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池容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圭塘校區,湖南 長沙 410014)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方式一直在不停地更新換代[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教師一板一眼地傳授固有思維的教學方式早就成了過去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自主的、發散性的學習才是當下的主流。“互聯網+”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當中,無論對于傳授者來說還是對于被傳授者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改變。所以說,在與時俱進的教育大背景下,只要在學習當中能夠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大學英語教學必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在“互聯網+”和大學英語教學相互結合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打造一個較為完美的生態課堂[2]。在課堂內所有人員與課堂氛圍之間存在一定的協助與統一的關系,在此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以和睦為前提、學習為目的、交流為背景進行有效且高效的學習。
我們一定要加強在以“互聯網+”為前提的大學英語教學變革中教師的核心力量,提高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讓二者進行有效且高效的聯動發展,進一步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早日進入“教師認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
任何一件事物的出現,都伴隨著優勢與劣勢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3]。當我們發現某件事對于我們的行為產生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它必定在某些領域慢慢地散發著它的弊端。伴隨著“互聯網+”的加入,大學英語教學成果一定會比傳統課堂更為顯著,但是這種形勢下所產生的弊端,也一定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強勢。
1.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
在互聯網還沒有興起的時代,課堂就是教師怎么講,學生就怎么聽怎么學,一切以書本為主[4]。而教師所傳授的內容也幾乎全是課本上的內容,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在互聯網支持下,除了課本上的知識,教師和學生還可以通過參考互聯網上大量的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學習,例如課上觀看知識點視頻講解,利用課下空余時間在線與外教進行交流等,讓學生以圖文動態結合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有課本上一字一句地課文,還有網絡上生動立體的視頻講解和有趣的口語交流。很好地改善了部分同學在傳統課堂中的盲目和無所適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在結束課堂知識傳授后,在課下時間也通過互聯網利用某些可以在線交流的軟件進行課后輔導,同時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這是一種十分省時省力的教學輔助方式,也可以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基礎,便于日后的英語教學。
2.促進個性化學習的發展
擺脫了傳統的紙媒授課方式,利用互聯網的大學英語學習會更加人性化以及個性化。傳統的紙媒授課方式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學生,有了互聯網的輔助,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定制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更好地加強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極具個性化學習方式,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方面更加得心應手,還可以為教師解決部分問題學生難以適應傳統學習方式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多得。
3.教師和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
在互聯網加入教育事業中的背景下,教師不再是永遠的教師,學無止境,就算是教師也應該永遠不停止學習的步伐[5]。在互聯網學習這種大前提下,教師是學生的教師,學生也可以是教師的教師,學生還可以是自己同學的教師,彼此互幫互助,構建和諧美好的學習課堂。
教師的作用不再是永遠的引領學生一起學習,而是和學生一起學習,所有人都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困難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我只是能力的提升,和學生共同進步。同學之間也應該互惠互助,共同學習,以此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同學們的團結協作精神。
4.提高教學水平
在互聯網的幫助下進行大學英語的學習,毫無疑問地將整體教學水平提高了一個等級[6]。教學水平提升了,緊接著受到影響的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個人素質的提高。在這樣的生態課堂下進行學習,不僅僅可以使教師們的專業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還能使教師們的計算機技術能力得到了完美的鍛煉。
1.教師難以適應互聯網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處于領導者的位置,大部分是以教師為主,而互聯網的加入,讓教師領導者的地位“岌岌可危”,教師不再是學習中的領導者,而是慢慢變成了學生的輔導者。互聯網就好比是一個寬闊的海洋,而互聯網里的知識就像海洋里的水滴一樣多,面對大量的知識,教師必須替學生認真選擇對學生真正有用的知識,以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走了彎路。
另外,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技術水平要求十分高,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們學習英語。
2.對于學生的管理更難掌控
在互聯網學習當中,學生們的自主能力會得到最大化的體現,雖然大學早就主張讓學生們自主學習,但由于中小學階段學生一直都是聽從教師的指令,幾乎很少有發展自我的機會。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們必須轉變聽從教師的固有思維,要學會逐漸培養自己利用教師在互聯網上所提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種類,進行自我選擇自主學習。這將是互聯網學習下最大的難題,學生們難以摒棄固定的想法去適應新方式。教師應當盡量引導學生們適應自主學習,多關心學生們課后的學習狀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作出適當的指導和引領,進行因材施教。
無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何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永遠是教材課本,任何課程的延伸都不該脫離教材。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依賴于紙質課本,課堂氛圍也是枯燥乏味,很多學生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教學方式的改革,互聯網的加入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可以滿足學生更廣泛的學習要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這其中,教師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將書本和互聯網進行有機結合,找到最容易被學生接納的傳授方式,將傳統的2D課堂變成4D課堂。
同時,教師應該注意課上講授和課下實踐兩種學習方式的平衡,不光是照顧到學生們的課上體驗,課下的實踐也十分重要,教師應該進行全面掌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不管是傳統的紙質教學還是加入互聯網后的立體教學,學生們永遠是教師教學任務中的主體,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從傳統的“一方輸出式”課堂到“多方互相輸出式”課堂的轉變過程中,要時刻牢記學生是主體,要將學生的需求最大化。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多多聽取學生的意見,詢問他們最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或者是展開小組學習、小組辯論、小組比賽等方式爭取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甚至可以開展“學生當老師”的體驗課堂,讓學生和教師進行換位思考,找出彼此在教學或者學習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共同構建更舒適的教學課堂。
同時還可以邀請社會上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到課堂上幫助學生鍛煉口語水平,或者是通過互聯網隨機連線外國的大學生進行學習交流,都是將學生需求最大化的方式。
很多學生一步入大學就被家長要求必須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家長們其實是好意,想要減輕學生工作后的負擔,但這卻讓很多學生有了固定的上大學就該過四級的思維。這樣的思維像一根根逐漸加緊的繩索,讓學生們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不是為了提升自己而學習。在不斷發展進步的科技下,教師們應當鼓勵學生擺脫“束縛”,引導學生們正確認識到學習英語是提升自我的過程。
在目前這種教育方式下,首先教師要引領學生學會為自己量身定做學習計劃,其次教師們應當轉變新模式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多方面的學習氛圍,最后教師們應當注重學生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體驗感,隨時根據教學效果更換自己的教學方式,全方面提高英語教學的多樣化和學生們學習的自主化。
“互聯網+”和傳統英語課堂的結合,改變了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為大學英語教學課堂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互聯網的使用是對大學教學課堂的畫龍點睛,它創造了十分新穎的教學方式,優化了傳統固有的教學模式,構建了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