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高級中學 孫娜娜
邏輯推理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中重要的素養之一,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探究如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不斷提升,并結合實踐活動提出幾種高效的解決對策。高中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以后,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為從容應對高考夯實了基礎。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種開放性的方法,它能夠為學生創造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研究進行推理。高中數學教師在嘗試應用探究法組織數學教學活動時,促進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突飛猛進地發展。
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內容時,高中數學教師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組織數學教學活動,促進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不斷提高。一上課,數學教師便將印度國王賞賜宰相的例子引出來,促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10 天、20 天、30 天……100 天后宰相分別可以獲得多少麥子。學生帶著問題展開了討論和計算,有的學生詳細地將每個數字記錄下來,并計算麥子數目總和;有的學生將計算過程中發現的規律講給其他人聽。經過討論和研究后,學生紛紛得出了結論,數學教師也由此引出指數函數,并帶領學生共同推理指數函數。學生在探究環境中,思維較為靈活,能夠積極展開推理和探究,邏輯推理能力得到發展,同時數學課堂學習效率也逐步提升了。
數形結合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最為有效的方法,它能夠通過數和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實現題目的變化。高中數學教師以此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同時促進他們在數與形相互轉化的過程中邏輯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例如,在學習“函數與方程”內容時,高中數學教師采用了數形結合的方法,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一上課,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將二次函數的圖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像找出“x取哪些值時,y 的值為0”。學生根據圖像很快找出了答案,隨后,數學教師又引導學生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在學生解出方程后,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二次函數的圖像與x 軸的交點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何關系,接著,數學教師又展示出幾個關于函數零點的問題,促使學生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以及方程思想快速解答出題目。
邏輯推理能力是從事實出發,并且根據一定的規則推理出其他知識的一種能力,對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數學教師嘗試將問題轉化法應用到課堂中,以此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興趣的不斷增強,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等內容時,數學教師直接將一道題目展示出來:“已知某一數列為等差數列,并且它的第1、3、9 項成等比數列,求第1、3、9 項之和與第2、4、10 項之和的比值。”學生開始將學習過的等差數列公式、等比數列公式等寫下來,想要通過解出通項公式后再解題。于是,教師說道:“同學們,這個等差數列具體是哪一個對這道題目提出的問題有影響嗎?”學生展開深思,并回答道:“它只要滿足第1、3、9 三項是等比數列就行!”教師繼續道:“我們能不能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呢?比如構建一個能夠滿足以上條件且又是我們熟悉的數列呢?”學生紛紛表示贊同,并將最常見的首項為1,公差為1 的等差數列寫了下來,快速解答出題目。高中數學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將問題進行轉化,能夠逐步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應用探究法、數形結合法、問題轉化法等不同的教學手段組織數學教學活動,并促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進程中提升邏輯推理能力。高中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得到提升后,他們會感覺到學習數學知識十分輕松,數學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