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湯筱嫻
思政課程對高職專業課程教學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以改變傳統內容單一、教學方式陳舊對教學工作形成的不良影響,還能夠引導金融專業學生掌握國家階段發布的政策信息,了解社會的發展動向,由此為學生進入社會更好的發展奠定知識基礎,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除此之外,通過思政課程教育與金融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增加專業教師對思政的認識深度,了解時事政治,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在教師自身學識得到完善的基礎上,可以根據金融課程內容旁征博引,豐富教學內容,使用時下最新的熱點素材解釋課程內容,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金融專業的知識,將課程思政應用到高職金融專業教學中,可以創造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養擁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金融專業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可以借助思政教育使學生在高職階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在學習專業內容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個人品德,防止學生在職掌握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進入社會,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熏陶,產生錯誤的發展觀念。金融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借助思政教育元素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金融管理專業教師需要在當下積極的學習課程,思政教育內容還應該挖掘思政教育的價值元素,創新教學方法,在此種情況下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踏入社會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導入思政教育元素,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與道德品質。
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從學生層面出發,考慮到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領路人的重要角色,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果,因此課程思政能否達到教學目標,與教師的教學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必須意識到課程思政的教育價值,明確教育方式,了解金融領域的發展情況,還需要改變傳統認知觀念,在當下應該在課程思政教學中使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內容可以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可以采用靈活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上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在課上有所收獲,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課上思政教育內容的引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金融專業課程內容與課程思政相互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學生踏入社會進入金融領域后,憑借學校積累的知識以及形成的良好習慣與品質,獲得企業領導的賞識。教師在金融專業課程內容教學中,導入實際案例,幫助學生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層面鍛煉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根據實際需要靈活的調取所學的金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中,需要在分析思政內容的同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在實際生活中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完成工作,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掌握金融領域的發展進程,引導學生從掌握的信息中發現行業發展規律,由此強化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辨識能力,還能在此過程中夯實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可以無縫對接實際生活與專業知識點。除此之外,因為金融工作環境相對較為復雜,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為學生樹立職業道德觀念。
目前,發現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并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出現這方面問題與教師對課程思政關注程度不足有一定的關系,雖然課程思政已經獲得高校的支持不在金融專業課程中進行,但是高職院校存在部分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模糊,沒有發現其對學生品德能力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認為思政教育工作可有可無,因為教學思想出現錯位的情況,所以在課程思政教育時沒有認真對待,采用敷衍的態度會影響到學生對課程思政的學習態度。由此導致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進展遲緩,同時難以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價值。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專業教師因為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把控,無法確定課程思政教學的重點,因為理解偏差,會影響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情況,對課程思政產生錯誤的認知。
專業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沒有從學生層面出發,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只是采用說講的方式,在此種方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難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內容的積極性,由此會影響到思政教學效果。大部分專業教師對于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展開的方式大致相同,只是圍繞課程安排機械的導入相應內容,并沒有關注思想政治內容與專業知識兩者是否相互融合,在這種情況下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認知。除此之外,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沒有對課程思政內容進行細致的講解,展示相應案例,思想政治內容本身理論性敘述較重,學生所處的年齡對部分內容存在理解障礙,如果沒有實例幫助學生分析,會影響到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難以使學生從理解層次引申到個人內容的把握,對學生能力以及素養的培養無法起到顯著的效果。
高職院校很多教師對于課程思政沒有正確的認知,此方面問題不僅存在于教師身上,很多學生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不足,這可能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在我國應試教育中,思想政治并不是主要的學科,所以無法受到學生的重視,在此種情況下由于學生對課程思想認識程度不足,在教師講解相關內容時無法引起學生對相應內容的關注。除此之外,很多金融專業學校認為專業知識是幫助企業在未來就業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內容,在此思想引導下使學生只關注專業課程內容,對其他學科只是抱著聽一聽的心態,無法保證課程思政內容可以對學生形成的積極導向。
金融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期間必須改變傳統教學觀念,需要發現課程思政對學生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培養起到的作用,還應該在當下積極的研究課程思政內容找出金融專業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中的銜接點,確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導入思想政治內容,以此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學校導入課程思政后需要對金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活動,使教師可以在培訓活動中掌握課程思政的理念,了解課程思政的教育價值以及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根據培訓所學的知識開展教學工作。為了提升培訓活動的效果,學校還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檢查教師在培訓活動中的學習情況,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夠改變對課程思政的看法,正確對待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積極的挖掘課程思政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元素,提高教學的合理性。
金融專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學生層面思考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展開方式,確定課程師生的教學要點,還應該選擇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使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影視資源要與課程思政內容相關,在此基礎上設置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并在視頻觀看后快速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帶著問題學習可以提高課程內容學習效率。
教師還應該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情景教學或是小組合作的方式,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課程思政活動的積極性,能夠積極投身于學科學習中,由此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對于學生能力以及素養的形成又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分析金融專業內容與課程思政兩者間的連接點,在教學過程中使兩者可以無縫銜接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思政內容,積極的開展相應活動,強化學生的思政學習能力。
將金融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在一起,由此可以提高課程教學效率,教師在金融專業教學中可以將課程思政的知識素材作為案例,以課程思政的素材為背景,提出金融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教師創建的情境下回答問題。在此過程中導入課程思政的內容,詢問學生對相關現象的看法,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完善教學方案,合理的應用教學資源,提高課程教授水平。
高職金融專業在教學中導入課程思政,通過專業知識與思政教學工作相結合的模式,在夯實學生專業基礎的同時,予以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為學生日后踏入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