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行知實驗小學 張鳳娟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他們通過主動探索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在教學環節滲透德育,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德育素質,增強道德認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時,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教育,發展道德素質。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教師要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和道德教育之間的聯系點,以數學知識為教育出發點,讓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道德認知,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動用學到的道德知識來要求自己,實現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教師在讓學生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知道“1 分=60 秒”后,要教育引導學生珍惜時間,通過用秒表計時,讓學生直觀感受1 分鐘的長短,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
小學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十分密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設計生活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讓他們積極投入數學學習中,提升數學綜合素質。
例如,在教學“數據收集整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觀察和收集數據,以整理隨機出現的簡單數據為主要內容,把經過整理的數據填進簡單的統計表。在收集數據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中國在各屆奧運會取得的獎牌數,讓他們在收集過程中了解中國體育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的優異成績,激發他們的愛國之情。還可以讓學生收集行人、汽車、自行車、電動車闖紅燈的數據,通過觀察增強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通過與實際生活的結合,使學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增強他們的道德意識。
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深入探究。在遇到理解不了的知識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引導他們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找到理解知識的切入點,順利完成學習。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能夠具備向更難的數學知識挑戰的信心和動力,使他們在學習中積極面對遇到的困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大膽探索解決困難,使他們的意志品質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在遇到數學難題和較難理解的數學知識點時,不再有畏懼的心理,而是敢于面對挑戰,通過與教師交流、與學生討論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發展優良的道德品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讓學生探究教材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環節,教師要結合數學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拓展,向學生介紹數學知識的發展歷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感受到古代人的智慧,對他們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例如,在教學“圓周率”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科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后七位的人,這比西方國家要早幾百年。通過拓展環節了解豐富的數學知識,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對數學的發展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喜歡上數學學習,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并樹立學好數學、探索更多數學奧秘的信念,充分實現數學拓展環節對學生的德育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在課堂中進行,還可以結合數學課外活動進行。在設計數學課外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進行設計,使他們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充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在活動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促進他們數學綜合素質的發展。同時,在活動中,學生之間需要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掌握友好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關系,在互幫互助中完成活動內容。通過豐富的數學課外活動,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還能讓他們養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在活動中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學,使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和道德素質獲得有效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不僅是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還是素質教育下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興趣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把德育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道德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努力克服學習困難的意志品質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等,讓他們的道德綜合素質獲得有效發展,實現德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