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榕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11.033
摘要:兔瘟病全稱為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屬于急性接觸性傳染性疾病,其病原為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該病傳染性極強、傳播速度極快,危害性極大,死亡率較高,嚴重危害兔子健康生長,降低養殖效益,影響兔養殖業的穩定發展,因此積極做好診治工作顯得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著重對長毛兔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診斷及防治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
關鍵詞:長毛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診斷;治療;預防;研究
江蘇射陽地區有著悠久的長毛兔養殖歷史。長毛兔兔毛制品輕軟、舒適、暖和、美觀,深受國內外消費者追捧,飼養長毛兔占地少、投資少、飼料來源廣、收益大,成為射陽地區農民致富增收的好門路。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發生,嚴重威脅長毛兔生長發育,養殖場戶積極做好診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長毛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因分析
1.1 母源抗體干擾
現階段,預防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免疫疫苗。但是,在兔子體內母源抗體水平較高的情況下貿然接種免疫疫苗,往往會出現抗體中和現象,降低疫苗接種有效性,導致出現雖接種疫苗仍暴發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現象。
1.2 飼養管理不當
部分養殖場戶在長毛兔養殖過程中,沒有充分意識到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抱有僥幸心理,忽視防疫工作,沒有制定健全完善的防疫制度和計劃,或者有的養殖場戶為節省成本,選擇不接種疫苗,增加了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發病率。同時,部分養殖場戶飼養管理不到位,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高發期不重視圈舍衛生環境消毒工作,導致細菌病毒大量滋生,誘發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營養補充不足,飼料營養不均衡,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沒有做到定時、定量飼喂,無法滿足兔子生長對于多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導致抵抗力下降,最終導致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發生。
1.3 免疫接種不合理
當前,雖然很多養殖場戶非常注重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免疫工作,但是免疫接種不合理的現象卻非常突出。沒有制定健全的免疫接種制度,沒有從正規渠道、途徑購買免疫疫苗,免疫接種方法不合理,免疫接種劑量不足,疫苗儲存保管不當導致疫苗失效或者疫苗過期,均會對免疫接種效果造成影響。同時,在免疫接種后,忽視免疫監測工作,導致出現漏免、免疫失效等現象,沒有實現100%的免疫接種,最終導致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發生。
1.4 其他因素
個別兔子體質差,抗病力弱,極易感染兔瘟病毒。同時,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亦可繼發于巴氏桿菌病、球蟲病等多種疾病。長毛兔養殖期間,如養殖場戶濫用抗生素類藥物,或者在免疫接種前后服用抗生素,會對兔子機體免疫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進而導致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發生。
2 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流行特點
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可發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在春季、秋季和冬季,該病有著更高的發病率,夏季發病率不高。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大多呈散發或者局部流行發病趨勢,兔病毒性出血性病毒僅危害兔類,可以發生于任何品種、性別、日齡的兔子,尤其是青年、成年長毛兔有著更高的發病率,處于哺乳期的兔子及老齡兔發病率較低。病毒的主要傳染源就是患病兔和帶毒兔,健康兔子直接接觸病兔,或者間接接觸被污染的飼料、飲水、槽具、分泌物及排泄物后即可導致感染發病,需要注意的是,鼠類亦是重要的病毒傳播載體。在新疫區,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發病率極高,死亡率可達到90%以上,并且新疫區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發病急且短,短時間內極易死亡。該病潛伏期為30~48h左右,潛伏期過后即發病,雖然我國高度重視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防控工作,但該病仍時有發生,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綜合防治力度[1]。
3 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診斷要點
3.1 臨床癥狀
結合病程長短,可以將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分為三類:①最急性型,兔子大多是突然發病倒地抽搐,并發出尖叫,死亡。個別兔子鼻孔中流出一些血液,伴有泡沫,糞便中有膠凍樣附著物,呈淡黃色;②急性型,患病兔子精神狀態不佳,食欲下降,嚴重的食欲廢絕,高燒至41~42℃左右,時而便秘,時而腹瀉,腹脹,病程大多持續1~2d,如治療不及時,極易死亡,病兔死亡前會異常興奮,狂奔亂咬,最終全身抽搐死亡。病死兔子鼻孔中流出一些帶有泡沫的血液,如是懷孕母兔患病,極易出現流產及死胎等現象;③慢性型,患病兔子體溫升高至41℃左右,精神萎靡不振,不愿進食,被毛雜亂無光澤,日漸消瘦,耐過的兔子生長發育遲緩,并且會帶毒排毒,進而感染健康兔子。
3.2 病理變化
