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麗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從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轉(zhuǎn)變?yōu)橹匾晫W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初中階段作為教育階段中重要組成部分,更起到承前啟后的積極作用。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閱歷不足,知識儲備不足的初中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教師需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初中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擴展初中生知識面,為作文的訓練提供素材,通過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真正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全面貫徹落實素質(zhì)教育,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融合策略
引言
初中語文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閱讀與寫作組成了語文教育的核心,提升初中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其作文水平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的積極作用,指出在促進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策略,以期為今后開展教學提供參考,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的不斷提升。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的積極作用
在我國,受到應試教育多年來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尤其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二者可起到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積極作用。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中,二者常常被割裂。教師通常忽略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將其分開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新課標頒布之后,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即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擴大寫作的范圍,提供寫作的素材,提升寫作的技能。與此同時,寫作可以鞏固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促進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閱讀方面的不足,從而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去閱讀大量書刊,來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所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融合,不僅有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能提升,更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升[1]。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雖然很多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閱讀與寫作二者互相融合的重要性,但在具體實踐中,依舊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是融合的表面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追求課程進度,沒有合理指導學生深刻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nèi)容的中心思想,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流于表面文字,沒有深層次的分析文章的語言藝術(shù),自然無法汲取精髓并運用到日常寫作中去。導致二者融合的優(yōu)勢無法發(fā)揮[2]。
(二)學生融合意識不強
其次,學生自身也沒有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讀寫習慣。應試教育存在多年,其給學生和家長造成的觀念一時半會尚且無法改變。成績的好壞依舊是學生及其家長評估學習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務于成績,造成閱讀量不足,素材積累差,學生的文字鑒賞能力不足,理解能力相對薄弱,自然無法利用閱讀來達成高質(zhì)量的寫作。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3]。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引導學生理解課本內(nèi)容
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nèi)容,分析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擴展學生的思維,研究教材中作者的寫作手法,鼓勵學生進行仿寫。例如七年級語文教材中朱自清《春》,作者大量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用詞優(yōu)美,形象生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重點閱讀這些擬人句,學習擬人的寫作手法。布置課題,鼓勵學生運用擬人手法進行寫作,并選取其中寫作優(yōu)秀的學生予以表揚,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為學生選擇優(yōu)秀閱讀作品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文章和小說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對閱讀的興趣。大量的閱讀一定會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廣泛涉獵知識,不僅提供了寫作所需素材,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更能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鑒賞能力和運用能力。閱讀在寫作中至關重要,可以使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并對其加以利用。良好的品讀能力和鑒賞能力在寫作過程中非常重要。學生只有感悟了作者對情感的表達技巧和寫作手法,才能在以后自身的寫作中非常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讀寫融合的過程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尤其重要。新課改要求教師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這就需要學生有極強的自學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全面拓寬。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每天閱讀一篇文章,選擇其中優(yōu)美的和有意義的段落進行摘抄和背誦。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的習慣,主動去搜集寫作素材,抒發(fā)閱讀心得體會。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相融合。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不斷閱讀,掌握其中的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在閱讀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4]。
(三)引入多元化的融合方式
最后,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訓練。可以以課本為素材,選擇合適的文章,要求學生對其進行仿寫,縮寫或擴寫,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更可以融入閱讀的教學。例如《濟南的冬天》,教師可指導學生仿照文章的擬人手法,描寫自己家鄉(xiāng)的冬天;可以選擇學生都知道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選擇其中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例如《三打白骨精》要求學生進行縮寫,只保留中心思想,去掉各種修辭手法,簡潔的表達出其內(nèi)容。也可以給學生一個段落,要求在意思不變的前提下,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對其進行擴充。多讀多寫,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也可以組織演講比賽和板報制作評比等一系列的課后活動和生活實踐,讓學生主動去搜集課題,整理資料并付諸行動。在實踐中使得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得到綜合的提高[5]。
結(jié)語
閱讀和寫作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著重于學生讀寫能力的融合提高,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打破傳統(tǒng)課堂聽說讀寫分家的局面,構(gòu)建全新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進而促進其未來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淑霞.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jié)合[J].文淵(中學版),2020(8):620.
[2]鄭巧蓮.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文淵(高中版),2020(9):814-815.
[3]鄭巧蓮.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文淵(高中版),2020(9):814-815.
[4]穆瑞紅.基于讀寫結(jié)合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構(gòu)建[J].文淵(高中版),2020(6):934.
[5]羅淑華."讀寫"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探討[J].文淵(小學版),2020(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