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才云 董肖娜
(華東交通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課程是高校經濟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適應新時代我國經濟建設發展需要而設立的課程。與過去的“政治經濟學”不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課程涵蓋新發展理念、區域發展戰略、科技創新發展、“一帶一路”問題、收入分配新思維等內容。為了評估改革效果,深入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想動態,尋找優化對策,更好地結合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與中國發展實踐,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學生對本課程的滿意度情況,以探求破解之策。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本校不同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不同性別的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調查包括兩個維度共九個因子:教師滿意度(教學進程、知識儲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案例、重難點突破),自我滿意度(重視情況、課堂表現、知識掌握)。教學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類。共計發放問卷155份,回收有效問卷153份,有效度為98.71%。
1.統計分析過程
本次調查首先從性別和文理分科兩個方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效果評價做差異性分析,其次從整體解析課程滿意度。
(1)性別不同,教學效果不同。研究中以性別為自變量,其中男生62人,女生91人,以教師滿意度、自我滿意度兩個維度共九個因子作為因變量,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現男生、女生的教師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女生在課堂表現和知識掌握率方面的滿意人數明顯少于男生,說明性別情況對課程滿意度有較大影響,女生在學習本課程時對教師的要求更高。
(2)文理分科不同,教學效果不同。統計分析還顯示,對教師滿意度和自我滿意度兩個維度,文理生表現不盡相同,其中理科生共73人,文科生共80人。在教師滿意度方面,理科生滿意度總體比文科生滿意度高,說明文科生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案例和重難點突破三個方面,理科生的滿意度遠高于文科生,而文科生一般滿意的較多。自我滿意度方面,38%的理科生認為自己對本課程十分重視,而70%的文科生則比較重視,理科生的滿意度更高;理科生有1%的人對課堂表現表示不滿意,文科生占比5%。
2.問卷調查分析結果
本研究結果表明(如表1表示),華東交通大學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效果評價總體較好,教師滿意度高于自我滿意度,說明課程改革成功,提醒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我改變,提高學生自身的課堂滿意度。

表1 整體滿意度
就教師滿意度而言,教學進程方面,有88.24%的學生表示滿意,有11.11%的學生表示一般滿意,沒有人不滿意,說明教師講課速度適中,上課進度能基本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儲備方面,有77.12%的學生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信息量滿意,一般滿意的占21.57%,不滿意的占0.65%,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教師知識量持有積極態度;教學方式方面,有75.82%的學生表示滿意,21.57%的學生表示一般滿意,值得注意的是有2.61%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說明大多數學生支持目前的教學方式,但仍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教學方式有待提高和改善;教學內容方面,有60.13%的學生表示滿意,39.87%的學生表示一般滿意,沒有學生不滿意,說明全體學生對教師教學內容的傳統性和創新性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滿意;教學案例方面,69.93%的學生表示滿意,一般滿意的學生占比26.80%,說明教師案例教學的典型性總體較好,但仍需深刻分析案例,讓更多的學生理解到位;重難點突破方面,有69.93%的學生表示滿意,28.76%的學生一般滿意,另有1.31%的學生不滿意,說明學生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方面評價很高,認為教師對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能化繁為簡、由難轉易地講授。
就自我滿意度而言,重視情況方面,有32.68%的學生對自身滿意,有65.36%的學生一般滿意,這一比例遠遠超過滿意的情況,還有1.31%的學生不滿意,說明只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重視課堂,課下能夠積極自主學習,超過一半的學生可能因為考查課而忽視課堂參與度,僅限課上學習,完成課堂最基本的要求;課堂表現方面,30.07%的學生表示滿意,66.67%的學生表示一般滿意,另有不滿意的學生占比3.27%,課堂表現情況與課堂重視情況有相似之處,超過一半的學生對課堂一般滿意,課堂表現一般認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上課非常認真;知識掌握方面,有77.78%的學生對自身知識掌握率一般滿意,值得關注的是有21名學生表示不滿意,這一比例達到13.73%,在所有不滿意的比例中占比最大,甚至超過表示滿意的比例,應引起重視,此外只有13名學生表示滿意,這一比例在所有滿意的比例中占比最少,僅為8.50%,表明在自身知識生成的過程和方法掌握率方面,不滿意的人數超過滿意的人數,一方面可能因為學生的自我要求過高或者與學生課上消極的學習態度加之課下不積極復習的錯誤學習方法有關;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師生間沒有良性的互動合作和交流,教師未能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而處于一個人唱“獨角戲”的尷尬境地。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是課堂改革的重要參與主體。筆者認為教師應先從自我方面改變,改善自身教學方式,實現自我成長。
(1)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據調查反映,大多數學生希望課堂能結合一些案例和經濟時事,幫助理解。教師可以多增加經濟時事的講解,如“直播經濟怎樣才能長遠發展”“如何解讀螞蟻金服暫緩上市”“數字人民幣的發展空間在哪兒”等問題,運用理論知識解讀現實問題,把現實經濟社會中的實際問題與經濟性原理結合起來,加強知識應用能力,構建學生對政治經濟學的深刻認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因材施教。從實際教學過程可以看出,每個班都有學習態度積極和不積極的學生,針對理科生學習不積極的情況,教師可以深入調查原因,通過開展辯論賽、小組討論、PPT展示、實行加分制等形式提高學習興趣,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對于文科生,可以鼓勵其加大與經濟學方面的報紙、網絡等媒介的接觸,強化理解和深入推廣。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鼓勵他們參加課外比賽,鍛煉思維能力,發揮所學知識。
(3)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要搞好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能力,增強教學效果要以教材為基礎。筆者認為,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潛力和吸引度,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特點,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大框架了然于胸,才能確立教學重點,進而確立各章節的教學難點,同時在具體教學與作業中還要留心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學生難以掌握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重難點,真正做到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參與,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如今我國教育還是以填鴨式教育為主,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應試教育所追崇的分數至上,不僅造成了學生只認真學習考試課而輕視考查課的功利心理,還消磨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自我思維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堅持啟發式和反思型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課堂重視程度,進而提高課堂參與度。
一是啟發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培養學生以問題為導向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讓學生主動探究并自主解決問題,注重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與創造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質量。教師可以開展討論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互動,在課前提問上節課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鼓勵課下積極學習,盡量做到在課堂上接受、消化知識,提高課堂質量。
據調查顯示,有80%的學生認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接受知識,形象生動,清晰明了。今后要以計算機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技術手段為改革方向,通過栩栩如生的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手段,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形象,最終更好實現視覺與聽覺的完美結合。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課堂”,基于“學習通”“慕課”“知到”“雨課堂”等學習平臺開展課堂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感,幫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掌握方法論。利用科技力量輔助教學,以“學習通”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發布PPT課件和教學任務,以便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的經濟政治背景和前沿信息,培養學生自主查閱資料的能力;課中通過簽到、隨堂測試等手段反饋學生的掌握能力,以便后續課堂有針對性地講解;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提問邀請同學回答,推送課后測驗和習題,借助大數據反饋和分析完成程度。教師熟練掌握新時代信息技術手段,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