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娜 劉魯杰 王秋移
摘要:幼兒園的施教模式在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深入發生變化,尤其是游戲化視角已滲透在幼兒教育學科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幼兒為核心,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熱愛游戲。游戲對幼兒的身心成長有著很大的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游戲教學;幼兒學前教育;應用策略
引言
幼兒時期正是培養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以及正確“三觀”的黃金時期,所以教師要注重采用合理手段來開展專業化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幼兒自身認知能力、自控能力較差,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適當融入和游戲相關的手段來確保學習的內容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讓幼兒主動融入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以正確的眼光看待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各個問題系統分析和研究,發揮出游戲運用與融合的優勢,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一、探析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孩子的課堂活躍度與幼兒教學的氛圍環境息息相關,利用不同類型的主題游戲,可打造出或重于活躍、或重于思考、或重于自由的教學環境。同時,根據游戲等級的提高,不同等級游戲中設計的知識容量越來越廣泛,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具備針對性。由于幼兒時期孩子的能力發展維度大不相同,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帶領與引導,對于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極為重要。同時,由于孩子對游戲規則的理解與分析比較吃力,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主題的同時還應在游戲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補充與引導,促使游戲順利展開的同時,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幼兒時期正是孩子拓展思考維度的重點階段,教師的游戲主題設定是能否在游戲中促進孩子手腦運用能力與智力水平發展的關鍵,兼具趣味性與故事性的游戲主題可使孩子在互相合作中理解協作解題的重要性,并在解決游戲問題的過程中養成控制情緒的行為特征。因此,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教育價值不僅僅在于促使孩子快樂成長,在經典的主題游戲中,還可大大簡化能力培養的幼兒教育過程,使太過復雜的能力訓練內容,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簡化。
二、探析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2.1幼兒游戲教學存在方法滯后的問題
因為幼兒年紀小,自控能力弱,無法在短時間內專注同一個游戲。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游戲特色以及幼兒的實際情況,轉變游戲教學法,豐富教學內容,將課堂知識教學與游戲充分融合。然而,現代教師時常忽略這個問題,游戲教學方法滯后,導致未能提高教學效率,甚至將課堂教學變得碎片化。
2.2缺乏游戲相關環節的問題引導
教師的游戲教育引導,便于孩子在整體性上認知游戲教學的內容,使孩子可以利用相關的引導條件直接解決問題。但是,當前游戲教學中,在游戲的初期由于教師缺乏游戲相關內容的詳細介紹,使得整個游戲的重點環節流暢度降低,進而無法利用科學且完整的分級游戲內容,幫助孩子解決游戲問題,并在工具的利用與思維邏輯的整合中發展出創新能力的同時,在游戲的進程中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
三、探析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的教育方法
3.1指導游戲方法,提升游戲化教學效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足見方法指導的重要性。在過往的幼兒園游戲過程中,教師通常只是將游戲課程發布給幼兒,對幼兒游戲過程中游戲方法的掌握關注度不高,一些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在游戲活動結束之后,仍然不明所以,導致游戲課程只是表面熱鬧,對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教師在幼兒園落實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想要充分發揮游戲項目的教學作用,方法指導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幼兒只有透徹領會游戲內涵,習得正確的游戲方法,才能啟動自主能動性產生有效的學習行為和能力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游戲時,應該先向幼兒詳細地介紹游戲內容,進行合理的游戲導入,簡單來說就是使幼兒明白要玩什么、怎么玩。在幼兒游戲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不間斷巡視,對幼兒錯誤的游戲方法進行及時修正,引導幼兒遵循游戲規則,建立正確的規則意識,既能提升游戲化教學的效用,也能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和品質情操,彰顯教師獨到的教學智慧。
3.2優化和完善幼兒的游戲環境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應用與融合游戲要優化和完善幼兒的學習環境,環境也是一種關鍵的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游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加強對環境的創設以及合理應用,確保幼兒始終處于良好環境中,自主參與各種游戲,促進個性化發展。因此,在幼兒園游戲硬環境創設環節中,教師應注重區域空間設置工作,在實現綜合考慮各種游戲類型以及幼兒實際情況來設置多種區域,為幼兒提供更加全面展示自我以及參與游戲的空間。當前在幼兒園教學工作中游戲區域的類型主要包括角色扮演區域、研究探索區域、音樂區、實踐運動區域以及閱讀區域,教師還應在各個區域中合理投放教學工具,實現合理引導幼兒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在為幼兒投放各種教學材料時,要盡可能地提升材料的安全性,并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鼓勵幼兒展開自身想象力,挖掘各種材料中的游戲價值。除此之外,在為幼兒創設軟環境時,要求教師要制訂各種游戲規則,在制訂游戲規則時積極考慮幼兒的個性化建議,讓幼兒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游戲規則制訂工作中,在這一過程中和幼兒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幼兒參與游戲的主動性。
3.3積極切身實踐,增強幼兒體驗
在目前的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從幼兒的心理特征來看,幼兒更加喜歡積極而又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和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應該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意識。比如,教師可以考慮在幼兒園外多設置一些幼兒可以自主參加的跑步、踢毽子等區域,便于幼兒更好地自主參與體育運動。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和不同課程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安排幼兒進行繪畫、手工、陶藝等活動,可以設計游戲體驗區,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其中,滿足幼兒課程的教學需要。同時,教師應注意游戲過程中已經存在或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游戲規則完成游戲,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指導游戲時一定要避免簡單的說教,不必太過刻意,以免影響幼兒游戲化教學的教育價值。
3.4建立評價機制,實現游戲化教學構建
教師在全新的教學格局下,應該轉變教學思想,推行游戲化教學,也要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在每節游戲課程中,教師都要設置評價環節,評價時尊重幼兒個體的差異性,對于表現優異的幼兒,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贊揚和肯定;對游戲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也不要疾言厲色地加以訓斥,而應盡量采用鼓勵式、肯定大于否定的評語,和幼兒一起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共同解決問題,評價中側重增強這類幼兒參與游戲的信心。教師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不僅可提升游戲化教學的實施效果,也使教學計劃有始有終,體現教學規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實現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成功構建。
結束語
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指以游戲為中心,貫穿幼兒園的全部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學習技術與藝術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實質是讓幼兒變成求學和進步的主體。游戲化教學把幼兒作為教育的對象,促使他們在游戲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優化游戲的時間、游戲場地及游戲素材,更新教學方法,發揮游戲教學良好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暢.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1(03):102+104.
[2]黃翠瑩.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J].好家長,2021(17):17-18.
[3]談婭妮.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實施對策[J].試題與研究,2021(06):99-100.
[4]趙愛霞.游戲教學環境下的幼兒園教育探析[J].天津教育,2020(35):181-182.
[5]李澤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相關思考[J].學周刊,2021(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