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純
(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社會在穩步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大學生在綜合發展的過程中,其本身的壓力已經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所以,從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對心理調適方法、調適過程等方面進行優化,在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方面有積極作用。舞蹈療法是以不同的舞蹈形式、舞蹈動作等為核心,在強調舞蹈治療的基礎上,實現對大學生的心理進行調整調適,引導其工作,對進一步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1]。
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挺腹、挺胸、直背等是心理優勢的基本表現形式,這與滿足、自信、無畏等品質有直接關系。舞蹈是現代人交流的基本方式,可以通過舞蹈表達情緒或者鍛煉身體,在增加身體機能的基礎上,可以調節身心狀態,從而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在舞蹈治療活動中,則是在身體動作自然運用的基礎上,分析個人的心理變化以及行為變化,并在舞蹈治療的基礎上,實現心理健康的有效引導。從廣義的角度進行分析,舞蹈療法在實際應用中,則是通過舞蹈的運動方式,調節人體機能,并以積極的動作代替消極情緒,從而達到調整情緒、醫療心理情緒、平衡個人身心關系的目的。舞蹈療法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其中包含醫學、心理學、藝術學、社會學、美學等內容,在藝術審美的角度下,通過舞蹈動作,實現個人心理的健康發展。從狹義的角度進行分析,舞蹈治療法的應用,其是從生理、心理兩個角度,以舞蹈運動的方式,對個人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修復與調整。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通過舞蹈練習,可以達到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調節情緒等目的[2]。
在對舞蹈療法與大學生心理調適的關系進行研究中,舞蹈療法可助力于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而大學生在心理調適以及緩解心理壓力的過程中,可以以舞蹈動作為方法,并帶動大學生的情緒,從而幫助大學生擴大人際交往范圍,在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上,實現舞蹈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調適中的應用效果提升。在這一關系下,舞蹈類型不同,舞蹈動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舞蹈動作,從而實現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例如,從芭蕾舞的角度進行分析,其可以培養大學生高貴唯美的氣質,情緒沖動或者心情煩躁的大學生可嘗試選擇芭蕾舞進行心理調適。現代舞則是以回歸自然為中心,其摒棄技巧化束縛,而且,強調自我內心體驗以及情感流露等,舞蹈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大學生可以嘗試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民族舞蹈其獨特的風格展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在舞蹈活動中培養大學生熱情、端莊的氣質。街舞本身具有自由、豪邁、奔放的特質,而且,具有綜合性的表現力,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較適合個性相對張揚的學生,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熱情的品質。在利用舞蹈療法對大學生心理進行疏導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集體性質的舞蹈行為,達到塑造與凈化大學生心靈的目的,而且,可幫助大學生宣泄自身內在的情緒[3]。從兩者關系的角度進行分析,舞蹈療法可提高大學生心理調適效果,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可以舞蹈療法為主要手段,這對兩者之間的和諧發展有積極作用。
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利用舞蹈療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舞蹈動作編排,激發大學生的舞蹈創造力。創造力本身可以帶給大學生滿足感,消除大學生的挫折感,這對引導大學生的生活思維方面有積極作用。舞蹈姿勢、動作的編排,其可以以舞臺展示的方式進行落實,其中包含大量的創造以及創新思維,所以,在舞蹈編排以及自主創造的過程中,對鼓勵大學生調動自身的創造力以及展現自我價值等方面有積極作用。例如,可以結合大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不同的舞種、動作進行全面訓練,在鼓勵大學生舞蹈創造的基礎上,通過舞蹈動作的編排設計,實現大學生自信心、個人思維、創造力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在舞蹈動作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則需要突出學生自身的需求,并以舞蹈創作的方式,實現舞蹈療法的應用效果提升。以舞蹈療法為手段,幫助大學生調適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則需要合理完善以及優化舞蹈作品,并對舞蹈作品內容進行個性化設計,在帶動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例如,可以以現代舞為類別,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新以及表演,并在不同的場合以及環境中進行表演,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業余活動,滿足學生自我鍛煉與積極學習的目的。
