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哲寧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各行各業以“昂首”的姿態奮力向前,努力抓住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建筑工程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城市化建設腳步的加快,也促進了建筑工程行業的轉型。現階段,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建筑工程管理必須實現創新發展,否則將難以應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競爭。從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出發,優化管理體系,提升企業效率,進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甚至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現狀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近些年來,人民對居住環境需求的提升給建筑行業帶來了許多壓力和挑戰,因此,為提升建筑企業自身的社會效益,需要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切實強化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我國建筑在自身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帶來了大量的經濟財富和就業機會,但是相關的管理機制仍待進一步改革,需要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管理,國內也缺乏成熟的建筑工程管理體系,所以相關工作應切實加大對其的完善力度。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是引導一個建筑工程完整、有效率完成的指導工作,對整個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從目前來看,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還需要不斷完善。管理中存在的任何缺點,都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進一步提升,做好建筑物工程管理工作,減少能夠影響工程在施工中所出現的一些不確定因素,避免工程因為受到這些問題的干擾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能做到的。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還包括對整個工程中的人員、材料、設計等方面的管理,明確工程建設中工作人員的職責和角色,做好職權分配,使管理有效、有秩序。創造適合的監督系統,管理建筑工程有序運行,才能使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得到保障,使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正常運行,以推動建筑工程行業在當今社會中可持續發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導致管理混亂
良好的管理機制是確保建筑工程項目得到有條不紊地實施的關鍵。而就現代來看,我國很多建筑企業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機制上存在的問題較多,無法適應現代管理的要求。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需要引起重視:第一,只注重利益,而忽視了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使得施工現場的管理較為混亂,對施工人員的管理缺乏人性化,難以結合工程項目實際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更多的只是照抄照搬,不僅摸著石頭過河,而且沒有對過河中的教訓進行總結和反思,這也是建筑質量安全問題的根源所在。第二,缺乏明確的職責劃分,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各自之間良好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各自的職責不明確,尤其是在施工管理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有待改進。第三,所制定的管理機制缺乏彈性與活力,較為死板,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機制,使得整個管理過程更多的是條款式的進行,并沒有結合建筑節能經濟環保、人員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使得管理秩序混亂的同時,整個施工現場的管理效果不好。
2.2項目管理信息技術比較落后
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在建筑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有關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可以更好地幫助整個管理工作順利開展,而且該系統的建立也可以極大地提高整體的管理效率。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各種系統軟件的使用才能更好地完善整個信息化系統,但是由于我國對系統軟件的資金投入不多,在軟件開發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部分依賴于進口的技術和軟件,導致我國企業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統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時代發展的趨勢。而且對軟件的更新速度比較慢,不能很好地滿足實際工作,對于該系統軟件的要求。這些問題都是需要企業以及有關政府認真思考的內容,應積極地采取措施,對有關技術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和研究。
3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3.1完善管理機制,優化管理流程,著力實施全過程管理
現代建筑工程具有工期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高、節能環保性能要求較為突出的特點,為契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整個建筑工程管理中,應始終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參與建筑工程管理。而管理機制作為整個建筑工程管理任務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通過對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對管理流程不斷優化,著力實施全過程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在管理機制完善的過程中,首先應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分析工程項目的特點,再結合類似工程在管理機制中存在的諸多不足,結合本工程的實際,制定更加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管理機制的完善,主要是從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環保節能、智能化等方面為著力點,以更加完善的質量管理機制,安全高效的管理制度,科學有效的進度管理計劃,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以及環保節能和智能技術的支持等,構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在管理流程優化的過程中,主要是在完善管理機制的基礎上,對各自的管理職責進行明確,通過明確管理制度,理順各自的管理要點,切實做好銜接工序的質量管理,對整個管理流程進行優化,使得整個管理過程變得更加順暢。
3.2完善建筑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為了確保信息化可以在建筑項目管理中發揮出作用,要始終堅持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企業的有關人員應該對整個項目的實際情況有著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并且對信息化管理系統所涉及的功能進行全方位的完善,在其功能中不僅僅應該包括施工原材料的使用,機械設備的安排,同時也要包括對整體工程效益的分析,工程的計劃安排等等。還應該設置專業化的辦公軟件,這樣可以很好地對工程進行24小時的監督和監控,圍繞整個項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充分地發揮出管理系統的作用和價值。需要對該系統軟件進行實時的更新,讓其更加符合實際建筑的需求,加強對系統軟件服務功能的開發,更好地保障整個系統功能的效果和作用。除此之外,也需要對信息系統進行定期的維護工作,安排有關的技術人員對該系統定期進行檢測,若檢測過程中發現系統漏洞,要及時維護和檢修。只有經常對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維護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證該信息系統平穩運行,為項目管理信息化的穩定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3.3組建現場監督管理團隊
對現場管理團隊進行組建的過程中必須要篩選出專業性較強的現場監督管理人員,還需要組建一支兼職的檢查隊伍,其中包含管道安裝、電器安裝、設備安裝、土木建設等不同專業類別的技術工作人員組成的各個小組,以對建設項目工程的現場施工進行嚴格管理,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隱患問題進行逐一排查,從而有效地保障建設項目工程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在制定建設工程現場考核標準之后,需要將標準文字化、平面化,并且貫徹落實在建設工程的各個方面,保證工作人員能夠將自身工作內容與考核標準相結合,在日常工作中嚴于律己,在考核工作中獎懲分明,進而能夠形成規范化的工作常態,并且逐漸衍生成為企業單位文化之一。
結語
創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的發展價值,管理過程的規范是工程項目順利完成的根本保證。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企業進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是大勢所趨,因此企業要結合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體系,創新企業管理方式,高效配置企業資源,以增加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籌碼,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企業在建筑行業的影響力,提高企業的社會公信力。
參考文獻
[1]佴粉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問題及創新性分析[J].居舍,2020(28):137- 138.
[2]孟慶保.探討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30):185-186.
[3]王玉偉,陳國強.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散裝水泥,2020(04):47 -48.
舟山綠城樂居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 3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