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柱
摘要:高中數學的學習內容是極為復雜的,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堪憂,為了扭轉不利的教學形勢,高中數學教師應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等環節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引言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對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有新的調整,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恰當的教學方案,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適用于學生的學習,一般是通過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成績體現出來的,成績的高低在短時間內是決定不了什么的,但是可以反映出學生在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在教師和學生的不斷磨合中,教師找出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學生探索出最有效的學習習慣,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使得數學課堂呈現出意料不到的效果。
1高中數學課堂的現狀
高中的學習任務量大,而數學是計算和理解融為一體的學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做數學題。部分學生不能協調好數學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經常把數學作業放在最后,沒有給數學學習留出足夠的時間,從而也拖慢了教學的進度。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熟練度不夠,基礎沒有打好,為深入學習數學增添了難度。而且大多數數學教師依舊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清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使得教學進度忽快忽慢,不適合學生長久、穩定的數學學習。還有部分數學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難以接受新課程改革下的新的教學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高中數學課堂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標
2.1轉變和改進課堂教學理念
在全面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新的挑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來改進教學理念,使教學方法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達到“雙贏”的效果。大多數教師認為學生是學習者,需要全盤吸收,這就束縛了學生的思考空間,限制了他們的優勢,削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案,使全體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此外,學生的學習習慣也要改變,不能過于死板,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現階段的學習。
2.2設置基本目標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需要不斷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科,只有把基礎打牢固,才會對以后的數學學習有所幫助。在數學教學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逐漸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自發地熱愛數學。只有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夠全神貫注地融入數學課堂,發掘出自身潛在的數學學習技能,更好地完成數學課堂設置的目標。明確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規劃,完成其中的一個小規劃時,他們會收獲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3.1在數學課堂上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高中課堂的教學,這種方法會束縛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要立足教學要求,改變教學方式,轉變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內容,使數學課堂目標明確,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師要留心學生的學習成果,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制定恰當的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數學課堂當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發揮主體作用,在不斷學習數學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
3.2構建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理解
教師將新課知識的主要內容設置在幾個具有梯度性的問題中,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人教A版“幾何概型”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問題,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古典概型的特點是怎樣的?其概率計算公式是什么?讓學生感受古典概型到幾何概型的演變過程,分析總結兩者之間的關系。另外,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可以從生活角度出發,提出幾個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如下:
若在1升水中有一個細菌,現在小明從1升水中隨機取出20毫升的水,那么小明在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細菌的概率是多少?
生活中的概率問題更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他們在學習數學內容時也會更為積極、主動。在此種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效率自然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3.3靈活選用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高效思維課堂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這不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適當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為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構建平臺。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組內分享學習經驗,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還可以借助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和討論活動,最后進行歸納和總結,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數學“直線與方程”的課堂教學中,筆者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直線方程的概念,以及會判斷一個點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在課堂上出示了一些典型的例題,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習直線的特征性質時,筆者設置了這樣的例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任意一條直線,都是由點組成的集合,但是已知任意一點的坐標,怎樣才能判斷它是否在給定的直線上呢?隨后,筆者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直角坐標系,并作出通過點(2,0)且垂直于x軸的直線l,提問學生:在直線l上的點的橫坐標有什么特點?橫坐標為2的點一定在直線l上嗎?直線l的特征性質能用x=2來表述嗎?通過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學生對于直線l的特點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這為本課概念的引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4高效運用教學方法,顯著提高教學進度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關鍵階段,教師的教學方法要貼近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高效靈活地使用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高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讓學習效果更佳。高中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壓力最大的時期,多樣的課程內容,使得學生作業繁多,經常分輕重緩急,弄得一團糟。教師如果不能夠調整教學方法,把一部分知識在課堂上鞏固,減少課后作業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教學進度會變緩,所以說,高效的教學方法會提高教學進度。
3.5充分挖掘教學手段,構建高效體系課堂
在高中階段,學生一般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對數學學習也有著自己的認知。但是,很多學生的數學知識點比較凌亂,沒有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雖然都能夠理解和應用每個部分的知識,但是難以實現綜合利用。因此,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使學生擁有完善的學習框架,從而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有指導作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內容,如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直觀呈現數學的變化。教師在課堂上要思維活躍,富有趣味性地講解數學知識,使更多的學生投入其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海龍.基于有效教學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0(28):81+83.
[2]袁媛.如何加強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08):80.
[3]徐保勇.淺談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5):50-51.
[4]張亮亮.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20(2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