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蘭
(景德鎮學院,江西景德鎮 333000)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于飼料企業而言,傳統的營銷方式逐漸被“線上+線下+現代物流”的營銷方式取代。飼料加工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精準對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顛覆了傳統飼料企業生產和銷售不匹配的狀況。大數據技術為飼料產業的產業優化和升級,為實現精準營銷、實時解決企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互聯網時代,線上購物、網絡消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態。互聯網讓消費者獲得了比線下購物更友好、更方便、更廉價的購物體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網絡媒體展示宣傳和銷售網絡產品,零距離了解產品的功能和特性,而物聯網、快遞服務業等的迅猛發展讓網絡營銷更加便捷,實現消費者和企業產品的無縫對接。
互聯網時代,傳統的供求關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傳統經濟學中,供求關系理論是一個最基本的理論,供求關系是由市場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生產者和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直接互動,銷售方可以輕而易舉地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掌握產品銷售的一手資料。這種零距離的互動,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周到的“個性化”服務,降低產品銷售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規模效應,最終實現企業和消費者的共贏。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得以實現的同時,傳統的供需關系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針對這一巨大變化,企業不僅面臨著潛在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和挑戰。機遇表現在:大數據技術,可以讓企業通過收集消費者、競爭者、產品以及市場的大數據信息,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到進行企業經營決策的關鍵數據。面臨的主要挑戰表現在:消費者需求從共性需求轉向個性化需求,需求方式的改變直接導致企業的生產方式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即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方式,轉向小批量、多品種、短周期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更為靈活多變。生產方式的轉變需要企業在研發、生產工藝、技術以及人才方面進行相應的更新、改造,對傳統生產方式進行變革,企業的經營和決策需要不斷優化調整。
2.1 企業信息資源整合能力較弱 與其他行業相比,我國飼料行業進入互聯網較晚,屬于傳統行業。雖然飼料企業決策者意識到信息化技術對我國飼料行業的發展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具體實施中,由于對技術缺乏了解,信息化技術投入較低,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2.1.1 網絡媒體利用率較低 新媒體時代,就在于能夠利用大數據挖掘用戶喜好,實現精準推薦,讓受眾對信息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接近一對一的傳播模式。飼料企業對于客戶量巨大的新媒體,很少有企業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宣傳產品。
2.1.2 飼料行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相對落后有部分飼料產業盲目跟風,平臺建設流于形式,實際上是形式化的電商平臺,無論是產品生產、銷售以及后期物流,均與線上線下產品營銷整合的初衷相背離,不僅浪費企業資源,阻礙企業信息化發展,也導致飼料企業失去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應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的企業紅利。
2.1.3 飼料產業供應鏈信息化發展程度低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落后嚴重制約了飼料產業的發展,飼料產業從事互聯網技術的人才大量缺乏,導致飼料產業供應鏈信息化發展緩慢,消費者的產品需求信息無法有效、快速地傳遞到生產商手中,甚至信息在傳導過程中產生失真,導致市場需求與產品生產信息不對稱,飼料產品價值與價格不統一(朱穎,2020)。與此同時,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飼料產品加工技術更新換代頻繁,沒有抓住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就會錯失企業產品、技術升級的寶貴機會。
2.2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有待完善 顯而易見,線上交易模式的成本低、易溝通、交流便捷,很多飼料企業傾向于方便快捷的線上營銷,以期達到立竿見影的銷售預期。而飼料產品與日用消費品在特性上明顯不同,不能完全依靠線上推廣銷售,客戶更加認可線下購物體驗。因此,線上要增強溝通、引流功能,線下要注重客戶對產品的實際體驗過程,兩者的融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2.1 很多飼料企業沒有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線上上架的產品,在價格和質量上與線下產品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消費者對企業產品質量缺乏信任,損害企業信譽。同樣,隨著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一些飼料企業利用消費者追求低價的心理,惡意壓低飼料價格,飼料質量難以保證,使得消費者失去對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的信任。
2.2.2 線上支付技術亟待強化 線上業務的開展主要通過移動網絡進行,由于網絡攻擊、惡意代碼不斷升級,交易數據依然存在被惡意篡改和盜取的風險,網絡安全有待提高。傳統線下模式支付安全系數更高,而線上模式只能通過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支付。這種支付模式下涉及到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機構、付款方、收款方等多個主體,支付行為風險較高,因此線上支付過程仍舊存在風險。
