想確保定向培養士官教學質量的提高,就不能龜縮在自己的世界里閉門造車,而是必須主動加強與部隊的溝通協調,全面加強課程建設。具體來說,高職院校要走出校門,積極主動地與部隊對接,接受來自部隊和承訓機構的指導,同時也要前往部隊加強調研,更好地了解部隊的需求和方向,從而結合部隊、地方和學校三者要求做好頂層設計,安排和設置符合培養需求的有關課程。另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征得部隊及有關部門同意后,安排有關專業教師到部隊接受培訓,使教師的教學更貼近部隊實際。高職院校只有緊跟部隊需求,不斷修改和完善課程體系,方能培養出符合部隊需要的士官人才,否則,就會脫離現實,脫離部隊需求。
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教師。高職院校要培養出高素質的定向培養士官,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保障。俗話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瓷器燒制后質地脆硬,想在上面打眼鉆孔唯有金剛石鉆頭才可以。其實,人又何嘗不是這樣。高職院校要想讓定向培養士官練就精湛的技能,也需要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作保障。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首先,要選拔品行俱佳的各專業教師,摒棄一切有劣跡的教師,純化教師隊伍。其次,要加強教師隊伍的業務能力提升培訓,采取措施促進教師道德水平提升。羅馬建成非一日之功,教師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也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練就。高職院校領導班子要高度重視,主動邀請專家、學者來校開展相關的講座與培訓,或者派老師下到有關對口單位、訓練機構或部隊進行學習和鍛煉,并通過開展“教學能力”競賽、“傳幫帶”“集體研討”等活動,從而使教師能夠始終跟上時代步伐、緊貼部隊需求,方能在專業上引領定向培養士官練就出精湛的專業技能。最后,要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好的教師,不僅是能力強、專業硬,還必須人品行。高職定向培養士官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養成離不開道德高尚的教師指引。因此,高職院校要堅持立德樹人,抓好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風尚養成,使愛與責任兼具、能力與品行俱佳、具有大局觀念的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良好的組訓能力和過硬的軍事素質是高素質士官人才的必備條件。高職院校定向培養士官作為高素質士官人才的重要來源,也必須在組訓能力和軍事素質方面打牢基礎,以確保定向培養士官進入部隊后能更快地適應部隊任職崗位和部隊建設發展的需要。在這方面,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多年的士官培養經驗積累了比較成熟的做法,可供參考。一是聘請部隊經驗豐富的退役軍官和專業的體育教師分別擔任定向培養士官的教導員和體能訓練教師,并按照部隊要求,制定科學的組訓方案和體能訓練計劃,以確保定向培養士官組訓和軍事訓練的科學化、系統化和專業化。二是成立“模擬團”,按“團、營、連、排、班”架構對定向培養士官學員進行軍事化管理,高職院校通過考核選拔品學兼優的學員擔任“模擬團”的各級管理干部,組成骨干隊伍,每年定時對“模擬團”學生骨干進行強化培訓,另外每年暑假安排骨干到部隊采取夏令營的方式進一步提升骨干的能力素質,日常訓練管理體系則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確保定向培養士官學員的自我組訓和自我管理能力穩步提高。三是利用晨、晚兩操與軍事體育課,對定向培養士官進行嚴格的軍事體能與技能訓練,確保定向培養士官學員擁有良好的軍事素質。四是建立健全“學員訓練檔案”,把以往比較好的組訓和軍事訓練方法和做法記錄在案,供骨干借鑒和學習,并及時吸納好的經驗,使之成為促進定向培養士官學員科學組訓的“得力幫手”。
學風是學生成長的前提與基礎,也是衡量學生思想品質、學習態度與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優良的學風有助于保證學生圓滿完成學業,有助于教學質量的鞏固和提高,有助于良好校風的建立,是造就優秀人才的前提基礎,但優良學風的形成離不開完善的考評機制。完善的考評機制,能夠杜絕不學無術之徒,讓“混日子”者無所遁形,[2]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形成一種向上的學習氛圍。要培養高質量的定向培養士官學員,高職院校自然也必須把好考評關,以優良的學風做支撐。首先,要通過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團結活潑、健康向上的良好風尚,調動定向培養士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進定向培養士官學員的學習興趣。其次,要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管理,倡導和推進課外學習互助制度,加大學風建設的力度,給定向培養士官學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最后,要完善考評機制。嚴格定向培養士官學員考核標準,改變畢業前的“清考”制度,堅決落實好補考制度、留級制度和淘汰機制,確保每一個努力學習和勤奮鍛煉的定向培養士官學員都能夠順利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要嚴格篩查出成績不合格、體能不達標的士官學員,確保輸送到部隊的每一個學員都符合部隊要求。總之,要想培養出高質量的定向培養士官,高職院校就必須把好考評關,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定向培養士官學員達到勤學、樂學、會學的境界。
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練。[3]單單注重課堂教學的學校必定不可能是一所好學校,不可能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提升,因為它培養的并非全面發展的人。好的學校不是把教材變成學生的整個世界,不是要培養考試的機器,更不是要培養社會的移動書架,而是讓整個世界變成學生的教材。那么,高職院校要成為好的學校,培養出高質量的定向培養士官,就必須在注重課堂教學之余,注重組織和引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高職定向培養士官有著充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高職院校要組織定向培養士官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一是要放手讓士官學員積極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社團活動,增強他們的體質、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二是組織他們開展“有文化、有魅力,我是士官生”、開展“好習慣、好作風、好士官”等主題活動和座談會、征文比賽、軍事技能大比武等,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士官學員的學習興趣,促進士官學員的軍事素質、專業技能的提升;三是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戶外拓展心理輔導活動調動定向培養士官的訓練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消減他們的負面情緒,培養他們的愛國愛軍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在放手發動定向培養士官開展活動的同時要注意更新觀念、加強指導,防止出現創新不足、疲于應付或流于形式的問題,要給予必要的支持。
俗話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只要高職院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時代步伐、緊貼部隊需求,摸準定向培養士官的脈搏,各部門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從嚴把好以上“六關”,定能培養出更加勝任新時代部隊崗位任職需要、更加順應新時代強軍目標下的軍隊和國防建設步伐的高素質定向培養士官,為我國實現強國強軍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