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井榮 焦筱湉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逐漸加強了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與此同時我國加強校企合作,希望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更好地培養我國高技能人才。不僅如此,這也是我國開展職業教育的目標,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有效推進我國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也是有效解決我國當前人才短缺問題,從而通過創新人才培養的合作形式,來更加完善我國工作機制,從而實現我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價值體現。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養;問題;對策
前言:
眾所周知,我國開展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對于人才培養過程之中,通過創新多種形式加強校企合作進行合作教育,將我國學生培養成全面素質型人才,同時與用人單位進行緊密合作,更好的培養適宜崗位需求的高質量人才。與此同時推動我國教育質量水平提升,并為我國當前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培養人才提供參考價值。
一、校企合作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
筆者通過對于我國當前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到我國企業在進行人才選拔時,更注重對于技能掌握的全面型人才選取,這樣就表明我國在進行職業教育時更應該與實際工作相聯系,同時培養學生掌握實際技能,更好的適用于崗位需求。因此我國加強推進校企合作,這就要求在推進校企合作機制時,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教育工作開展,同時促進我國教育機制可以更好的適應目前市場需求,從而發揮出固有價值,利于我國學生在未來崗位中適應性提升。與此同時,有效通過校企合作可以進行人才培養,同時企業的參與能夠使得課堂教育更加豐富多彩,打破傳統教育帶來的弊端,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水平提升。
二、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①校企合作的有效機制尚未建立
近些年來伴隨著國家對于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提升,在我國教育改革上加大了關注程度,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我國校企合作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并且對于內部的工作安排并不合理,因此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財政政策支持,并且要求我國要頒布一些綱領性文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之中。
②校企雙方難以真正形成互動雙贏局面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也不難看出我國校企合作是新式的職業教育方法,因此在原則上是雙方參與互惠互贏的,但是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之中,我國企業和職業院校無法在利益平均點上進行合理把握,致使很多企業并不愿意與學校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約了我國校企合作模式推進。
③職業院校的內涵建設及教學管理現狀影響合作開展深度
不僅如此,我國合作企業對于學校的信譽品牌和學生的培養質量也十分關注,因此在一些院校的專業設置培養方式上,與我國企業的相關要求不符合,這就制約了該院校發展校企合作模式,并且較為落后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時制約著人才培養計劃實現。校企雙方并沒有妥善合作,這樣就會導致我國職業院校的學生不適用于崗位需求。
④校企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機制
由于我國校企合作機制還處在長期探索之中,因此我國企業和職業院校應加強雙方的溝通機制,有效確立,同時在全過程實踐探索的過程之中進行,雙方密切交流,同時根據各自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良好合作,但是據實踐調查了解到我國校企雙方并沒有建立完備的溝通機制,所以難以產生真正的合作效應。
3、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對策研究
①建立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工作機制
通過上述對于問題的分析,我們也不難看出在我國當前校企合作過程之中,就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從而借鑒國內外優秀經驗,更好的投身于我國校企合作機制構建上。與此同時,還需要了解我國校企合作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的解決在合作中出現的大量問題,避免由于問題造成校企合作價值得不到體現。同時我國政府還應該注重培養合作協調指導委員會,同時建立各行各業學校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對于當地的校企合作進行有效協調和開展,并且建立完備的溝通平臺。并且將校企合作模式作為重點工作機制來進行大力推廣。并且在最大程度上調動我國職業院校和企業的積極性,從而有序加強管理,指導校企合作各個環節工作,注重解決問題,確保我國校企合作工作可以正常運轉。
②建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通過上述調查,我們也了解到要制定科學的校企合作評價標準,同時對于各個環節流程進行明確的管理,這有利于我國校企合作模式順利推進,同時建立完備的校企合作激勵機制。這樣更利于保護和激勵我國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國校企合作順利開展。同時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實施產教結合并對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突出的職業院校,可以推薦為重點實施單位,同時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③創新校企合作的基礎管理工作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我國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加強對于高技能人才培養。就需要明確我國市場人才需求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強化拓展自身的業務功能,更好的改進學習過程,提高相關培訓結果。與此同時,還需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更好的突出專業知識領域,同時為我國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并且依據縣級形式來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激發教師參與制,來提升我國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將校企合作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也不難看出加強校企合作是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重要舉措,同時它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依靠單方面的援助。這也就表明我國高職院校在進行校企合作模式推進時,更需要努力更新理念,同時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合作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更好的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的為企業服務,同時我國政府部門應完善自身的保障機制,從而對職業院校加強扶持力度,促進校企合作模式推進。在校企合作模式推進實現的當下,更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努力將自己培養成高技能人才適用于未來崗位需求。
參考文獻:
[1]姜立之.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職業時空,2009,(11).56-57.
[2]石麗敏.國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分析與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6,(12).81-84.
[3]于長東.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產學合作的典型模式及借鑒[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4).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