2.3 大數據技術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 美國數據學家維克多·麥克舍恩伯格認為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在大數據時代,借助云計算和云服務等新技術來重新構建處理系統,在一定的時間內對大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分析、比較,以獲得準確的預測結果,經過專業化處理的數據實現數據增值,是企業大數據應用的根本價值。例如,某飼料公司技術員王某到養雞場調研,解決養雞場技術問題。當他走進養雞場,手機里的APP會自動感知養雞場感應器,王某獲得了養雞場技術數據。王某與養雞場負責人就技術服務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并將獲得的實際數據傳到云端服務器,與公司的技術專家分享養雞場數據,并制定了處理方案,解決了技術問題。王某通過養雞場安置的感應裝置,實時獲取雞場數據,并對養雞場進行監控和查核,保證數據處理后得到了數據增值,為養雞場提供技術服務解決方案(曾慶寶,2020)。
以上是飼料企業應用大數據提高企業管理效率、解決企業技術問題的理想的方案模型。然而,對于傳統行業的飼料企業而言,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飼料企業應用大數據要具有一定的條件,要實現數據整合、數據流轉,需要硬件設備和軟件的投入,需要大數據處理人才儲備,也就是需要強大的技術儲能,這對于飼料企業來說是一項不小的考驗,未來既懂互聯網又懂傳統產業的復合型人才,是大數據技術在飼料企業生根的真正推動者。
2.4 飼料產品科技含量低,同質化競爭明顯 飼料企業歸屬于傳統行業,科研投入不足,多數飼料企業依據經驗生產,飼料配方更新速度慢,產品質量在低水平循環(劉正旭等,2014)。產品研發不足也造成所生產的飼料產品科技含量低,企業之間飼料配方相同,同質化競爭明顯,引發同質產品之間的價格戰頻發。2019年,某調查機構披露,37家飼料企業中,三年研發投入之和超3億元的公司有8家,但大多數領頭企業研發投入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足3%。發展速度較快而科技投入不足的狀況,嚴重阻礙了飼料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3.1 加強資源整合能力,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互聯網已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信息傳播工具,為企業宣傳工作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平臺。飼料企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和資源共享的優勢,加強企業門戶網站建設,打造自媒體平臺,運用這一新興媒體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打通飼料行業全產業鏈信息化平臺。以傳統的飼料生產企業為核心,飼料生產企業結合種植養殖業、產品加工制造業、倉儲物流業,形成一個全產業鏈的組織。利用物聯網、互聯網技術,在前期調研排摸,確定平臺架構,精心規劃,豐富管理模塊設置,通過不斷的數據積累與分析、融合與完善,探索引領飼料行業全產業鏈模式,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客戶之間的信息壁壘(王海茵,2020)。
3.2 制定“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營銷策略 線上線下電商融合平臺建設。目前線上、線下銷售政策沖突,各自為政,同種商品價格不一致,給消費者決策造成困擾。融合平臺建設與管理,提高企業信息共享程度,線上線下銷售政策的制定應基于融合平臺對企業整體的銷售活動進行綜合管理,一是要實現線上營銷負責對產品進行宣傳推廣,對消費者跟蹤服務,答疑解惑,承擔對線下營銷的引流功能;二是線下營銷要側重提高客戶購物體驗,維護忠實客戶,做好產品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工作。線上線下分工明確,基于整體的銷售策略,實現產品營銷收益最大化(詹榮富,2020)。
構建靈活多樣的物流網絡。我國目前空中、地面運輸的物流網絡體系已經形成,并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為保證飼料產品的品質,飼料企業要選擇更經濟、更高效、更安全的貨物配送方式,如大部分飼料產品必須采用冷鏈運輸,以避免產品在運輸中發生變質造成更大的損失(楊蓓,2020)。總之,物流運輸和終端配送工作是飼料企業線上、線下業務融合的核心工作之一,加強物流網絡建設,做好物流工作,才能夠確保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3.3 大數據技術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 營銷是飼料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大數據時代,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營銷,都面臨著沖擊和考驗。精準營銷是每個飼料企業制定營銷戰略的主要目標,大數據技術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宋紅菊,2020)。與其他傳統制造業不同,飼料行業需要滿足產業鏈上游養殖客戶生產資料的剛性需求,還要滿足產業鏈下游購買者柔性需求。大數據需要給決策者提供養殖客戶的原料技術數據,還需要提供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數據。
基于大數據技術,飼料企業可以精準掌握消費者的消費偏好、采購周期,依靠大數據支持,通過物流企業將產品終端配送的職能納入到線下服務點,降低采購成本。產品銷售與物流體系的無縫對接,保證貨物的配送效率,提高客戶購物體驗(李洪波,2014)。
3.4 依靠產品技術升級,提升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是飼料企業的生命線。傳統的飼料企業工藝簡單落后、產品結構單一、質量不穩定,由于設備更新速度慢,導致設備故障率高、產品耗能高、產量低。大數據時代,物聯網設備以現場抓取養殖客戶的技術數據,通過云端智能平臺分享數據,并對數據分析、加工、處理,實時解決養殖客戶生產資料的技術難題,大大提高生產資料的產品質量,減小養殖客戶的生產成本,嚴控生產資料的生產風險(丁艷,2020)。
此外通過收集終端用戶對產品使用情況,運用大數據手段對數據加工處理,得到用戶購物準確需求信息,生產部門依據產品需求信息,調整生產工藝和流程,做到持續改進,滿足用戶對產品的特殊化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寧宏茹,2020)。
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企業借助大數據增值服務,獲得了產品的競爭優勢。對于傳統的飼料產業,解決上游養殖業生產資料的技術難題,下游終端消費者對產品的多樣化、個性化以及特殊的市場需求,都依賴于大數據所提供的精準數據分析以及預測結果。此外,飼料企業全產業鏈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物流體系建設,都離不開大數據支持。基于大數據的飼料企業的生產與營銷決策,會使企業得到良性發展,最終帶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出困境,解決市場以及技術難題,逐步實現飼料產業優化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