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曲塘中學 錢開兵
運用“問學”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一系列逐漸深入的問題的引導下,以自己原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進行獨立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歸納類比、抽象概括、數據運算、演繹推理、表達交流、合作互助等數學基本思維能力。
學生在課堂前進行預習,需要教師結合將要在課堂上講解的重點給出有針對性的方向。這樣自發性的課前導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自信心,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加出彩。
例如,在“集合”一章的課前導學預習時,應當用“集合的概念”和“集合與元素的關系”來引入教學。對此,教師可以給出問題:“為什么我們通常將‘1,2,3,4,5,6,7,8,9’歸為一類?為什么我們提到‘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就會想到將它們統稱為‘七大洲’呢?又為什么我們可以用‘高一(3)班的一個學生’來指代我們班的某個具體的女同學呢?”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之下和通過課前預習準備可能會發現:“因為1,2,3,4,5,6,7,8,9 都是自然數,因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南極洲都屬于七大洲,具體的女同學屬于高一(3)班集體中的一個?!苯處熇^續提問:“從這三個例子中,大家可以發現什么叫事物的集合嗎?集合中的每一個個體又叫什么呢?大家還能舉出身邊其他集合的例子嗎?”有的學生會回答:“集合就是將某些指定對象放在一起?!边€有的學生會發現:“集合中每個具體的個體就是集合的元素。”教師應當對這些勇于積極回答問題、提出想法的同學表示贊揚,繼續鼓勵其他同學思考,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掌握知識。
在引入簡單基礎概念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針對疑難重點一步步深入學習,此時深入學習的過程并不是直接將知識教授給學生,而應該注重加強師生互動。以學生主動提出疑問為主,教師輔助解答疑惑,引導學生自主領悟體會,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集合”一章疑難點的課堂學習中,教師應當著重讓學生學習“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當堂思考“1,2,3,4,5,6,7,8,9”和“3,4,2,1,5,7,6,8,9”有什么區別?如果有區別,區別在哪兒?如果沒有,為什么我們更喜歡說前者呢?學生陷入苦思,教師應當注意把握課堂時間,做到既不浪費時間,又足夠讓學生充分思考。有的學生會回答“有區別,前者是按照從小到大的規律排列的,后者沒有按照規律排列。”教師繼續追問:“那么沒有按照規律排列的一堆自然數難道就不是自然數了嗎?”學生會回答“還是自然數”。教師順著追問:“都是自然數,為什么有區別呢?”學生再次陷入思考,還有的學生會回答:“它們都是自然數,只是我們習慣說前者?!苯處熇^續引導提問:“那是不是代表集合的元素是可以任意擺放的呢?”學生紛紛點頭。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出元素的特性:確定性、互異性和無序性。但有的學生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明明自然數是無法完全列舉出來的,為什么說元素是確定的呢?”此時教師不應該直接說出答案,而要反問學生:自然數無法列舉窮盡是否代表其是不確定的呢?這個問題就和第三個教學環節“學生自由討論”息息相關,教師可以自然而然地將課堂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疑惑后,在學生單獨思考有困難的情況下,教師應該讓學生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課堂形式組織學生間相互交流,共同解決疑難問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減輕上課的疲倦感,進一步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教師反問學生“自然數無法列舉窮盡是否代表其是不確定的呢?”學生都靜靜思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繼續拋出問題:“如果我們要用集合的形式表示本班的所有三十名女生,有什么辦法呢?”學生經過討論后,有的小組代表回答:“自然數雖然無法用列舉的方式表示完整,但每個自然數都是確定的,因為我們始終可以用數字表示出每個自然數,哪怕是9999999999?!庇械男〗M代表回答:“我們可以在集合中具體寫出三十名女生的名字。”還有的小組代表補充:“我們可以用圓圈來取代集合的符號。”教師對已經給出的答案表示肯定,還應當繼續啟發學生:“有沒有更能體現出集合內所有元素特性的表示方法,可以讓人直接明白這些女生都是高一(3)班的學生呢?”學生在受到教師的啟發后回答:“還可以用描述法,在列舉前先概括出所有元素的特性?!苯處煂W生的回答表示贊揚:“這樣集合的三種表示方法就完整了?!痹诮處熅脑O計的緊密關聯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輕松地掌握了集合的列舉法、描述法、圖示法三種表示方法,并對集合的概念有了自己的思考理解。
總之,問題化教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獨特理解,還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