舞蹈作品不同,其內涵以及內在美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舞蹈療法中,可以通過舞蹈作品,調節大學生的情緒以及情感,幫助大學生在舞蹈作品欣賞中有美的感悟,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舞蹈作品中,可以感受生命的價值。在對舞蹈作品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舞蹈動作活動筋骨,并可以在有規律的運動中,塑造與表達情緒情感。在音樂旋律的感染下,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協調發展,大學生可以在生理快樂的基礎上,感受到精神層面的愉悅感,而且,可以達到宣泄情緒、調節心理的作用。例如,在現代舞《紅與黑》中,可以以服裝道具、舞蹈動作等提高舞蹈動作的感染力以及節奏感,這對情緒宣泄以及心理疏導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再或者《雀之靈》舞蹈中,可以以輕挪緩急、急速旋轉等為動作特點,在重視舞蹈作品感悟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舞蹈練習以及舞蹈欣賞等,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綜合提升。舞蹈療法的應用中,舞蹈作品的豐富性,可拓展學生對舞蹈的了解以及視野,在對舞蹈作品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可以以國內外的舞蹈作品進行分類,并從舞種的角度進行劃分,從現代舞蹈、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等多角度進行資源拓展,這對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舞蹈水平、舞蹈活動參與積極性提升等有積極作用。此外,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建立公眾號平臺,從舞蹈學習、舞蹈訓練的角度,對舞蹈心得、創新思路以及舞蹈編排等方面進行討論,這對進一步實現舞蹈療法的實際應用效果提升方面有積極作用。
舞蹈韻律是舞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舞蹈美的重要表現形式,所以,在開展舞蹈療法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是基礎條件,在此基礎上,仍然需要重視大學生對舞蹈韻律的掌握與應用,并幫助大學生發現舞蹈韻律的特點與美感,從而培養大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積極性。在利用舞蹈療法的過程中,強調舞蹈旋律的掌握與控制,通過舞蹈,強身健體,從而達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目的。通過舞蹈動作可以調節個人心情,而且,舞蹈可以幫助大學生宣泄積壓在內心的煩躁以及不安情緒等。在進行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舞蹈社團,引導更多的大學生融入舞蹈討論中,通過集中交流、討論,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舞蹈療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在舞蹈訓練過程中,抒發大學生的不良情緒以及壓力。在舞蹈療法實際應用中,則需要指導參與者個體參與到舞蹈活動中,而且,舞蹈動作的創設,則需要從舞蹈訓練、舞蹈動作編排等角度進行綜合設計,在實現舞蹈動作綜合性發展的基礎上,實現舞蹈訓練效果提升。在集體舞蹈活動中,則需要從舞蹈行為、人際關系的角度進行優化,通過舞蹈活動,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感情,在舞蹈動作創設中,以群體表演為目標,并在舞蹈活動中,幫助大學生尋找心理層面的歸屬感,這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與引導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在舞蹈療法實際應用上,可以幫助大學生進行身材鍛煉,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自信,而且,在情感表達過程中,對促進人際關系的合作發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態方面有積極作用。
在利用舞蹈療法的過程中,考慮學生個人心理問題、個人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異性,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發揮舞蹈治療本身的優勢,并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引導,在幫助學生掌握舞蹈動作、舞蹈節奏的基礎上,從而實現心理健康的引導水平提升。在舞蹈創新的過程中,則需要為大學生提供情緒疏導的機會,并從動覺、動作重塑的角度,幫助大學生減少負面情緒,從而形成積極的心態。在建立信任、自我覺察關系的過程中,則可以以舞蹈思維為出發點,并從舞蹈行為的角度,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在拓展舞蹈學習途徑的基礎上,則需要從舞蹈治療、舞蹈行為分析的角度進行優化,這對進一步實現舞蹈訓練效果提升有積極作用。提高舞蹈訓練效果,則可以在舞蹈動作下,鍛煉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在心理引導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舞蹈動作訓練,減少學生的負面情緒,而且,可以在舞蹈動作訓練、舞蹈溝通中,實現學生心理、情緒、性格等方面的健康發展[4]。通過舞蹈療法建立與大學生的心理溝通橋梁,在重視舞蹈治療手段價值的過程中,則需要結合大學生的特性,并對舞蹈創新、舞蹈動作、舞蹈節奏等方面進行優化,在拓展舞蹈活動的基礎上,實現舞蹈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調節中的應用效果提升。
綜上所述,在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中,則需要將舞蹈治療法融入心理疏導工作中。考慮到學生性格、抑郁程度、心理問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利用舞蹈療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特殊引導,避免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新冠病毒肺炎導致大學生延遲開學,所以,在線上積極開展舞蹈治療課程,對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接納以及自我能效等方面有積極作用,而且,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