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奕德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廣東 廣州 511325)
近些年來,各科教育工作均加快了教學改革的速度,在體育教學中,隨著新理念和新方法的不斷推廣,運用智能手機輔助教學的方法應運而生。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的顯著體現。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應用智能手機,針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開展針對性的移動教學方法,在智能手機的應用下可以有效提升該門課程的教學水平,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1]。不僅如此,在使用智能手機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可以充分溝通,消除溝通障礙,增強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在體育教學中,大部分體育活動需要在室外開展,這樣就會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如果遇到了刮風抑或是下雨的天氣往往需要停課。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避免天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確保各項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不管是遇到了刮風天氣,抑或是下雨等天氣,教師可以將體育教學轉移到室內,組織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又或者轉變成為欣賞課,這樣能夠提升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進行口頭講解,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指導學生搜索相關信息,讓學生下載相關的視頻抑或是圖片等等,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學習空間[2]。學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觀看一些著名的體育競賽,進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拓展教學空間,使學生獲得相應的感悟。
對于體育這門課程來說,主要的教學依據為教材,由于教學時間比較有限,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盡可能挖掘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得體育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但是,在傳統教學方法下,教學內容還不夠新穎,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在智能手機的應用下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豐富,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有吸引力,教學過程也可以得到優化。比如說,在短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播放100米競賽的視頻,讓學生充分向運動員學習,并且能夠掌握相應的動作要領以及比賽規則,當學生對起跑動作進行整體把握之后,教師還可以對相關的動作進行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示范性教學,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當學生充分掌握每個動作細節之后,學生也能夠在腦海中進行想象,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將所學的內容付諸實際,這種方法比教師單純講解更具有實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自主學習是重要的教學目標,這種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對學生合作精神也能夠進行有效培養,使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核心素養。在體育教學中,借助于智能手機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知識,教師可以將相關的課件上傳至網站中,讓學生利用手機自行下載,這樣學生可以進行課前預習,也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然后,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針對性地向教師提出自己的不懂之處,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錯誤的動作要領等等,既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利用智能手機進行教學,還可以對學生合作精神進行培養,通過學生利用智能手機的相關功能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比如:照相、攝像等功能捕捉動作要領。學生也可以一邊練習一邊拍攝,將相應的體育動作完成過程記錄下來,然后再進行回放,這樣學生也能夠充分觀察自己的動作掌握情況,及時改正自身的不足,有利于使學生提升自身的體育技能。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下,師生之間互動往往局限于面對面交流,不少學生不愿意對教師敞開心扉,師生之間的交流效果并不理想。通過利用智能手機可以有效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距離感,學生也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尤其在QQ、微信或是電子郵件的應用下,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可以得到顯著提升[3]。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動作要領,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保持良好的互動,在智能手機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在群中分享相關的視頻,對學生提供在線幫助,這樣學生也能夠及時掌握相關動作要領,與教師進行互動、探討等,對提升教學水平具有重要幫助。
在體育教學中做好課前預習具有重要的意義,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的教學效率。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前認真預習,可以為后續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果教師僅采用口頭布置任務的方式,學生往往會感到預習內容比較籠統,也無法獲得針對性的指導,不少學生只能夠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所取得的預期效果并不滿意。為了能夠提升課前預習效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智能手機的應用,即登錄短消息移動學習系統,教師在該系統中可以向學生發送短消息,通過自主學習模塊為學生安排明確的預習內容,指導學生利用智能手機搜索相關的內容,從而自行下載學習資料,讓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實現移動學習過程。比如說,對于“魚躍前滾翻”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動作要領,教師可以發送預習內容方面的短消息,讓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在智能手機的應用下觀看相應的視頻,不懂之處可以反復觀看,還可以對動作進行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也可以對相關工作進行整體把握,掌握動作要領,在腦海中形成動作表象,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體育教學中,對相關動作進行講解的時候,如果教師僅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往往會感到十分枯燥,而且不少動作內容無法真正地掌握。即使教師進行示范,學生也不能夠抓住相應的動作細節,不少學生還會感到體育教學十分枯燥,從而失去學習興趣。由于學生無法全面細致地觀察,進而無法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應用,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手機進行視頻拍攝,既可以記錄自己的示范動作,也可以記錄學生的練習情況。然后,再讓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觀看,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多重感官進行刺激,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也可以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糾正自身的錯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對提升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幫助。比如說,對“魚躍前滾翻”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動作要領,防止學生受傷,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智能手機觀看各個動作要領,在起跳時需要目視前方,在支撐地面時需要曲臂緩沖等等,這樣學生能夠快速領會相關的動作技巧。同時,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動作過程進行記錄,讓學生緩慢播放,抑或是進行暫停、重復播放等等,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動作細節,真正地領會相應的動作技巧,學生經過反復觀看也能夠準確把握動作要領,進一步優化自身的知識體系[4]。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每組安排一名小組長負責視頻的播放工作,讓組員根據視頻進行練習,這樣可以減少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不需要反復地示范,只需要借助于智能手機就可以讓學生不斷練習,學生也能夠逐漸提升自身的體育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動作要領,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后,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反復練習,使學生能夠徹底地掌握相關的動作要領,只有學生不斷練習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體育素養。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往往不能夠對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進行掌握、監督和指導。但是,在智能手機的應用下,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的語音通話功能與學生進行隨時溝通,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微信移動在線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共享網絡學習資源。學生還可以通對相關資料進行瀏覽、下載,進一步實現了二次教學目標,既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資源。學生應用智能手機進行微信移動在線學習時,可以根據資料中的內容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從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目標,這對學生終身體育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說,在學習“魚躍前滾翻”之后,學生進行課后練習過程中可以與教師進行在線互動,還可以將自己的動作情況記錄下來,讓教師進行糾正和評價,這樣可以促進師生的交流,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分析自身的問題,高效率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掌握相應的動作技巧,整體的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機具有娛樂功能,對學生提供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具有一定負面影響,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情緒,使得學生集中注意力關注微信直播間,不要在學習時瀏覽與學習無關的內容等,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智能手機的不斷應用,教學效果及教學效率都可以得到明顯改善。教師利用智能手機進行體育教學可以創新教學方法,拓展體育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機,將其應用于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復習,使得學生高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提升智能手機教學的合理性,在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