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文言文的教學既是高中語文的重點,同樣是高中語文的教學難點。由于文言文的翻譯方式與傳統的語言形式并不相同,所以在理解方面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在記憶時對學生來說也會較為困難。文言文作為我國語言文化瑰寶,是需要我們進行學習和繼承的,所以學好文言文也是為國家的文化傳承做出較大貢獻。本文主要對高中階段語文的文言文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策略
大多數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都是談“文言文”色變,非常恐懼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和記憶,不僅是基礎較為薄弱,更是沒有總結出較為適合的學習方法,并且不善于總結相關的文言文詞匯,盲目的進行翻譯和學習,所以也很難把握課程的重點。高中階段的教師需要發掘學生的問題所在,及時地糾正學生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調整和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得心應手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
一、現階段高中文言文的教學現狀
(一)教師專業水平較低,且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現在的高中語文教師大多都還使用著傳統的語文教學法,他們的思想、觀念都較為陳舊,很難帶動課堂的活躍度。他們的教學重點往往放在了對于文章之中的字、詞、句的翻譯上面,以翻譯的形式來進行文言文的學習和講解,忽視了文言文學習方法總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并不能獲取學習的樂趣。而大多數的教師在進行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仍然以“灌輸式”的教學進行講解,學生機械性地做筆記,卻對筆記的內容毫無記憶可言,之后再次遇到相關的詞匯,學生依舊不能想起來兩者之間的關聯。且這一教學方式也會使得課堂的學習氣氛低下,學生逐漸抵觸課堂的學習過程。
(二)學生的學習現狀
現階段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積極性較低,學生提不起對于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文言文的整體水平也較低。中國現代語言和古代語言文化的差異,導致文言文并不會出現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所以很多學生覺得文言文的學習不僅非常沒有必要,而且更容易以現代的語言含義來理解文言文表達的意義,教師進行灌輸式授課使得整個課堂的教學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大多數的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較為薄弱,并且會在翻譯階段落入文言文的文字圈套,多數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文言文學習方法,從而導致學生以一個負循環進行文言文的學習。
二、高中語文課堂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
(一)利用趣味性教學模式結合翻譯
在進行文言文的講解和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總結一些學生常常犯錯的翻譯點,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總結,明確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的弱點和不足,及時的糾正自身的學習方法。教師需要帶來學生明確課堂學習文言文的重點,需要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的翻譯能力和水平,適當借助參考書來進行文言文的翻譯和理解,提高學生的文言文自學能力。但教師需要告知學生,參考書只是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輔助學習,不可過度依靠參考書,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翻譯能力和文章的難易程度來進行實際的教學及分析。
例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夫晉,何厭之有”這個疑問句進行疑問句句型的講解。“之”所代表的含義就是賓語前置,原句式應該為“有何厭”而“厭”是通假字,通的是“饜”,代表了滿足的意思,通過對于重點字詞的講解,讓學生嘗試進行本句的翻譯,教師及時進行提示和知道,從而使得學生也可以得到翻譯出本句的成就感。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需要學會充分利用周圍的教學輔助工具,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趣味性,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更加生動直觀地了解文章中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電視劇《紅樓夢》的部分片段進行剪輯,在課堂上進行重點部分視頻的播放,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林黛玉”以及“賈府”中所代表的真實含義。雖然理解起來會相對困難一些,但是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資料搜集以及文章翻譯,多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故事以及所要表達出來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輕重音分別表達的不同含義
在文言文之中,輕重音也代表了本句所表達的不同的意義,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輕重音的教學,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對于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問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例如,在教學《鴻門宴》的時候,其中有一句話是“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如果將這句話的“此”讀為重音,那么這個字也會隨之成為本句的主語。而如果將這個“此”字讀作一個輕音,那么也會讓這個“此”字成為本句的定語。由此可見,輕重音的不同也代表了這個字在本句的句義以及句子翻譯上有所影響,所以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文言文分析和教學時,也需要格外注重輕重音的區分。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文言文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之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也是需要高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并突破的一道難題。鼓勵學生產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可以放平心態接受文言文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言文的學習不僅是文化的繼承,更是對于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對自己抱有足夠的信息,注重學習的方式和方法,那么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更是易如反掌。
參考文獻:
[1] 高愛民. 當下高中課堂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之初探[J]. 中國文藝家, 2018, 000(002):P.238-238.
[2] 郭婷婷, 韓光, 谷麗亞. 高中文言文教學評價任務設計策略初探——以《歸去來兮辭(并序)》和《項脊軒志》為例[J]. 商情, 2017(12).
[3] 張玉群. 問出精彩——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提問教學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 000(005):19-19.
北京市豐臺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豐臺實驗學校 徐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