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開設目的除了教會學生課本知識和應試技巧外,最主要的是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潛能,幫助學生形成自主解答問題的良好習慣,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數學教師要主動鉆研通過數學課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辦法。本文在簡要分析培養學生數學科目思維能力現實意義的基礎上,對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辦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將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由傳統的傳授書本知識,轉變為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部分教師錯誤的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等同于學生解答數學試題的能力,導致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陳舊觀念,提高對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認知能力,主動探尋提高學生數學邏輯的有效辦法。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決定,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受到不良環境要素的影響導致上課過程中注意力經常被分散,影響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同時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也導致學生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學習能力各有高低,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接受消化課本知識的速度相對較慢。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引導學生運用數學邏輯解決課本問題,可以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同時又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另外,學生在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正確判斷事物的能力也會同步提升,有助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問題,并總結出自身觀點,有效鍛煉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二、有效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研發教學形式,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需要學生在長期數學學習中逐漸養成。要想提升學生邏輯能力,必須在學生對數學課堂感興趣的前提上進行。為了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因素,吸引學生緊跟教師節奏,積極融入教學活動。例如在開展蘇教版《元 角 分》教學活動時,在教會學生正確認識元角分和換算關系以后,可以開展“小小售貨員”活動,讓學生進行售貨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學生元角分的轉化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收獲較好的課堂效果。
(二)良好教學氣氛,帶領學生主動思考
小學生主動進行課堂思考的前提是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而良好的上課氛圍能吸引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和諧歡樂的教學氣氛可以保持有效的師生互動,提升教學實施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權轉交給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友好的交流溝通,最大限度的給予學生肯定性評價,多表揚,少批評,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發言,與教師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過程。同時教師應該轉變以往嚴肅形象,注重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講話方式和話題,帶動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在課程中積極思考,喚醒學生邏輯思維意識。
(三)巧用課堂練習,拓展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是在不斷練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師首先要明白有效練習并不等同于大量練習,關鍵在于效率。所以數學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練習活動,在不斷練習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新鮮事物普遍感興趣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以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課本中《分一分》為例,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從形狀、顏色、大小、不同和相同等不同角度進行分類,讓學生在練習分類的過程中感悟到原來分類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進行展開,拓展學生思維,喚醒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教師可以有效借用這種一個題目多種解法的方式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依托日常生活,鍛煉學生邏輯思維
數學知識是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而我們進行數學學習的初衷就是有效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這同樣是我們學習其他科目的目的。這要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注意觀察,挖掘身邊的數學因素,并將它實際應用到數學教學中。例如在講解《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生日切分生日蛋糕的場景,幫助學生回憶當時家里有幾個人,如何切分蛋糕才能保證每人分到相等大小的蛋糕,每個人分到整個蛋糕的幾分之幾。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分數,同時引導在學生再次遇到相似問題時,可以運用所學知識有效解決。學生在有效解答問題的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要求教師講授知識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智力發展,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教師在掌握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創設良好上課氛圍,采用多樣化課程開展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注重有效練習,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鍛煉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資料
[1]姚敏.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0, 000(001):182.
[2]汪含全.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 2020, 000(010):P.101-102.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岳灘鎮東莊小學 位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