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價值觀是現代教師的任務之一,小學德育同樣是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筆者認為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核心價值觀滲透于其中,讓小學生的思想意識更加符合現代主流社會。在德育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理解偏差、知行不一以及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的問題,亟待教師去解決。本文以小學德育教育中核心價值觀的滲透為切入點,對二者的結合進行了探索,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德育;核心價值觀;關系分析;通入途徑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國際之間各個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文化、價值觀不斷碰撞,相互之間互相影響。我們在學習國外的優秀文化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國外錯誤思想的侵襲,導致我們的價值扭曲、道德喪失的現象出現。因為我國沒有在國家層面上樹立起統一的國家價值觀念,因此人們的具體行為缺乏統一觀念的指引,部分人因為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念導致人性的喪失,缺乏理性和信念的追求,社會倫理道德滑坡。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中國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國際舞臺上占據重要的地位,就必需要具備比武器和財富更加重要的核心價值觀。
一、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小學德育的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有效地融入進小學德育教育體系中,以學校德育為載體,讓小學生從小接受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熏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由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三部分組成。詹萬生教授指出德育教育主要包含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從二者的包含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學校德育二者在內容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差別。
二、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路徑
1.加大社會大眾的傳播力度
社會主義價值觀并非一種似是而非的口號,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德育教育的開展,就是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尤其是現代主流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二者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切忌忽略社會大眾的力量,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德育教育結合,并且滲透于社會大眾的傳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到了“敬業”,說到這里,或許在腦中一閃而過的是“集五福”活動。近幾年,臨近年末,眾多網民積極地投入到該活動中,其中“敬業福”則是人們望眼欲穿方可得到的五福之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代表了人們是否可以集齊五福還是需要具備敬業精神,一勞永逸的事情是不符合現代價值觀的。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部分,其與社會層面的德育教育相結合,這要是對德育進行良好宣傳的渠道之一。
2.深化學校的文化育人作用
時代處于不斷的發展之中,教師時刻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是學校能夠持久發展的必然需求。在教學中,學校應該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脫離應試教育。小學德育是學生成才路上的第一步,為國家培養創新性人才更是學校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國轉向“中國創造”的決定性力量。所以,學校在注重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要重視文化育人,對其作用不可忽視。教師的循循善誘、學校環境的沁人心房與剛柔并濟的教育模式,都在向學生發揮著社會主義價值觀“潤心”的作用。
3.落實于日常的教學之中
教育指的并不是單純的由教師傳授、學生學習的教學過程,指的還是師生在學習或生活中的相互影響以及互動過程。教師主要負責將已有知識傳授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塑造良好的品行,培養高尚的情操,特別是處于瞬息萬變的社會變革中,學生價值觀的樹立與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在舉手投足間給學生起到表率作用。學生因為自身學識有限,所以對于教材上的內容無法完全理解清楚,此時就需要教師能夠發揮知識紐帶與和粘合劑的作用,給學生進行講解,助其理解內容。學生在教師有效地講解中,對學科知識會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師價值觀的熏陶下,學生也會耳濡目染,學會約束自己。所以,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德育的結合,還是需要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之中,以教師指導為牽引,讓學生的思想意識能夠得以深化。
4.融入學生的社會實踐之中
為了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烈士陵園,為學生講解革命先輩的革命事跡,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生可以以小組學習的方式來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深刻體會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涵。其一,建立完善的家校聯動機制。教師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行為反饋給教師,家長和教師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學生的言行舉止,并做好學生的思想建設工作。其二,縱向遞進,將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去。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通過英雄的光榮事跡、圖像、聲音來感染學生,力爭通過觸動內心深處的柔軟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當然,教師也可以充分將假期的時間利用起來,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實踐活動,例如,去觀摩高新企業、做志愿者,幫助孤寡老人等,從一點一滴之中去體會國家近幾十年來的變化,使其社會責任感有所增強,助其樹立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形成助人為樂的良好思想品質,用真實的事例觸動學生的內心。深化理論認知和加強實際行動二者共同為教育活動能夠有序開展發揮了促進作用。小學階段社會主義價值觀應該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可以厚此薄彼,要做到理論實踐相結合,思想和行為的一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其特定的思想觀念,心理訴求和利益傾向,通過對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使命意識和社會主義責任感。
結束語
小學教育作為人生教育的萌芽時期,是人生的起始階段、關鍵階段。習總書記曾經將學習比作是系扣子,小學階段是學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開始就不對,那么其它扣子將會依次扣錯,所以人生的扣子要從一開始扣好。小學時期聆聽的教誨在我們今后的人生中有很重要的指向作用,小學教育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肩負著很重要的責任。小學德育研究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研究課題,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卻煥發出了生命活力。本文主要以小學階段的學生為主要對象,對社會主義價值觀怎樣和德育進行有機融合進行了探討,得出相應結論,希望可以打好培養小學生德育發展的長期戰。
參考文獻
[1]張麗.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思考——兼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軟實力價值[J].理論月刊,2016(04):46-49.
[2]陳秉公.論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鑄魂工程──解讀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國高等教育,2013(02):22-26.
作者簡介
楊永平(1969.02-)男,漢,遂寧市安居區人,大專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
遂寧市安居區西眉鎮中心小學校 四川省遂寧市 6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