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夢
【關鍵字】 飲食;穩定值;血糖
今年49 歲的白先生很擔心自己的血糖。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多年糖尿病患者。近兩年,白先生的空腹血糖盡管在臨界值上下浮動,倒也沒超過多少。直至最近一次參加完宴會,他突然覺得頭暈、乏力,一查餐后血糖,竟然有16,嚇得不輕。那應如何讓餐后血糖穩定值呢?
1.飲食定量,餐后監測 就餐時要控制飲食,每餐主食的攝入量要比往常減少1/3,且要經常監測餐后血糖,根據情況調整食物攝入量,直到餐后血糖降下來。
2.選擇升糖指數低的主食 飲食上要選擇升糖指數不高的食物,比如粗糧、玉米等,少吃精白米面可延緩淀粉消化,減慢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平緩餐后血糖水平。
3.多菜少飯,合理搭配 研究證明,用牛奶、豆漿、堅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動。因此,吃飯時多搭配不同種類的蔬菜和食物,可以幫助控制餐后血糖。
4.順序有講究 先吃菜后吃飯,更有利于血糖穩定。比如,先吃蔬菜,配些魚肉,再開始吃米飯,而且一大口菜配一小口飯,血糖波動會比先吃米飯或大口吃飯小口吃菜要小得多。
5.餐后做些低強度運動 餐后可以適當運動。吃完飯后不要馬上坐下,而是做些低強度運動,如散步、洗碗、打掃衛生等,這樣既對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不會影響消化。此外,堅持每天40 分鐘以上的有氧結合力量訓練,可以維持肌肉強度,提高體能,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