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大莊中心校 米彩珍
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是無處不在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將來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而且良好的計算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支撐其進行學習的源動力,而想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更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靈活地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帶動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計算技巧和計算方式。游戲的導入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計算,對于開展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很有幫助。學生通過參與游戲能以輕松、愉快的方式鞏固自己的知識水平,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會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將游戲引入課堂,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進行《分數》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我提前制作了游戲卡牌,每張卡牌上面寫了相應的分數和小數,之后將牌扣回來洗牌,我隨機選中學生上臺抽卡,抽到之后將卡牌上的分數轉化成小數,小數轉化成分數。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會在游戲中對分數和小數的轉化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事實證明,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和數學素養。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數學計算知識創設情境,運用情境讓學生沉浸在有趣而且充滿知識趣味的氛圍中,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計算練習中。教師在情境中結合數學知識,寓教于樂,帶領學生投身于數學學習之中,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
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會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將生活與數學結合在一起,在生活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計算熱情。例如,在進行《簡單方程》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問題:“同學們每年都會長高,小明今年的身高測量結果是1.53 m,比去年長了8 cm,小明去年多高?應該怎樣用方程進行表示?同學們自己的身高又有哪些變化呢?”這種結合實際的問題能夠讓學生以趣味性的方式理解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到未知數的內在含義,同時又與學生本身密切相關,學生通過對方程的認識和理解就能解答自己的身高,還能舉一反三地說出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順利地掌握計算的技巧,理解計算的法則和規律。
生活中處處充滿競爭,在競爭中,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內在潛力。競賽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好勝心,能夠激發學生的勝負欲和參與性,有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小學生更樂于表現自己,比賽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勝心主動投身于學習中,從而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本人在教學的時候會舉辦一些競賽活動,或者在學習完一個章節后,在課上通過比賽的方式鞏固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比如,在學習完“百分數”的相關內容后,我布置了這樣一道題目讓學生解答:“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顆奶糖,巧克力糖占總數的60%,再增加30顆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總數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顆?巧克力糖多少顆?”這道題目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將題目設置成了比賽的方式,看誰能最快解答題目。除此之外,我還會舉辦一些綜合性的較為正式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發揮自己的計算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會激發自己的好勝心,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運算能力。
綜上所述,計算是小學教學中的重點和基礎,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計算訓練;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投身于學習之中,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通過競爭給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挖掘他們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