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要】建設高效率課堂一直是廣大教師的基本任務和重要目標,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課堂教學肩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建設高效率課堂這一任務和目標的實現也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順應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最終順利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和建設。
【關鍵詞】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初中數學教師要秉持著正確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去構建起更加與時俱進的數學課堂,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樂趣,化解自己對于數學本身的畏難心理和浮躁心理,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智慧和數學學習才華更加充分地予以呈現。教師要消除以往的錯誤的教學心態,讓更多的學生懂得:自主化的數學學習才是讓學生成就更大的進步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要造就更好的外部契機,由此鼓勵學生不斷地跨越難題、面向進步。
一、鼓勵學生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徹底改變落后的觀念和思想,肯定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充分的學習空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和看法,提出問題和質疑,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比如,在講授“二次根式”這一部分時,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掌握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消化時間,同時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再給予詳細的解答,讓學生能有一個更深的印象。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本課程的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二、運用生活實例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頭,是數學應用的終點。生活中有很多數學案例,用這些案例開展的教學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識,增強他們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初中數學教師應改變以往局限的教學思路,將教學范圍從原來的教材、課本擴展到具體的生活,將更多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案例、材料和資源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比如,在教授“相似圖形”這部分知識時,本課程的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筆者結合生活實例,對學生展開了教學。第一部分是筆者對生活現象的引申,并將生活現象中的問題提煉出來,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來分析生活問題。這樣,通過以生活為例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創設提問情境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和動力,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提出問題能有效地引發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改變以往單向傳遞、單純講授的教學方式,盡量根據數學課本中重難點知識精心設計問題,選擇恰當的時間向學生提問,創設靈活多變的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探究活動。
比如,在講授“解直角三角形”這一部分時,學生已經了解了三角形的性質和特點,為了激發學生更深的探究興趣,在講授開始之前,筆者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了問題情境。這次的提問,筆者把前面所學的內容結合起來,一方面是為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在熟悉的知識氛圍中,學習新的知識,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對這次的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經過學生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答案。
四、開展合作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合作探究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過程的擴展、優化和提升,是合作能力的有效培養。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適當轉變學生之間的隔閡和個體間的競爭關系,根據科學的標準和原則,把全班學生分成4-6人的學習小組,確定學生“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關系,進而充分地鼓勵、引導學生圍繞同一問題或同一任務,開展小組討論、互動、交流,實現思維互補、相互啟發、互相幫助,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在講授“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這部分知識時,為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筆者就針對學生進行了合作探究活動。第一,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把學生安排成若干組,每組6人,組內成員確定好后,筆者再給學生布置作業,作業下達后,學生立即圍繞作業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和分析,學生得出結論。為了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效率,討論過后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展開,這樣可以增強并調動學生尋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積極性,讓課堂可以始終處在高效積極的狀態。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秉持著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和宗旨,用心打造出更加高效的師生互動的新體系,讓更多的學生消除自己的被動心理、浮躁心理、厭倦心理,并且能夠在課堂上呈現出更加積極的狀態,感悟到更大的學習樂趣和智慧。教師要釋放本人的感染力,用情感去帶動學生,并且讓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思考能力、數學學習效率都得到提高和進步。教師要成為一個因其勢而利導之的人,并且能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成為更為出色的人。
參考文獻:
[1]邱清華.數學高效課堂,“有聲”勝“無聲”——初中數學課堂提升數學表達力的策略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20(20):36-37+59.
[2]黃陸珍.實施“任務驅動”,構建高效課堂——以“矩形的性質與判定”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0(17):31-32.
[3]汪海洋.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創新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