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興趣教學法本質上就是挖掘學生對于學科的實際興趣,基于興趣引導,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并自發探索學習內容,形成自主學習過程的同時,也形成高效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具體到實踐中,就是融合學科特色,形成專業的興趣引導,并逐漸轉化為學習熱情,發揮長效機制,形成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基于此,以下對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初中體育教學;運用探究
引言
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學校在注重學生文化發展的同時,也要對其身體素質以及精神狀態給予更多關注,要將體育作為增強學生體魄、促進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關鍵課程。但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學的狀況不容樂觀,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數學就只是學校固定必修課,枯燥無味且難度較大,學生對學習此科目基本興趣不高,并且缺少主動參與運動鍛煉的興趣,對體育教師的教學不感興趣,家長和學校對體育課教學的開展也不夠重視,最終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所以教師需要探索研究,變換教學方式,采用興趣教學法,引導學生重視體育學科,提高學生積極性。
一、興趣教學法的內涵
興趣教學法,從名稱上分析,就是通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在教學中會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活動,使得教學任務可以有效的落實下去,讓課程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進而可以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水平。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興趣的支持,這是學習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要重視興趣的提升,讓學生對于該科目的學習時刻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何才能正確的學習體育知識,并且應用到實踐中,體育教師需要面對這一問題,并且積極有效的采取措施解決這一問題,以更好的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讓學生順利良好的體育學習觀念,為終身體育學習奠定基礎。
二、目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計中缺乏興趣點
首先,在當前的體育課堂中,部分教師常常采用“簡單講授+自由活動”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喜好以及需求,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逐漸失去興趣。其次,課程的活動形式相對傳統單一,以“基礎訓練+比賽”的形式為主,且在基礎訓練中,同一動作反復練習,學生更多的是被動且機械地參與其中,并不具備主動性與積極性。再次,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統一的活動方式,未能根據學生個體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后,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以文化課的形式為主,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使得課堂教學與體育課程的要求相悖。
(二)教學方向錯誤
在新課程的改革發展下,初中體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全方面的發展,爭取做到全方位發展。但是就目前的體育教學情況來看,我國教學方向明顯錯誤,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內容,還是讓體育老師為主導,學生為輔的這種教學方式,一直在表面上教學,不往深處挖掘發展。當然,這種仍然延續傳統教學內容,根本無法與全新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有效對接,嚴重影響了初中體育教學目標的轉變和改革的持續推進。
(三)興趣教學法未能得到有效運用
當前,部分學校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文化課程較為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體育課程。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一些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會有一定的隨意性,對于學生的興趣以及個性化需求并未加以關注,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加上部分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環境相對較差,在體育器材、設施等方面缺乏管理與更新。這種情況下,如果體育教師沒能有效采用興趣教學法,將會使學生的體育興趣匱乏。
三、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組建體育興趣小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自由組建體育興趣小組,創設開放、包容的課堂環境,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的意識,從而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去參與體育學習。教師還可以讓組內成員相互探討,取長補短,真正實現共同提高。在實際的體育課上,教師可以將多種體育訓練活動安排在一起,并在體育教學環節上添加一些相關聯的娛樂項目。如在投籃教學課上融入一些街舞動作,讓學生觀看的同時,還有助于觀察各個小組的練習情況,快速點燃學生學習籃球的熱情,這樣既完成了籃球教學,鍛煉了身體素質,又幫助學生建立了自信心,培養他們敢于拼搏的精神。這種體育教學方式的運用,有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更利于學生課堂所學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促使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了解,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快速調整教學計劃,充分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讓體育課堂充滿無限生機活力。
(二)內容豐富
教學內容單一是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一大問題,且對于學生而言,學生本身作為獨立個體,對于事物有著明顯的喜好區別,有的學生喜歡籃球,自然也會有學生不喜歡籃球運動,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促使教學內容多元化來解決這一問題。如對于學生的體能訓練,如果學生不喜歡跑步,則可以通過跳繩、仰臥起坐、俯臥撐、原地高跳等運動項目,來轉化訓練內容,不停輪換體能訓練內容,促使學生時刻保持新鮮感。另一方面,對于具體的教學行為,學校與教師要形成重視,并通過一些與籃球相關的運動故事的宣傳講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活動當中來。
(三)競技運動融合
初中生非常的喜愛競技類項目,在比賽賽制的影響之下,對于學生有更加深刻的約束性作用。利用競技類項目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得到提升,使得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更加高效。學生只有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才會增強體質,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在該環節中,競技項目的使用可以讓學生更加愿意表現自己,也會消除負面情緒的影響。例如,百米沖刺訓練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4×100接力賽”的比拼中,組織三個小組進行比賽,每次參與比賽的為12人。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會投入比較多的力量,比賽結束后也會充分的分析自己的不足與問題,然后開展專項的訓練。而沒有參與比賽的學生會更加努力參與到比賽中,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進而可以提高專業素質水平。在競技項目進行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并且讓其掌握必要的安全基礎知識,在訓練的同時也需要保護好自己。此外教師根據需要調整訓練隊伍,保證各組實力相差不大。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采用興趣教學法,首先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在此基礎上設計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的教學手段,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主動性。另外,體育教師還要保持再學習意識,豐富自身專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全面了解學生興趣,善用興趣教學法,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切實感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高國峰.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5):115-116.
[2]王銳.試論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05):280.
[3]黃日華.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探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2):160.
[4]吳玥,毛爽.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報刊薈萃,2017(08):248.
[5]陳成國,陳文修.關于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7(08):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