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云林
所謂職業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在數學課堂中,要盡可能地用比較少的投入以取得盡量好的教學成效。職業學校學生入學時數學基礎較差底子薄弱,專業所需數學知識卻很高,所以要求學生應具備較好的數學基礎,并不斷拓展數學思維,提高其專業技能,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可見,怎樣提高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變得愈來愈重要迫在眉睫。在職校數學課堂上,應當以學生為主體,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因此,一旦教師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教學目標之達成與教學質量之提高。
一、精心設置課堂提問
在課堂提問中,應當使設計具有啟發性,從而激發學生們的思考,引導其深入探索和發現。設計緊扣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即教師首先應對教材進行分析,明確本節課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節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系,明晰考綱要求,并以此作為設計問題的依據,使設計的問題既突出章節知識重點,明確易懂無歧義,能反映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同時課堂提問還必須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使學生找得到問題的切入點。心理學上把人的認知水平劃分為三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未知區”,并認為人們對問題的認識過程就是這三個層次間的逐步轉化過程。課堂提問不宜過多地停留在“已知區”和“未知區”,即不能太難或太易。問題太易則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問題太難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無法保持經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從而使提問失去價值。教師應在“己知區”和“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即知識的“增長點”上設問,這樣有助于原有認知結構對新知識的同化,使認知結構得到補充完善,并最終使學生認知結構中的“最近發展區”上升為“已知區”。相信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會對此類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使新知識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有機聯系的傾向,從而獲得新知識,最終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以問題為媒介,啟迪思維。這是數學課堂“提問”承載的主要教學功能之一,有經驗的數學教師總是通過一系列有一定梯度的、內在聯系的問題鏈,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思考,直至揭示問題的本質。這時候一個個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便成了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的媒介,激發學生思維,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樣的雙向互動的過程。在職業中學課堂教學中,應當努力讓學生能夠動起來。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的形式非常多,例如,讓學生們回答相關問題,讓學生們能夠到講臺上進行演講,開展課堂討論與實例分析,進行游戲教學等。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當中積極依據教學內容之需要,應用各不相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就是一種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多設計一些學生互相配合能解決的問題。增進學生協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四、打造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創新性
為了真正要有所創造,就一定要勤于思考。唯有敢于標新立異的學生,才能持續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有所創新。對于職業學校學生而言,不要求其能夠創造出數學知識,但是要求其在實踐活動當中學會運用數學思想進行觀察與分析,從而處理現實生活當中的具體問題,以提高職校生的數學素養,并且培養學生們勤于思考與創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應當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多的創造性機會,并讓具有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均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出職校生們的學習興趣,拓寬其知識面,并且全面提升這一群體的教學素質。由此,學生們在民主而和諧的氛圍中,心理壓力能得到相應的減輕,其自尊心也能得到充分的尊重,進而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到數學知識,并能運用已學數學知識解題,從而起到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之效果。因此,教師應當精心指導學生很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有機地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
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主要表現對已解決問題尋求新的解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探索知識的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和創新。教學過程中讓職校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探索未知領域,尋找客觀真理,成為發現者,要讓職校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這一探索過程,發展職校學生創新能力。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職業學校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如果有所不同,就能收到各不相同的效果。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反之則會事倍而功半。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之培養主要體現于數學課堂中以及課后的時間分配上。一是要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應當教會學生們充分地重視課堂學習時間的利用效率,讓其能夠盡量在數學課堂中消化掉所學到的新知識。二是要教育學生在課堂上帶著課前預習所生出的疑問來學習,并且積極思考教師所講解的內容,而并非只是盲目地記憶老師的講解內容。三是職校生們在記課堂筆記時,應當記下教師所講述的數學學科思想及其方法,個人學習心得體會和容易出錯、理解出現錯誤之處,而不是只抄襲例題與板書,或者幫助頭腦進行記憶的文字。在課后,也應當培養學生們進行高效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其中主要包括了勤于思考與及時復習等等,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對數學學科知識及時進行鞏固性復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上的追求。職業學校數學教師應當在每一堂課,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要深入思想教學的方式及其效果。要講求效率,合理利用各種科學規范的教學手段,應用各類教學策略,設計出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手段,從而形成更為獨特的個性化教學風格,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們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盡可能多地學到相關知識。今后,數學教師還應當依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教育對象,靈活多變地應用各種教學方法。相信只要我們能持續創新,深入改革,數學職業教育的有效性必然能夠得到新的提高,從而更好地為專業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