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農村小學低年段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現狀分析,提出提高農村小學低年段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再通過課后保證朗讀時間,培養良好習慣;在朗讀時要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還要運用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恰當的評價,適時鼓勵學生。
關鍵詞:農村 低年段語文 朗讀 有效性
一 農村小學低年段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現狀分析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規定“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于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由此可見,朗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始終占據重要位置。然而,一方面,農村學生大都習慣說本地方言,他們能說一口流利的方言,但普通話表達卻很差,學生說普通話普遍存在字音不準,朗讀無表情,語言水平低下,朗讀中還存在諸如多字、丟字、聲音放不開,語氣、停頓掌握不好,情感表現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于朗讀的時間少,大量的時間被老師的講解占用,語文課以讀為本的理念難以貫徹,教師缺乏必要的朗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難以有效指導學生朗讀。
二 提高農村小學低年段學生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老師要想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創設情境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例如教學小學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找春天》,老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春天的美麗景色,然后在課文中找出描寫春天的景象的句子進行朗讀,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也能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融入情境中,教學的難度也隨之減輕。同時,教師要適時地給予學生表揚和激勵,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敢于開口朗讀;并進行指導和評價,告訴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讀準字音,把握好停頓、重音,突出強調重點句子,再進行準確的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到成功與快樂,從而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保證朗讀時間,培養良好習慣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閱歷不足,對自身行為的控制力還不夠,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小學生,家長大多數都外出打工,留下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孩子,在培養孩子的朗讀方面更不盡人意。作為農村的低年級語文教師就要抓緊課堂上的時間,早讀、課前朗讀、午讀、課堂上的朗讀指導,盡量擠出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逐步培養朗讀的意識、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其次,要充分利用班級的微信群功能,讓學生在課后練習所規定的的內容,讓家長把孩子朗讀的視頻發到班級的微信群里,讓家老師進行評價,這樣給學生多練習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習慣和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
(三)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在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朗讀課文時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唱讀”,只有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景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課文內容,才能順其自然地避免“唱讀”。因此要用正確的語氣來表達課文中的感情,比如教學小學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時,要讓學生理解這是一首充滿童真、稚趣的兒童詩,指導學生朗讀第二小節的句子“大塊的草坪,綠了;大朵的野花,紅了;大片的天空,藍了”可指導學生重讀“大塊、大朵、大片”和“綠、紅、藍”,排比語氣漸強,突出畫面的明麗色彩與變化之快,朗讀時要讀出語言的跳躍和作畫的愜意。因此,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讀出不同的語氣,很自然避免了唱讀,理解與朗讀是相互依存的。
(四)形式多樣,合理運用
在朗讀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做到“會讀、會聽、會評”,課堂教學上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用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按課文中的不同角色,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朗讀。例如教學小學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這一課時,先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朗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說的話,小組內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其中,每個同學都有朗讀的任務,最后派代表上臺展示,其他同學對展示的小組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在練習、展示、評價活動中不斷地提高了自身的朗讀能力。
此外,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齊讀是朗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朗讀形式。
(五)評價恰當,適時鼓勵
農村的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但又有點靦腆,他們喜歡老師的贊揚和鼓勵。因此,教師要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對他們的朗讀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還要靈活評價學生的朗讀情況,評價要具體明確,以鼓勵為主,絕不“潑冷水”,以保護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夸獎和稱贊,而是應該很巧妙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愿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
三 結語
總之,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是傳授知識、促進智力發展,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農村的低年級教師更應該注重朗讀教學,讓農村的學生通過朗讀更好地理解課文,感悟作者情感,提高聽說讀寫方面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孫秀清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6,
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第三小學 黃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