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齊河縣趙官鎮董家寺小學 齊文文
學校各項工作的具體落實,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優良學風的培養,學校校風校貌的形成,與班級管理密切相關。作為生源師資相對較差的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必須形成嚴格而規范的班級管理。結合相關教育文獻和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實踐,就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實效淺談幾點看法。
作為班級管理者,對本班學生情況必須了如指掌,才能對癥下藥。摸清學生的方法有多種,如個別談話、填表分析、家訪等。班主任要關注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等,考慮到網絡環境影響,還包括QQ號、微信號等。在工作實踐中,通過學生登記的QQ號,了解到班里有兩個男生網癮嚴重,就每逢放學與家長聯系,及時接孩子回家,不給他們上網吧的機會;平時在校,積極與他們交流談心,告訴孩子網絡只是工具,慢慢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計算機和網絡,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兩個同學已經很好地擺脫愛上網的壞習慣。事實證明,具有說服力的引導教育是幫助低齡兒童擺脫網癮的重要手段。
班級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注意管理方法,方法得當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作為班主任,可以適當讓學生管理班級。如班干部通過競選產生,班規班紀由學生和班委會自己制定,由班主任審核批準后,由班委會去落實執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多出點子,多鼓勵幫助,少批評打擊,充分發揮班干部積極作用。這樣班主任既可以從繁重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又提高了學生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班級管理的主動權一定要掌握在班主任手里,信任而不放縱,重點、難點、大是大非的問題,應由班主任處理。
班主任要善于察言觀色,如學生病了,遇到什么困難,有什么不愉快,一般會表現在臉上,發現異常便主動關心、詢問,想辦法,出主意,深入細致,時間久了,學生會佩服你,親近你?!吧斫虅儆谘越獭?,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如果你要求學生按時作息,自己卻天天睡懶覺,怎么能說服學生呢?作為班主任,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就需要比學生早到校、晚離校;要求學生遵規守紀,班主任也必須遵規守紀。班級事務要做到位勤,同時注意三點——無規律性、有預見性、有針對性,使學生處處感到班主任就在他們身邊,有問題會得到及時解決,從而增加師生間的親密度,增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感,也為班級德育工作做好鋪墊。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經常性、反復性、長期性的特點,班主任抓班級管理還要堅持經常抓、反復抓,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小學生因年齡原因很重感情,班主任應抓住這個特點注意對學生健康情感的培養。
任何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新生到校后,班主任應主動全面地介紹學校情況,引領學生觀摩校園文化及成果展覽、教育教學設施等,讓學生覺得自己的學校不錯,從而增強愛校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班主任應在任課教師配合下,用現代化技術展示學生所學學科的作用和特點,讓學生感受到每一學科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熱愛學習的情感。
學生尊敬師長的情感,并不是定幾條紀律、講幾個規矩就能培養起來的,而是在班主任長期的、耐心細致的工作中逐步培養起來的。一個老師要得到學生的尊敬,首先要關心愛護學生,以心換心,用真情換真情,做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在學生渴求知識時,傳授科學的知識;在學生技能徘徊不前時,點石成金;在學生需要幫助時,飄然而至;在學生渴望理解時,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久而久之,學生的尊師情感油然而生。
教育的契機可遇而不可求,稍縱即逝,班主任應善于識別把握。當新的學期開始或新的班級組建,學生在心靈上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愿望,希望一切重新開始,這時班主任就可以不失時機地以“起點”為主題,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幫助學生樹目標,定計劃。比如,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班主任就可以組織全班同學舉辦“為了母親的微笑”主題班會,讓同學們深刻感受母愛的平凡與偉大,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和義務。在實踐中,適時將德育要求轉化為學生自己的道德需要,以達到自我教育效果。
學生往往喜歡從老師那里接受新鮮的而又貼近生活的信息。因而我將一個個聽到的、看到的新穎而又富有哲理的小品文適時傳授給學生,以達到解惑的目的。一次班會上我講了如下故事:一個人問上帝,快樂與痛苦的區別是什么?上帝將這個人帶到一個房間,只見房間里擺放著一張大圓桌,桌子中間有大鍋肉湯,一群饑餓的人圍坐在桌子周圍,他們手中都有一只湯匙,只是湯匙的柄太長,無法將湯送進嘴里,于是他們只能痛苦地望著肉湯,忍受著饑餓的煎熬。上帝說:這便是痛苦。接著,上帝又把這個人帶到另一房間,這里的陳設與剛才一樣,不同的是這里的人們正興高采烈地相互喂著肉湯,其樂融融。上帝說:這就是快樂與痛苦的區別。無須老師再做多余的點評,學生們已經從故事中領悟了幫助別人便是幫助自己的崇高精神境界。從心理角度講,一種好方法用了多次便會乏味,使人失去熱情。因此,班主任應適當拋去一些陳舊的慣常的教育方法,不斷想出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以滿足學生求新、求異、求樂的心理需求,從而取得德育實效。
開展活動是體現班主任能力的重要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因此,積極開展活動,是搞好班級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班主任可以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在班級內開拓一些有趣的主題。如新生入學不久,可以開展“老師,您辛苦了!”或“向老師問好”等活動班會,開展“談學習”交流會,開展“我愛我班”演講比賽。同時,學校組織的活動,如歌詠比賽、藝術節、運動會等,也要認真對待。適當而豐富的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內化了學生自身的德育需要。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技能,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而這一切都基于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一位優秀的班主任,首先應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還應當是一位有高度自立意識的思想者,更應當是一位創新者。這就要求班主任應幽默機智,品位高雅,有自己獨特的管理風格。班主任要具備應付突發事件的機智,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還應該有自己的特長,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
另外,班主任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成就學生為努力方向,堅守崗位,負起職業責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恪守職業道德,無論是在學生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甚至在學生心理成長上,都要投入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去管理并實施,乃至取得滿意的效果。
總之,鄉村小學要生存發展,班級管理很重要。因此,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實踐總結、理論反思,并改進、創新班級管理方法,才能逐步提高鄉村小學的德育水平。同時,鄉村教師更要有一顆忠誠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服務學生的心,在管理進程中,多學習,常動腦,勤動手,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注重管理實效,細化班級管理工作,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