通過解剖病死兔子的尸體,可以發現出現明顯的敗血癥病變,全身多個器官出現充血及出血癥狀。肺部嚴重水腫,表面有出血點,大小不一,肺臟切面流出一些泡沫狀的液體,顏色呈紅色。喉頭及氣管黏膜呈彌漫性充血現象,尤其是氣管部位,將氣管切開后滲出大量滲出液,帶血;胸腺出現明顯的水腫現象,肝臟為土黃色,有淤血及出血斑點,肺臟腫脹明顯,脾臟腫脹,顏色呈紫黑色,膽囊內充滿膽汁。腎臟切面呈紫紅色。個別羊有針尖狀出血點,皮下肌肉有淤血。
3.3 診斷技術
對于長毛兔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診斷,結合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變化,包括:呼吸系統出血、各個器官腫脹等,并通過剖檢變化的方式,即可做出初步的診斷。如要進行確診,可采集病死兔子病變臟器進行實驗室診斷,常用法主要包括: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電泳實驗,試驗陽性即可確診,或者可以利用SPA協同凝集實驗予以確診。
4 長毛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綜合防治方法
4.1 自繁自養,培育良種
長毛兔養殖中,養殖場戶要遵循自繁自養的原則,避免傳播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通過自繁自養的方式,培育良種,優化兔群結構,降低發病率。如為擴大養殖規模必須要引種,則要做好健康檢疫工作,對嚴重兔實施嚴格的檢疫,保證健康的情況下方可引種。引種后應隔離飼養1個月,在這期間要密切留意兔群健康狀況,確認無病害后方可合群飼養。需要注意的是,疫病高發期禁止引種,禁止從疫區引種。
4.2 免疫接種,增強體質
免疫接種是防治兔瘟病最為有效的手段。因此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免疫接種工作,明確該項工作的重要性,結合長毛兔養殖規模,區域內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流行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方案和計劃,將免疫接種工作落實到實處,嚴格控制好免疫接種方法、接種劑量、接種日齡,達到理想的免疫接種效果。目前,常用疫苗有兔病毒性出血癥、多殺性巴氏桿菌病二聯滅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癥滅活苗等。以兔病毒性出血癥滅活苗為例,采用皮下注射法,45日齡以上兔每只接種1mL,必要時未斷奶兔亦可接種,劑量為1mL,但在斷奶后應再接種1次,該疫苗免疫有效期為半年,到期后應及時接種。需要注意的是,臨產的母兔及體弱多病的兔子,應延遲接種,避免出現流產及死亡等現象。在免疫接種前后1周,禁止服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避免對免疫接種效果產生影響。
4.3 嚴格消毒,清潔衛生
長毛兔養殖期間,養殖人員要認真做好飼養管理工作,保證飼料營養均衡,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定期補充青綠多汁飼料,滿足兔群生長對于多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提高抵抗力,降低發病率。同時,要做好圈舍衛生清潔工作,保證兔舍光照、通風正常,及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時清理兔舍糞污及殘留飼料,糞污應進行堆積高溫發酵處理,殺滅致病菌。要高度重視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計劃和程度,針對規模化的養殖場,應在進出入口位置設置專門的消毒池,做好對進出入人員和車輛的消毒工作。同時要做好對兔舍、兔籠、飲具的消毒工作,常用藥物有氫氧化鈉、過氧乙酸、甲醛、草木灰等,要定期輪換使用消毒藥物,避免產生耐藥性,要保證消毒的全面性和徹底性,不留死角,營造健康的兔舍環境,有效降低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發病率[2]。
4.4 嚴格隔離,有效治療
養殖場戶要密切留意兔群生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同時也避免導致病毒的傳播和擴散。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發生后,使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治療均無效,目前對于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治療尚無特效藥,為降低死亡率,應及時對未患病的長毛兔緊急接種兔病毒性出血癥滅活苗1mL,針對體弱的長毛兔,耳部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20mL+VC 5mL+VB 15mL。針對出現腹瀉的長毛兔,注射慶大霉素2萬IU,早晚各1次,連續注射5d即可[3]。
4.5 病例分析
2021年3月份,射陽縣養殖大戶尤某家飼養的500只長毛兔中有部分兔子出現異常前來求診,患病兔子精神狀態不佳,食欲下降,嚴重的食欲廢絕,體溫升高至41.9℃,呼吸頻率加快,耳殼潮紅,其中2只兔子倒地抽搐尖叫死亡。對病死兔子身體進行解剖,發現其氣管、喉頭等部位有黏液,呈紅色,肺臟有出血點,肝臟腫大明顯,脾臟顏色為紫黑色,膽囊內充滿膽汁,結合病兔臨床癥狀及解剖病理變化,最終診斷為急性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隨即緊急接種兔病毒性出血癥滅活苗1mL,耳部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20mL+VC 5mL+VB 15mL,綜合治療3d,無繼續死亡病例出現,病兔癥狀逐漸緩解康復。
5 結語
綜上所述,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是危害長毛兔養殖的“頭號殺手”,嚴重危害兔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導致死亡,給養殖場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通過分析長毛兔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發病原因、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要點,并探討了該病的綜合防治方法,希望能夠為長毛兔兔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的臨床診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旨在降低死亡率及發病率,確保長毛兔養殖業良好發展,提高養殖效益,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 吳強.淺析兔瘟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養兔,2017(7):16-18.
[2] 吳鳳筍,羅琴,張桂云.一例長毛兔病毒性出血癥的診斷與防制[J].現代牧業,2020(4):55-57.
[3] 潘佳輝.長毛兔兔瘟病的診斷與防治[J].浙江畜牧獸醫,202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